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 第423 心是好的,但烂账又该如何处理呢?

第423 心是好的,但烂账又该如何处理呢?

    【薛大鼎则觉得不太可能,言每个地方有固定的柜坊,柜坊的规矩都不大相同,但都有自己熟知的商人,他们又怎么会使用铜钱来兑换我们的红票呢?】


    对此,李世民也充满了好奇。


    【一众家臣表示同意。】


    【殿下哈哈大笑道,你们忘记了这红票是由谁发行的么?】


    【经此提醒,一众家臣好像明白了什么。】


    【殿下道,王府的银行又怎么是地方的柜坊所能比较的?】


    【众家臣以为有理,地方官员品行不一,再加上豪门阻扰,这地方柜坊的信誉又怎么能比得上王府的信誉。】


    李世民思考了起来。


    不可否认,地方官员品行不一,也会贪钱,这也算是商人的成本。


    可是兑换也同样是要成本,一旦这个成本超过了贿赂地方官的成本,商人又怎么会在乎信誉这个问题?


    在利益面前,信誉又算得了什么呢?


    李世民断定,就算是靠着王府的信誉,顶多整个幽州的柜坊会选择使用,其他州郡怕是根本扩散不开。


    【梁猛彪问,这柜坊做了这么多成本这么高,如何才能回本?】


    李世民点了点头,对了这红票印刷本身,还要成本!!


    【殿下让梁猛彪拿起茶水,又快速放下,问手中还有什么?】


    【梁猛彪答,手中的茶水?】


    【殿下道,这非茶水,而是油水。】


    【梁猛彪不解,为何是油水?】


    【殿下言,第一天有人将铜钱兑换成红票,第二天又将红票兑换成铜钱,两次兑换的时间相差了一天。】


    【在这一天内,只要能够保证将钱归还,这一天内随便用钱做什么都行,这样一看这笔钱在这一天内其实是属于自己的钱?】


    李世民眉头稍皱,思索了片刻道:“说的冠冕堂皇,但这不是···这不是借鸡生蛋么?而且还是借的百姓和商人的钱!!”


    【梁猛彪眉头紧锁,很是不解。】


    【殿下继续道,事实上柜坊有无数个这样存钱和取钱的人,这其中就有了无数的时间,和无数笔的钱。】


    【这些钱在这些合理的时间内,那都是属于自己可以利用起来的钱。】


    【照这么想,那只要储备一些备用的铜钱,就能够挪用大部分的钱去做别的事!】


    “这借鸡生蛋,能行么?”


    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个运转模式的实质,在他看来这无非就是光明正大的挪用别人的钱去做生意。


    不过这个别人变成了商人,而且还是不用给利息的那种。


    该不会真的有商人傻傻的看不出其中的套路吧?


    要知道,现在做柜坊的人,那可真不少,挪用商人的钱和货,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李佑这么干,一旦暴露出来,还会有人愿意存钱?怕是不太可能吧?


    【梁猛彪觉得有理,又问若是有人大额兑换怎么办?】


    【殿下言,取上万贯,那是不是得准备好马车,随行的护卫?这就需要提前预约。】


    “预约···”李世民当即露出了无奈之色:“商人用钱如用火,还管你预约,这怕是要办砸了啊!”


    【梁猛彪又问,若是所有人都要取出自己的存款那呢?】


    【殿下言,一般不会出现这般情况,不过一旦出现,那银行就得开始讨债。】


    【届时,有钱的给钱,没钱的关闭工坊,贴上封条,全国经济就会迅速开始爆冷,所有人都会过上没有钱的生活。】


    “···”李世民看到这,更是摇头:“还讨债,这怕是没接触过讨债,若是遇到烂账又该如何讨呢?”


    讨债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活,尤其是在这个年代。


    做生意亏本还不起钱,店铺抵押也不够,成为烂账的。


    借贷治疗生病家属,治疗过后死了,不想还钱成为烂账的。


    故意贷款,然后带着钱孤注一掷,去别找不到的地方生活(前世常见有钱人移民)。


    要是碰到有心人,这光是烂账,怕是都能让银行亏到倒闭。


    李世民想不明白,他们怎么会想起做这个呢?难道是真的不知道这行难做?


