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监国太子 > 第44章 南下巡河

第44章 南下巡河

    见许七六瞠目结舌,姜堰拍了拍其肩膀。


    “既然人命贱如纸,赔钱便好。况且本公子与知府相熟,料他们不会刁难本公子!”


    许七六到底是见惯生老病死之人,很快接受。


    “小人斗胆,敢问公子究竟是何人?”


    “和你一样,寻常人罢了。”


    姜堰转头道:“你们俩留下善后,其余人随本公子去许兄家。”


    “是!”


    许七六再不敢和姜堰称兄道弟,忙道:“公子过谦了。”


    言罢,一行人来至许七六家。


    虽说能在乱世中立足,到底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不过是一座破落小院罢了。


    一行人刚进来,便有一位美妇人出门,与众人撞个正着。


    “相公,怎的不说有人来家,奴家好准备!”


    那美妇人似乎很是欢喜,忙跑进厨房。


    “嫂子莫不是您从城外......”


    “不瞒公子说,确实如此。”


    “为何不多寻几个?”


    “公子说笑了,小人能用一升小米换来个媳妇已然知足,再祸害他人,实属伤天害理。”


    姜堰点头。


    这寻常百姓到底心地善良,就是比那一干地主人品好太多。


    不一时,美妇人给众人端来茶,并热情招呼。


    “嫂子,容本公子多问一句,嫁给许兄委屈么?”


    “委屈什么呀?乱世之中能有一隅之地偏安,已是幸事,哪能再求富贵?敢问诸位可吃过饭?”


    “没呢,来,给你一两银子,多买些酒菜来,我要和这几位兄弟好好喝一杯。”


    “好嘞!”


    美妇人十分顺手接过银子,大踏步离去。


    “你放心嫂子一人出门?”


    “公子哪里的话,毕竟是寻常人家,哪里来的那么多繁文缛节?况且官府虽不管灾民,到底城中事十分上心,没人敢胡作非为。”


    “刚刚那伙人是个例?”


    “是也不是,虽说他们威逼利诱,却未必敢将城中人逼入绝境。”


    正说着,一名负责放哨的飞鱼卫跑来。


    “启......禀公子,外头来人了,要见您。”


    “本公子在大名府没熟人,不见。”


    “公子,您还是去看看吧。”


    姜堰好奇起身,出门一看,竟是许多百姓,不知为何,他们见了姜堰,竟当即跪下!


    “大家这是何故,快快请起!”


    当先一位老翁忙道:“公子哪里的话,若非您为大名府除害,我等哪里有往后的太平日子?”


    姜堰这才明白缘由。


    那几人死亡消息传遍大名府,大家这是打听着上门感谢来了。


    “大家快快请起,小事一桩,不足为虑。”


    “公子,大灾之年,我等家无余粮,不知公子尚未婚配......”


    “已订亲了,各位不必如此,若真要感谢,从今以后便要过好自家日子,可不能如那城外灾民一般,命贱如纸。”


    众人听闻,当即摇头叹气。


    “公子有所不知,这黄河泛滥古来有之,我等日子也如其一般,遇上好官便罢,遇上那贪官......”


    姜堰自然明白个中道理。


    古代华夏环比而言算是翘楚,若是时刻放在心上,这黄河必不会泛滥。


    正如百姓日子,只要无人吃拿卡要,百姓正常交粮,不能说多富余,配上草根树皮,混个半饱还算可以。


    偏偏有人连他们手中那杂面窝窝头都能看上,这才有王朝更迭。


    “那就得过且过吧,大家先散,本公子尚有要事在身,万望各位行个方便。”


    “不知公子有何要事?”


    姜堰一想,飞鱼卫还有用处,不如从百姓中选些人来!


    “城外人命贱如纸,惶惶大夏,岂能如此?本公子有心整治,因此壮年男子可向本公子报名,每月二钱银子,替本公子维持秩序!”


    听闻此话,百姓欢呼雀跃,踊跃报名。


    又能报恩,又在农闲时有银子拿,何乐不为?


    姜堰招了约二十来人,又与老乡们着实交谈了一番,这才脱身。


    二十来人交给飞鱼卫整训,姜堰自己则回到院中。


    恰逢美妇人已买来酒菜,一行人便吃喝起来。


    席间,许七六问道:“公子,想必您定是达官显贵,莫非是京中要员之后?”


    许七六已看出姜堰不寻常。


    富贵人家他不是没见过,然而似姜堰这般将为国为民四字刻在心中的,从未见过。


    况且这姜堰像是不知何为人食人一般,竟不似许七六,对此见怪不怪,反倒十分气愤。


    “许兄说笑了,朝廷腐朽,皇帝昏庸,本公子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罢了!”


    许七六哭笑不得。


    先前萧蔷就曾如此说过,如今姜堰亦口出狂言,可见一行人何等神秘!


    不过许七六能看出,姜堰并非那等碌碌之辈,更非贪官污吏,想来不会害人,便也就不多想了。


    “公子,酒足饭饱之后,您是否要出城看看?”


    “不必看了,城外灾民上万,尸横遍野,本公子早已知晓,看也不看亦是那般。吃过了饭,你带本公子去河边走走。”


    “河边?”


    “黄河原河道!”


    “那里距离此地略远,荒无人烟,常有山匪打家劫舍,还有野兽出没,恐怕......”


    “你怕了?”


    “公子哪里的话,您若不怕,小人愿冒死追随!”


    “好!快吃!”


    婵儿听闻此话,小声问道:“小姐,这位公子究竟何许人也,怎的对治河如此上心?”


    婵儿早先便想发问,奈何不敢多嘴,这才作罢。


    如今好奇战胜教养,必须找人答疑解惑。


    “你好生看着便可,届时可别惊掉下巴。”


    婵儿似懂非懂。


    吃过了饭,一行人收拾一番,便出了大名府。


    先前招揽的那二十来人亦跟着,姜堰留下两名飞鱼卫,嘱咐道:“记着,三班轮换,每班四个时辰,昼夜不停巡逻,谁敢偷儿抢女,立斩不饶!”


    “还有,尔等亦需遵守,若教本公子知晓尔等仗势欺人,休怪本公子不客气!”


    两名飞鱼卫忙点头称是。


    实话实说,大灾之年,哪怕买卖,也因情况特殊而情有可原。


    于儿女而言,只要不沦为太监亦或妓女,到底有个着落,也算做了好事。


    只是这些人乃姜堰身边人,不可有此污点。


    不然姜堰必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