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 第20章 救灾建设(求追读)

第20章 救灾建设(求追读)

    在郑德本的榜样下,曹州大小官员工作热情,前所未有。


    一条条政令被下达,曹州各处的交通要道被士卒封锁,只许进不许出,同时接纳灾民。


    城内的大夫以及药物被暂时强征,等日后算钱。


    但随而来的是城内的百姓为此惊慌不已,再加上郑德本的死,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紧接着粮价,盐价各种物价开始飙涨,不少的想要逃出这个地方。


    为平定民心,薛大鼎让人在个个街道贴满了告示,说要欢迎齐王进城,让百姓不得随意冒犯。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半信半疑,反而聚在了一起,围观李佑的到来,毕竟他们也想见见皇子。


    而这正是薛大鼎要的效果,因为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李佑身为吉祥物的作用。


    “齐王殿下真的会来这里么?”


    “官府都贴了告示,那一定是真的。”


    “粮价又涨了,足足五文了,翻了五倍了···”


    想必百姓的议论纷纷,灾民则对于李佑的到来虽然好奇,但却没有那么的关心。


    “齐王殿下,他带了能吃的粮食么?”


    “好热,老天什么时候能下雨呢?”


    “人越来越多了,这是要把人往死里逼!”


    相比之下,灾民对于李佑到来的反应则更少。


    毕竟他们饿的都不愿意说话,饿的都快死了,哪还管你是什么人。


    就算是皇帝来了,他们也只关心有没有粮食,有没有能入口的粮食。


    不远处,李佑上了步辇,朝着城内驶来,距离城门口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城楼上开始擂鼓。


    一时间百姓和灾民个个被惊动,朝着远处望去。


    只见几匹白色马匹,拉着华丽的车辇,唐旗树立车马四方。


    几百精兵护住前后左右,他们个个身穿明光铁甲,兜鍪护头,胸前左右各有圆护,腰间扎带,膝群护腿,手持长矛,寒光闪烁。


    车辇缓缓走来,唐旗飘扬,士卒毛穗飞舞,铁甲声重,威武不凡。


    整个欢迎仪式隆重且充满威严。


    夹道欢迎的士卒们,见到李佑的车辇,齐声行礼:“参见齐王殿下。”


    灾民和百姓心中对视一眼,看向那马车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一同行礼道:“参见齐王殿下。”


    只听车辇传来一声稚嫩的声音:“免礼!”


    所有人应声起身,纷纷投以注目,安静的看着马车缓缓驶入城内。


    待车马走远,百姓议论纷纷。


    “好威风的士卒,有这么多精兵,外面的人攻不进的吧?”


    “齐王都进了城,城外的灾民,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的吧?”


    虽然李佑没有露面,但是百姓却安心了不少。


    在他们看来皇子都在城内了,还能让城内乱了不成?还有哪个地方比城内更安全呢?


    而灾民看向车辇的麻木的眼神充满着一丝希望。


    “齐王殿下会发放粮食给我们么?”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对吧?”


    “那可是陛下的儿子,放心吧,齐王一定不会坐视不管我们的。”


    他们的诉求并不多,只希望能有正常的粮食,能够活下去就行了。


    很快,在薛大鼎的安排下,曹州大小官吏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安抚灾民。


    而最惹眼的还是那一桶桶刚被运来的麦粥,灾民照例排着队。


    但这一次他们惊住了,那麦粥竟然不是黄黑色的,而是乳白中带着微黄。


    “难不成是好的麦粥?”


    “我好像闻到了麦香。”


    灾民骚动不已,他们心里想着有些难以置信。


    当初他们抱着信任来到这里,结果却大失所望,不仅每天吃的是坏掉的粥,更多的是吃不饱,以及吃的生病,甚至吃死了人。


    每天都生活在困苦中,身边时刻都有人死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自己。


    这叫他们怎么能不害怕,怎么能不麻木!


    但他们更不能回去,因为家乡连水都没有,更活不下去,而这里至少河里还有水,还有麦粥。


    灾民们排着队,这一次喝到的麦粥不再是酸苦腐臭,而是充满了麦香麦粥。


    一个脸颊凹陷,头发掉落的老人走上前,拿着空碗走上了前。


    那微黄的颜色,无疑是新鲜的麦子煮的粥,有些微烫,但那股熟悉的麦香,似乎把一切不安都驱散了。


    蒸汽模糊了他的双眼,像是打开了尘封的记忆。


    他不经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几个月前,他还是农户,家中儿孙满堂,一家和睦,日子倒也过得自在。


    而今到了这里活下来的却只剩下他一人。


    想至此,他的泪水不经夺眶而出:“好吃,真好吃。”


    一旁乘粥的官吏见他这个模样,上千问道:“是太烫了么?”


    老人没有说话,只是端着麦粥,大口大口的嗦了起来,又舔了一遍,用沙哑的声音问道:“草民,草民还能要么?”


    一旁的官吏听到这个回答本能的想要驱赶,但想起了什么目光询问着身后的主事,点头道。


    “能,吃饱为止!”


    老人嗦进了两碗,本想继续,但却忍了下来,自觉地让开了位置,嘴里嘀咕着:“要是儿还在,那该多好啊!”


    队伍还在继续,像他这般的人还有上万。


    他们有的在半路走散了,有的在半路被劫了,有的吃了太久腐败的食物病死了,能活到这里的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听了老人的话语,灾民们引起一阵骚动。


    有人低声议论:“是新鲜的麦粥,我看见了,真的是新鲜了!”


    有人狂咽着口水:“真香啊,我闻到那味了,是我这辈子闻过最好吃的麦粥。”


    更有人感激流涕:“好起来了,事情都好起来了!”


    每个人都至少喝上了两碗粥,一时间李佑的名声大振,威望深入人心。


    而赈灾则有条不紊的开始,有官吏负责登记姓名,统计受灾人数,有士卒维持秩序,发放草席衣物,有大夫救治,问诊煎药···。


    一时间城外忙的不可开交。


    而灾民也没有闲着,青壮年被带去砍树,用于修建灾民营,一部分妇女被安排采药煎药,老弱则被安排照顾病患。


    得知是修建自己家,灾民都充满了热情,开始忙碌,不像之前饿的头昏眼花只能瘫坐再地,一脸麻木的望着天。


    一股生气充满着整个灾民营。


    城楼上,李佑看着这一切,不经点了点头,面露笑容。


    这薛大鼎虽然为人脸黑,不怎么圆滑,还管东管西,还啰里啰嗦,甚至不尊自己的命令。


    但能想出了用船队粮食瞒天过海,稳住民心的办法,十分的聪明。


    再加上做事稳妥,将这灾民安排的井井有条,看来以后有他在,自己封地的治理绝对不会差了。


    这是个良臣。


    想来就算自己被李世民调回长安了,这曹州交个他也是放心的。


    对于下面,薛大鼎做的一切,李佑记在了心里。


    现在就等权万纪将事情禀告给李世民。


    不过在此之前,也不知道梁猛飚抄家,抄到了多少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