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 第430章 天下变幻莫测

第430章 天下变幻莫测

    李世民便开口道:“朕以为,不妨一试?”


    虽然孔颖达做法让人感到很不悦,但从大局上来看他的建议是真的很令人心动。


    孔颖达作为提出人,那自然是不会反对:“臣无异议!”


    袁天罡也表示了同意:“臣也无异议!”


    “好,既然两位爱卿已经达成共识,那便喝上两杯,冤家宜解不宜结。”


    眼见两人的矛盾缓和了下来,李世民象征性的让两人喝了杯酒。


    两个教派势力庞大,要是因此走向对立,那指定要鸡犬不宁。


    “臣遵守。”在李世民的调和下,两人各自端起酒,各怀心思的敬了对方。


    眼见这般情景,李世民匆匆的结束了这次宴席。


    长孙无忌等人席散后告退离去,一路上议论声不断。


    长孙无忌道:“这孔颖达还真是老谋深算,竟然也打起了谋划试验田的主意,也不知道这次袁天罡能不能应付得来。”


    “这事闹得,也不知道是好是坏,谁赢谁输。”


    “这还用想,儒家势力本就强,弟子遍布天下,真要认真起来,道家怎么会是对手?”


    有人支持孔颖达,也有人支持袁天罡。


    “儒家弟子虽遍布天下,但我觉得袁天罡能赢!”


    “袁天罡说的没错,儒家弟子哪怕是寒门,在地方也是锦衣玉食。”


    “他们的出身注定不会愿意接受十年寒窗去种地这么一个结果,如果换做是寒门,他们就更不愿意来。”


    “哪怕是暂时的改变,也难以长久的坚持,常言道本性难移。”


    “你看吧,孔颖达是弄不出名堂来的!!”


    对于这个结果,众人各有看法。


    席散后,李世民特地的来安慰他,这事要说最吃亏的还是默默付出的道门。


    “孔颖达此次早有预谋,朕也是措手不及,这般做法实在是有违君子之道。”


    李世民安慰道:“此次爱卿受委屈了。”


    对此,袁天罡开口道:“儒家势大,锋芒毕露,臣受点委屈不要紧。”


    “臣就担心孔师耽误三司研究,耽误粮食的增产推广,引的天下人骂名,这就得不偿失了。”


    说着,他偷偷的看向了李世民,这话只是探探李世民的底,到底是偏向哪一方。


    李世民脸色一沉,也明白袁天罡的意思,心中不由的叹了口气,说到底还是穷惹的事。


    要是国库有钱,朕划分两块地,成立两个试验田实验基地又如何呢?


    想到这,他又忍不住叹了口气道:“其他的话朕也不多说,你好好打理试验田,多和孙思邈探讨心得。”


    “那些骇人听闻门派也好好管束一下,正所谓打铁还得自身硬,不然朕想帮你也难以服众。”


    袁天罡一愣,有些失望道:“臣谢过圣上!”


    言语间李世民没有一点承诺,这显然是没有偏向自己,但要说偏向孔颖达,那也不全然。


    李世民的最终目的还是粮食增产和技术推广。


    谁能胜,谁才有资格获得话语权,谁才能获得百官的支持,获得李世民的支持。


    这终究还是得靠成绩来说话,也只有成绩才能让天下人认同。


    不过,既然是靠成绩,我道门绝不可能会输!!


    “嗯,天色不早了,回去吧!”李世民摆了摆手。


    “是!”袁天罡心中了然的退了下去。


    他的脸上浮上自信,心中已经有了诸多的办法。


    先得管束一下诸多奇怪的道门,挽回一下道门的名誉问题。


    其次是多和孙思邈交流,听闻幽州要弄杂交水稻。


    也不知道产量有多少,不过既然是李佑弄的,想必绝不会比小麦差!


    还有那幽州的学校也要开了,到时候是不是得派点人去学习其中技术?!


    ······


    另一边,孔颖达面露喜色的回到了家中,将今天的事情告知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孔志约和孔惠元。


    对于孔颖达的做法,两人对视一眼,皆表示了不解。


    孔志约问道:“父亲,如今圣上独尊儒家,您为什么还要和道门作对呢?”


    孔惠元:“是啊,这事要是传出去,至少要落个以大欺小的骂名。”


    “你们懂什么!”孔颖达听见两人这么问,刚才还兴致满满的他此刻顿时就生气了。


    对于孔颖达的反应,两人更不解了。


    孔颖达见儿子这样的反应,脸上不由的露出了担忧之色。


    “别看儒家如今势大,全国上下皆是孔孟门徒,但其实不然,圣上将孔子请回,独尊儒术。”


    “但其实不然,万物皆有衰弱灭亡之时。”


    “啊!?”两人听到这话,脑子不由的一顿,这意思是儒家要衰弱了?


    “你看那佛教。”孔颖达忧心忡忡的说到。


    “去年的时候,庙宇遍布全国,香火渺渺不绝,信徒更有千万之众,为万民所崇敬,愿为其死者不胜其数。”


    “但自从那件事之后,短短不过一年时间,再放眼天下,能见几个身披袈裟之人??又有几个信徒烧香拜佛?”


    “由此可见,千年佛教,其教派虽大,信众虽广,若不能为帝王所用,终究逃不过灭亡之局。”


    两人听了点了点头,对于这件事两人再清楚不过了,不过这事能落到儒家身上?


    孔志约怀疑道:“儒家教义为修身,治国,平天下。”


    “这等教义天生就是为帝王所用,这等灭亡之局,又怎么会落在儒家圣上?”


    孔惠元同意道:“是啊,父亲是不是多虑了?”


    孔颖达摇了摇头道:“古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今有圣上诛灭佛教,落在儒教的头上,这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孔志约和孔惠元明白了,佛教的灭亡以及道教受宠,让孔颖达产生了危机感。


    孔颖达继续说道:“若是真的到那一天,你以为天下的儒生官员会维护儒教?”


    “他们不就和佛教的信众一般,甚至报纸一发,他们恐怕不如那佛教的信众那般虔诚。”


    这话让两人哑口无言,儒家的影响力确实很大,全国各地的官员读的都是圣人书。


    但在凝聚力方面,这又怎么能够比得过佛教不要命的信众呢?


    再加上有了报纸,儒家要是和皇权发生冲突,那搞不好个个都得支持皇帝。


    孔颖达长叹了口气:“如今,圣上积极作为,力图改变,实乃明君。”


    “这令天下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将来儒家是何模样谁也难以预料。”


    他的这番话令孔志约和孔惠元对视了一眼,两人心中成功的有了危机感。


    孔颖达转身,看着窗外悠悠的说到:“这天下变幻莫测,但有些东西亘古不变!”


    两人愣了愣,顿时就反应了过来:“是粮食!?”


    孔颖达点了点头:“不错,民以食为天,亘古不变,所以我这才和道教力争,将增产等技术纳入儒家,以作为生存之本。”


    两人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儒家太的影响力对皇权来也是束缚,全国的儒家子弟同样是威胁,但是增产技术呢?


    增产技术,农机技术,这永远不可能成为威胁。


    掌握了这些技术的儒家,哪怕王朝更替也不可能会迎来灭亡的局面。


    明白过后,两人对视一眼道:“孩儿一定帮助父亲,共负此等大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