    【一众家臣很不解,借出的钱是银行,商人百姓只是要回自己的钱,为什么全国百姓都会受到影响。】


    【殿下回答道,钱在流通时才具有价值,一众家臣皆记得此事,守财奴不可取。】


    【殿下言,储户的钱存在银行是不是守财奴?】


    【梁猛彪回答,当然不算,人人都存钱,又不是人人都是守财奴,且还能取出来用。】


    【殿下问,那存进去的钱算不算有流通价值?】


    【梁猛彪不是很肯定,殿下言储户将钱存进银行算是流通中的钱,算拥有了家价值,而银行用储户的钱借贷给了工坊商铺,也算是流通中的钱。】


    【这么一来,一份钱拥有了两份价值。】


    李世民面露古怪之色,直摇头。


    在他看来,不就是借鸡生蛋,说的还这么好听,一份钱有两份价值,流通中的钱。


    【这是为何,这又会发生什么事?】


    【意中人沉思了起来,但皆想不明白其中的问题。】


    【殿下言,经济好似一条大河,流通的钱便是其中的河水,河水凭空增多,这令鱼虾繁盛,林木繁荣。】


    【但薛大鼎道:这般昌盛繁荣只是暂时的,只要存钱的人将钱取走,那繁荣昌盛都将破灭。】


    【殿下言,昌盛繁荣确实是假的,但只要信的人多了,假的也成真的,而且所有人都取出钱,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薛大鼎等人暂时打消了这个疑虑,薛大鼎又问点下将用红票换铜钱来做什么?】


    说到这,他不由的打起了精神。


    要是这个银行真的能够开启来,那毫无疑问的能够快速的拥有的一笔钱。


    至于是多少···


    去年缴纳赋税一共也就七八百万贯,平摊到三百六十州,一洲赋税才几万贯。


    算乘个十倍,也不过几十万贯钱,也才几百万贯。


    那一万坛子酒的价值也快八十万贯了,几百万贯多挖几个酒窖不就成了。


    所以他图什么!?


    带着这个疑为,李世民继续看了下去。


    【殿下言,借贷。】


    “图借贷!?”李世民更加懵逼了:“他不是八百亩地么?”


    这个时候,唐朝的王爷没有土地所有权,没有人事所有权,没有军权。


    只有封号爵位,相应的爵位会给相应的待遇,比如固定的土地,要么是一千亩,要么是八百亩。


    但这并不能阻扰王爷获得土地,可以花钱买,可以偷偷的开荒,总之方法很多。


    所以,李世民想不明白。


    【一众家臣皆不解,百业不选,为何要选借贷?】


    【并言解释,借贷乃是和尚,豪绅氏族,夺人田地所常用的办法,其目的居心不良。】


    【殿下言,凡事皆有利弊,借贷也有好处,比如房玄龄在灾区使用的种子贷。】


    【何况,种子借贷,打药机的租用也惠及千万百姓。】


    【将钱借给家中突变的百姓,借给那些欲扩张的店铺工坊,这能够维护当下安定,令治下更加富饶。】


    李世民闻言沉思了起来。


    将钱借给有需要的百姓,确实能够为维护安定;借给有发展前途的商铺,也确实能够发展经济。


    但是···怎么说呢?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这种做法和绝大多数的人的想法都不相同。


    绝大多数的人无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世家,甚至是帝皇的想法都趋近相同,那就是钱粮必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说句不好听的,从来都是想办法从弄走百姓手中的钱,什么各种赋税。


    至于发钱,借钱这种,那除非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比如蝗灾过不下去的时候。


    不得已才开启了种子贷,而且还不是直接给钱,而是借贷种子,来年要归还的那种。


    官府成立专门的机构,借钱给百姓治病,借钱给商铺发展。


    这是从没有出现过的事,甚至没人想过这种事,毕竟···人如草芥。


    【一众人对此表示了认可,薛大鼎则是叮嘱不能放高利贷以祸害百姓。】


    【梁猛彪则言,为何不发展酒楼之类的行业?】


    【殿下搪塞,如今不是时候,先将银行建设起来再说。】


    【一众家臣也不好多说,薛大鼎则帮着购买店铺,印刷等事。】


    【殿下却拒绝,要亲自做银行的行长。】


    【一众家臣甚是不解,殿下一向做交予他人代理,为何今天要亲自管理?】


    【殿下不曾解释,一众家臣也没有多说什么。】


    看到这,李世民不由的喃喃道、


    “心是好的,不过怕是做不起来,光是烂账都不知如何处理,这怕是要吃一个大亏!”


    “不过也好,见识一下人间百态,搓搓他那一帆风顺的经历,磨练磨练性子,这倒也是不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