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监国太子 > 第204章 水师提督

第204章 水师提督

    一盏香茗,芬芳摇曳。


    姜堰没去坊市凑那个热闹,只为等孔氏登门。


    “殿下,您能掐会算,孔文清当真来了。”


    杨衫月兴冲冲地前来禀报,姜堰微微一笑请人入内,屏退了一干下人。


    孔文清的气色非常差,眼圈蒙了一层黑影。


    “殿下,昨日您撰写的大夏世谱,老夫仔细思量过。”


    “如何?”


    “殿下若有需求,我孔氏定当竭尽全力。”


    “话不是这么说的吧?”


    姜堰撩起手袖,云淡风轻地为他清倒了一盏清茶,后者不禁迷茫,“此话何意?”


    “孔氏并非你的一言堂,若本宫所料没错,孔氏其他族人,定会趁着令郎身死对本宫发难,届时本宫当如何做?”


    孔文清略微思量,眉头紧锁。


    都道太子年幼,眼光却极其老辣,他孔文清愿意为孔氏后代荣光,做太子殿下的马前卒,但其他兄弟姐妹未必这般想,甚至老三老四他们和杨氏走得颇近。


    太子刚才所言,他们做得出来,届时激怒太子,孔氏被京都日报抹黑,外加新世谱颁布,孔氏的声望必被毁灭性的打击。


    思来想去,孔文清咬牙道:“老夫可以回去告知父亲,想来他会出面干预。”


    “不必麻烦,不听话的,打压就是。”


    姜堰语不惊人死不休,孔文清哀怨道:“他们依旧代表了孔氏家族,您这般做岂非牵累无辜?”


    “他们代表的只是他们自己,本宫心中早有决断,老先生先带令郎回家安葬,赔偿一事也要尽快办妥。”


    “老夫明白。”


    孔文清知事不可逆,简单聊过几句便匆匆而去。


    孔庆之被腰斩的消息只消半日便人尽皆知,孔文清交付大理寺一笔钱财,赔偿梅香阁以及受难的百姓,随即离开京都。


    文臣和学子明面上不敢议论此事,却在背地里指指点点,暗骂太子侮辱圣门。


    可惜孔庆之罪证确凿,再不忿也只能忍着。


    杨府水榭花园。


    杨开怀如没事人一般,寻常喝喝茶钓钓鱼,下人们不敢妄言,夫人们都压了一肚子火气。


    向日里,老爷在朝堂上说一不二,才短短一段时日,竟被太子压得赋闲在家,长此以往如何是好?


    “休得聒噪!”


    杨开怀瞪了夫人们一眼,突然家奴跑过来,“老爷,曹大人有要事求见。”


    夫人们无可奈何,愤愤退去。


    曹亮一路小跑到水榭,说清城中发生的一切,孔庆之和常飞被腰斩,孔文清甚至偷偷去见了太子,随后带尸体远遁山东,形如丧家之犬。


    杨开怀古井无波,随手洒落一把鱼食,引得肥硕的鲤鱼竞相争抢,“孔文清沽名钓誉,京都日报事无巨细昭告孔庆之的罪过,漳水阁甚至疑似刺杀太子,他又怎敢不退却。”


    “我们不是要让天下文士沸腾吗?孔文清离京,如何对付太子。”


    “孔文清是走了,但孔家剩下那几个老家伙却正在来京的路上,老夫给太子准备了一份大礼,即便他想和孔文清勾连,也不可能了。”


    “有您这句话,下官就放心了。”


    曹亮恨透了姜堰,被打庭仗颜面尽失是小事,单看姜堰在朝的种种行为,一次次针对他,明显要地曹家动手!


    五姓七望中的陈氏被拔除,曹氏决不能步了后尘,所以此番前来,他还想问问首辅大人,曹氏是否要做些准备。


    杨开怀不悦道:“陈氏擅纸,你曹氏也把持着一条国家命脉,该如何做,还需夫教你?何况大夏本就隐藏着一条致命的漏洞。”


    曹亮愣了愣,“什么漏洞?”


    哗啦!


    杨开怀掏出一张夏钞,曹亮迷茫地摇头,他看不懂。


    “你当然不懂。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可以。”


    曹亮不敢还口,心里盘算着曹氏手中掌握着精盐生意,只要略微抬高盐价,看姜堰还敢不敢在朝堂上对他颐指气使!


    等他走后,杨开怀随手将夏钞丢入鱼塘,悠然自得:“老夫不急,哪怕皇帝驾崩本官都不急,两年内废钞令下达,固然你有千古明君之相,也得下台。”


    御书房。


    司马军稽查银课回来复命,还带来了水师总督周记,但周记没敢进门,而是等候传唤。


    “殿下,臣查明各地银课多有贪墨,共计八十七万两,五姓七望的爪牙都在其中,蔡氏还算聪明,下官没开口他们便交出了几个贪墨主犯,不是蔡氏的核心人物,应该是替罪羊。”


    姜堰冷道:“将所有人收押。”


    “同时跟五姓七望开战,只怕……”


    司马军知晓五姓七望的厉害,他们同时发难后果不可想象。


    “谁说一起问罪?先动曹家,给那几人多按些罪名,比如欺男霸女,勾结官吏,证据坐实后押入大理寺,另外你选一名大理寺卿,不得延误。”


    司马军领命而去。


    他离开后,周记慌忙入内大礼拜见,似乎很懂规矩。


    姜堰满面春风亲自搀起身,拉着落座,惹得周记受宠若惊。


    “周大人,在南方可还习惯?”


    “谢殿下挂怀,臣一直兢兢业业,未敢怠慢政务。”


    “大人和朝堂中的文官不同,你是实干家,本宫最喜欢做实事的官员。”


    姜堰不问政务,周记岂会不懂,掏出一本小册子回禀:“自下官接手水师总督,大力发展海军,研究龙骨和舷,水师目前有大型海战船三艘,中型舰船十二艘,运输货船八艘,其余大大小小的船舶一百有余,码头十一座,其中大型商贸船坞两座。”


    周记事无巨细地回禀。


    姜堰颇为满意,尔后问道:“周大人可知,大夏商人对外海的贸易路线?”


    “自然。”


    周记又拿出一张海图,其中囊括南越、吕宋、济州岛以及孔雀国等,随后讲述贸易总量,以及赚得盆满钵满的海商世家。


    “如若本宫要你成立大型的海外商队,你意下如何?”


    “殿下要与民争利?”


    周记吃了一惊,自古官吏不得从商,太子此举怕是会被千夫所指,何况还得罪了孔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