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把钱给他吧

第一百五十七章 把钱给他吧

    第156章 把钱给他吧


    顾礼拿出墨宝反复观看,蒲大韶的署名不会有人模仿,而且鬼市东西卖的贵,但是保真。


    人家干的就是这一行。


    干的就是杀头的生意,这鬼市的生意大多数都不干净。


    卖的自然贵一点,但是不会有假货,如果有,鬼市自己的组织都能解决掉他,不需要顾客来。


    所以基本都是一口价。


    顾礼也没有讨价,只是让管家掏出一个大包袱,打开一看全是宝钞,塞的满满的。


    随后便拿走了古墨。


    身后的摊主冷笑两下,悄悄的退出了人群中。


    第二天,朱元璋和朱标正在吃早饭。


    不得不说,老朱的早餐还是很不营养的,仅仅一个早餐光肉食就有七八种。


    这其中还有猪头肉,红烧鸡,鹿肉,羊肉,鱼肉等等。


    朱元璋也是不客气,必须吃完,吃的美美的。


    清朝皇帝也是够可怜。


    他们吃三口菜就要撤走,甚至刚夹第三口,太监立刻变脸色,把菜盘子端走。


    你放在老朱这里试试。


    朱标明白,整个明朝历史中活的最长的便是太祖和太宗。


    为什么。


    因为这两个人是马上皇帝,经常日夜行军,过惯了苦日子。


    所以他们吃再多也没事。


    就算会胖,身体也能撑得住,因为他们的身体已经可以承受这些高脂肪的东西。


    感兴趣的可以去查一查。


    洪武大帝早上可以吃半只小扒羊和烧鸭,永乐大帝也不逊色,他早上吃大补汤。


    身体压根没什么问题。


    而后来的皇帝,没有吃过苦,也学前面两位大帝吃饭,那后果就是早死。


    朱标早上更喜欢一碗白米粥,配个水煮蛋,一笼灌汤包,放点雪菜,辣椒,醋等等。


    如果有可能,再来一碗小混沌开开胃,像朱元璋这样早上啃肥腻的猪头肉,他是不行的。


    父子两个正吃着呢。


    老福弓着腰走了过来:“陛下,殿下,顾尚书求见。”


    朱元璋拿牙签剔了下牙:“来这么早?”


    “饭还没吃完呢。”


    “算了,让他进来吧。”


    “遵旨。”


    顷刻间,顾礼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


    上面传来:“鹏程啊,吃过饭没,没吃饭再吃点啊?”


    顾礼连忙回复:“臣不敢。”


    “启禀皇上,臣昨天收拾库房,发现那人竟然送了三块宋墨。”


    “臣用了一块,剩下两块不敢再用,想上交给皇上,还请皇上恕罪。”


    朱元璋愣了下:“什么墨?”


    “回皇上,是宋朝蒲大韶的松烟古墨,臣觉得这种墨还是放回宫中更好。”


    紧接着他双手供上。


    两块黝黑光亮的古墨被缓缓端了上来。


    朱元璋凑近一看,脸色有些不悦:“顾尚书这是何意?”


    “朕岂能拿你的东西”


    顾礼听不出话外之音,还以为皇上是不好意思拿,,他不停的介绍这墨宝有多好,有多稀有,寻常人连见都没见过等等。


    说了半天他抬起头,发现父子两正在盯着他。


    朱元璋一句话也没说。


    过了半晌才缓缓开口:“老福,拿四千贯给他,让他回去吧。”


    “遵旨。”


    皇上为什么给我四千贯。


    顾礼脑海中突然遭受雷击,因为这两块古墨,就是他拿四千贯换取的。


    如今皇上要把钱还给自己。


    那摊位上的那个人岂不是?


    他脸色煞白的被拖了出去,连赔罪的声音都发不出去了。


    这可是四千多两啊。


    按照大明律贪污六十两都要剥皮实草,而自己还是被皇上抓了个现行。


    有苦难言。


    我栽了,这一招好狠毒啊。


    让我自己把贪污的证据送上去。


    我怎么那么傻。


    顾礼被拖走后,朱标拿着碗吸溜了一口米粥,又吃了点咸菜,对于那猪头肉,他是一点也没有动。


    老朱看着他:“怎么,不想杀顾礼?”


    “非也,顾礼贪污受贿必须处死,但是他是有能力的,户部交给他这段时间没有出过什么乱子,这就说明他的见识还是不一般的。”


    朱标调查过史书,洪武总共三十一年,光户部尚书就换了44个,处死十几个。


    是的,没有听错。


    31年换了44个,平均下来一个人不过一年半,一年半够干啥的,全国各个地方都没弄明白就滚蛋了。


    这就好比后世的镀金。


    某官员落马时,简历一大串,结果都是这个地方呆了几个月,那个地方呆了一年多。


    然后就以政绩优异,选调提升。


    关键你赴任那几个月了干了啥?老百姓知道你的名字吗,你做了那些事情?


    恐怕连他本人都不知道。


    反正过来混个副的,结交一些当地朋友,然后再跳下一级。


    这样的你对于本地经济和民生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洪武年间也是这样。


    户部变成流水工厂,全国经济一塌糊涂。


    永乐大帝夺取皇位,朱棣这个人还不如朱元璋。


    他脑子里只有打仗,打仗。


    想法是好的,但是钱不够怎么办。


    那就疯狂印钱,最高的一年,他一次性印了六千万贯。


    而当时全国的税收才千万左右,这还是太子操劳国事维护下来的。


    结果朱棣打了一次仗,结果没找到蒙古人回来,这一次仗他花了一千多万。


    朱高炽有可能是累死加气死的。


    现在的情况是顾礼下台,谁来顶,顶不顶住?


    马上就要干胡惟庸了。


    户部如果出了事情,其他部门都要完蛋。


    朱元璋左思右想:“礼不行,时如何?”


    时就是时镇。


    目前的户部左侍郎,不过这家伙太老了。


    他的思想更加守旧,不敢于创新,每天只想着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不去改变大局。


    说实话就是个混工资的。


    不创新,也不贪污,还有一年多他就可以提出告老还乡了。


    到时候皇上还要赏赐他一些财物和勉励,美滋滋。


    这样的人让他当尚书。


    想想都不敢想,国家财政如今是一滩死水了。


    如果再放一尊大佛,得儿。


    朱标左右想了想,要不要让还是已经中举的夏原吉试试?


    但很快他就屏蔽了这个想法。


    因为太不现实了。


    举人虽然已经可以当官了,但级别太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