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 第35章 大手笔啊

第35章 大手笔啊

    听到这话,薛大鼎也是感到十分的意外。


    他没想到自己这么试探,居然还真的有优惠。


    看来这几家也不是铁板一块。


    这下轮到薛大鼎好奇了,又问道:“什么忙?”


    “那就是薛刺史卖了郑家的粮后,要对朝堂和外界说是五文钱一斤买的粮。”


    “并且在这个秋收之前,这粮食若是要卖,不能低于五文钱一斤。”


    “如何?”


    听着郑玄果的条件,薛大鼎思索了起来。


    对外说五文钱一斤,这郑玄果显然是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其余三家针对自己。


    种种迹象表明,郑家个其余三家闹翻了。


    不过,在秋收之前,也就是九月之前,这粮食不能卖的低于五文钱一斤。


    在此之后,全国秋收,哪怕曹州干旱,也多多少少有粮食收获。


    再加上马上面临冬季,说不定会下雨,因此粮价下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么一来,只要操作得当,没有人会怀疑到郑家的头上。


    只是自己打击盐粮的计划得拖到秋收之后。


    如果可以获得低价粮,也不是不行,薛大鼎有些意动,先问问他的价格!


    “那郑家的粮食多少一斤呢?”


    郑玄果露出一个微笑。


    他知道这事有希望,毕竟自己的还有优惠,而其余几家只想着垄断,开口说道。


    “那要看薛刺史要买多少粮,买的越多,自然是越便宜!”


    “买一万贯是什么价?”


    郑玄果尝试性的说道:“四文半一斤,如何?”


    薛大鼎嘴角抽了抽,说这么多,感情你就便宜半文钱,这不是浪费表情么。


    “那买三万贯又是什么价呢?”


    郑玄果面色一喜,看着薛大鼎皱眉,刚想脱口的价格憋了回去。


    他又想了想,咬牙道:“三文钱一斤如何?”


    别看只少了两文钱,三万贯,五文钱一斤只能买五万石,三文钱一斤却能买八万三千三百三十三千石,相差了足足三万多石。


    三文钱一斤,可是长安的三倍,虽然能多买三万多石,但薛大鼎还是觉得有些贵,一时间有些举棋不定。


    “此事,我还需要仔细想想。”


    郑玄果不慌不忙,只要其余三家还保持着五文钱的垄断价格,那么自己的粮食就是最便宜的。


    “也好,货比三家,不过还希望刺史莫要将此次谈话告知他人。”


    说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块玉佩,塞给了薛大鼎。


    薛大鼎皱着眉,送书还行。


    但这玉佩一看就知道不便宜,他哪里肯收。


    “郑兄这是做什么?我不是这般人。”


    郑玄果力大,抓着薛大鼎的手:“哎,正所谓君子温润如玉,薛刺史这般高尚君子,怎能没有一块美玉相伴。”


    他硬生生的将玉放入了他的手中,面色慎重道。


    “若是薛刺史不收,此事若是传了别人的耳中,我郑家岂不是要被其余三家联合对付?


    “事关重大,权当我买个安心,可好?”


    真的有这么严重么?薛大鼎思考着。


    乘着薛大鼎一愣神的功夫,郑玄果便后退了两步:“薛刺史,我这便告辞了!”


    说吧他转身离去,薛大鼎还想说些什么,刚上前一步,却看见四周正在看热闹的脚夫的目光。


    捏着手中的玉,薛大鼎看着郑玄果干净利落远去的背影。


    他知道自己这是被摆了一道。


    郑玄果虽然嘴上什么都没说,但却做了很多,太多人看到了。


    光靠脑补,他们就能补出一大堆东西。


    不出意外,崔,卢,王三家很快就会收到自己和郑玄果相谈甚欢的消息。


    薛大鼎心里有些复杂,没想到终究还是个带着目的的老狐狸。


    哎,只是这玉该怎么办呢?要不上交给殿下?


    他感觉手中的玉额外的烫手,快速的放进袖子,急步的赶回了府中。


    (玉被视为能够沟通天地的灵物,一持玉来划分君臣的等级。


    《礼制·王制篇》圭壁金璋不鬻于市,命服命车不鬻于市,意思是,唐朝之前,民间禁止用于,只有王玉和巫玉,价格十分的昂贵。)


    迎面而来的是,李佑有些迫不及待的目光:“薛刺史,那郑家怎么说?”


    “额···”薛大鼎刚想开口,却看见权万纪,心想这玉的事可不能让他知道。


    薛大鼎连忙改口,找了个理由:“殿下,此地人多耳杂,何不进殿下书房说,今日殿下还不曾读书呢!”


    “嗯?!”李佑一愣,反应过来后顺着说道:“好,本王好久不曾读书了,薛刺史陪本王读书,你散去吧!”


    说着,李佑的目光盯着权万纪,意思不言而喻。


    权万纪也很识相,只是说了眼中带着愤恨,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臣告退!”


    他刚走出门,便重新拿出了狠狠地记了起来:“哼,齐王不听教化,懈怠读书···”


    经过几日的相处,他已经确定了,上次说自己是良臣,妥妥的是在耍自己,真是杀人诛心,齐王简直坏到了极点。


    而房内,李佑,薛大鼎,梁猛飚和昝君谟几人正在商议。


    不多时,薛大鼎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述了出来,顺带将玉拿了出来。


    “这玉价值多少?”李佑随手把玩着这块巴掌大的玉问道。


    梁猛飚说道:“至少值一百贯!”


    一百贯,李佑有些惊讶,喃喃道:“还真是下了大手笔啊!”


    李佑越发的肯定郑家和其余几家闹翻了。


    这么一来,岂不是给了破局的机会?


    这种局李佑前世见过,不过有个现代的名字,围标。


    举个例子,当猪瘟爆发,官府需要一批疫苗,于是发布公告。


    生产疫苗的公司就会拿着方案和计划来投标,经过多次比对,就会出现优胜者。


    这样有一定几率中标,但是怎样百分百拿下来呢?


    和上面的做法一样,找几家公司来投,给出场费。


    事先说好,不管你们谁投中了,都由我来生产,这样就能百分百成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