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监国太子 > 第152章 厚脸皮的太子爷

第152章 厚脸皮的太子爷

    历朝历代皆有土地兼并之事。


    世家豪强、名门望族以及朝廷勋贵,手握天下粮仓,田产佃户何止百万,其中又以五姓七望最为出名。


    如把持京城粮价的岭南苏家和东云胡家,又比如关中望族,蔡氏、周氏、曹氏。


    若说大夏国哪个州郡最为富裕,当属关中和蜀地。


    如今关中和蜀,皆有运粮消息传遍京师,短短半日上至朝廷下至黎民,俱已知晓此事。


    “太子殿下,有几位大人送来礼单。”


    “念一念。”


    “光禄大夫安良,正议大夫许阳、郭冲、刘宝虎……”


    飞鱼卫向姜堰读了官员名号。


    官员捐献钱粮,和中书令唐勉相差无几,没有人超过。


    飞鱼卫前脚离去,后脚又收到通报,城中大大小小的商贾投来拜帖和礼单,捐粮千石到数万石不等。


    “萧蔷,将消息散播出去,我不信其他官员还坐得住。”


    “瞧我的吧。”


    萧蔷心情大好,虽然她也好奇殿下如何说动关中大族,但现在正是乘胜追击的最佳时机。


    后宫中,杨皇后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怎会如此!太子监国才多久,哪来的人脉!”


    朝廷各部官员和五姓七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岂敢跟首辅大人作对?


    何况首辅背后是她堂堂国母!


    杨衫月低着头进来,杨皇后忙问:“查清了吗?太子如何做到的!”


    “回皇后娘娘,是关中蔡氏和依附的一干世家提供的粮食。”


    “蔡氏?他们敢同本宫作对!”


    杨皇后惊怒摔碎茶盏,意难平。


    大大小小的宫女太监,噤若寒蝉,脑袋几乎垂到了地上。


    杨衫月道:“娘娘切莫气坏了身子,其实太子是花钱买的,用掉了同太子妃成婚用的五十万两。”


    “你确定?”杨皇后顿时又兴奋起来。


    若真如此,就抓到了姜堰的把柄!


    “我偷听太子和林统领密谈,千真万确,但太子身为东宫之主,想来有些银两储备。”


    “他哪来的储备钱?你干得不错,继续去给本宫盯着。”


    皇后令人取来十两金子,亲手交到了杨衫月手中。


    杨衫月千恩万谢,匆匆回返东宫。


    片刻后,十两金子放在姜堰的面前,杨衫月轻声讲明原委。


    姜堰忍俊不禁,“此时当要卖个破绽,让老狐狸开心一番,否则他可能狗急跳墙。”


    “殿下,万一首辅大人询问五十万两的下落,如之奈何?”


    “那本宫便让他瞧瞧小金库,本宫不差钱。”


    “噗嗤——”


    杨衫月笑得花枝乱颤,“接下来该如何做?”


    “飞鱼卫来报,李府有军士乔装出行,鞑靼又派来使者,目前尚在官驿,再等几日,且看老狐狸的手段,是否同鞑靼勾连。”


    姜堰手中已有相当多的助力,奈何空有军威,却无兵力可以调用,此为致命弱点,等哪日掌握军权,便是大刀阔斧剪除杨开怀党羽的时刻。


    杨衫月走后,姜堰再度拿到了新的礼单名册。


    一串串熟悉的官员名字跃然纸上,和预料无差,捐献数量和唐勉类似,他们贪却有脑子。


    “茹毛饮血的蠹虫,待乾坤肃清之日,本宫定会让你们把钱都吐出来。”


    朝堂贪官现在还杀不得,姑且再忍一忍。


    杨府。


    苏家和胡家在京城坐镇的掌柜,苏青和胡铭紧急求见杨开怀。


    “首辅大人,京师各处都在压低粮价,我两家商号扛不住了,再这般下去,恐怕会激起民愤!”


    两家虽为五姓七望,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粮价平仓乃大势所趋,城中也起了流言蜚语,再扛下去,百害而无一利。


    杨开怀皱眉道:“你们确定是关中运来的粮食?”


    “问过了,粮食不止百万石,据说除了蔡氏,还有门阀世家出资,希望登上功德柱,有麻袋破烂,流出许多粮食。如今,我们商行前已无人采买,待关中粮食运来,就更无人问津了。”


    商人逐利,以前太子无粮,怎么都好说,如今再不迎合市场,恐怕会彻底站在太子的对立面。


    杨开怀不耐烦道:“随你们去吧。”


    两人大喜,匆匆道别。


    下午时分,京城粮食价格开始暴跌,苏家和胡家,各自捐献了十万石粮食和五万两。


    杨开怀听闻消息差点被气笑,但他什么也做不了,降价乃大势所趋,捐粮也是大势所趋,甚至他一党的官员,皆跑去给姜堰送钱送粮。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捐粮风暴自京师扩散九州,甚至不需姜堰亲自开口,五姓七望闻风而动,紧急调派京畿周边商行,汇聚粮草和银钱,礼单拜帖,雪花般飘入东宫。


    姜堰波澜不惊,令人将礼单与名车转给唐勉,根据贡献多寡排序,然后传出第二条命令,“功德柱完成后半个月后,便不再接受捐赠。”


    饥饿营销这一套,姜堰捏得死死的。


    五姓七望有钱有粮,给他们时间攀比。


    太极宫中,皇帝心情大好,“吾儿乃当世麒麟子也!”


    赵公公奇道:“殿下的手段,老奴闻所未闻,据悉五姓七望在京师各行的掌柜,都在筹粮,两大粮行的粮食几乎被他们瓜分殆尽,派出各路人马紧急通报族长,就为了功德柱最醒目的名号。”


    “你说,关中蔡氏为何相助太子?”


    皇帝的问题正中要害,赵公公尴尬道:“老奴短视,实不知啊。”


    皇帝沉吟片刻,突然眼睛大亮,“难道说……”


    何止赵公公不懂,关中蔡氏此刻也一头雾水,他们何时捐助过太子?


    只过一天,蔡氏便见到了杨开怀派来问罪之人。


    蔡氏族长蔡昆,率族人迎候,道明原委。


    来人惊诧道:“当真不曾援助太子?”


    蔡昆也不废话,即刻带他入库房查验。


    库房粮食堆积成山,一粒粟米都未曾发派。


    蔡氏嫡女蔡妍,清眸熠熠生辉,“爷爷,莫不是太子殿下鱼目混珠,故意借我蔡氏名号?”


    蔡昆心惊,陡然联想到传闻,运粮车队麻袋破烂,流出许多粮食……


    “好一个太子爷!”


    蔡昆一拍大腿总算想明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