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 第548章 突利逼近

第548章 突利逼近

    “可这太难了!”薛大鼎叹了口气道。


    “光是土地的国有恐怕就会引起无数人的反对,更别说给百姓权利了。”


    “是啊!”对此,李佑微微颔首,想了想说道。


    “古往今来或许有许多先贤想到了我所想到的,并且说出了我所说的。”


    “可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发现和想和说又是截然不同。”


    “做永远比说要难,尤其是这么大的事。”


    一众家臣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历史上能说出相应口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可是真正行动的人却少之又少。


    不过即便如此,土地国又不是什么新鲜事。


    甚至赋予人民权力在历史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刘秀连发几次命令废除奴隶,除此外还下度田令。


    度田令是刘秀下令丈量全国的土地,人口,年龄,对此豪绅氏族自然不肯。


    于是豪绅起兵造反,但面对挂一般的刘秀直接败的一塌糊涂。


    可开挂一般的刘秀,也没能实现土地国有,赋予人民权力,更别说做到改变旧思想了。


    这几项,这几乎是将旧的制度给重新打碎。


    其难度高的离谱,具体有多高呢?


    李佑不知道别的国家用了多久。


    但他知道华夏的近代史,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才做到的。


    眼下李世民能不能做到?


    李佑觉得希望渺茫,这一天终究会来临的。


    只是要等生产力更高,人民意识和知识进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对此,李佑摆手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慢慢来!”


    薛大鼎,马周等人对视一眼,皆长叹一口气。


    ······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的就进入了十月。


    十月的长安,红叶遍布,太阳的火热渐消,丝丝凉风带来丝丝的凉意,舒适而又宜人。


    无数的学子身穿长衫,背着书篓,腰别宝剑,风尘仆仆的从全国各地来到长安。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学子热情可谓是前所未有的高。


    有人四处打听道:“听说明年银行开遍全国,今年中榜的概率很高,是不是真的?”


    “不清楚,不过今年来的人也多了,你看报纸就知道。”


    有人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听来的小道消息。


    “我听说这事是真的!!”


    “今年考了,大多数人都能上,等在国子监学个几个月,怕是明年就能做官了!!”


    也有人不怎么乐观道。


    “哪有这么快,圣上至少要在附近的几个州试点才行,不然出了乱子那可是大问题!”


    “没错,依我看至少要等上好几年也说不定。”更有人附和道。


    “你这人,真是自讨没趣!”一旁的人纷纷道。


    如今的长安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但要说最准确的莫过于报纸了,也因此报纸的销量每日剧增。


    与此同时,宫中偏殿。


    李世民,长孙无忌一派官员以及崔仁师一派官员正在商讨科举的事宜。


    自从两派关系稍稍缓和之后,两派经常被李世民喊来商量是时常发生的事。


    对此,李世民也没有办法。


    光是一个银行的事就头大了,现在科举的事两派发生了争端,这下子更忙了。


    长孙无忌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率先开口道。


    “臣以为此次科举当稍加放宽录取人数,以待明年银行人才备用。”


    崔仁师当即表示了同意道:“臣附议!!”


    虽然两派在某些事情上有分歧,但增加录取人数对双方都是好事,没理由拒绝。


    李世民点头道:“朕以为可行,不过具体人数有待商议。”


    他顿了顿继续道:“朕打算先在周边的几个郡县开银行,具体人的安排就从长安银行和陇西银行进行抽取。”


    “众爱卿以为此事如何?”


    从长安银行和陇西银行中安排人手在长安周边的州郡开银行,李世民早有考虑。


    一来,长安是国都,不安排自己人,他根本不放心。


    二来,开银行至少得找个有经验的人,但除了长安,陇西,博陵,幽州有银行外,其他地方没有有经验的人。


    所以综合来看,幽州银行抽调人手,指不定会让文武百官产生什么误会。


    至于博陵银行那是长孙无忌的人,他不放心,暂时不考虑安排在长安的州郡。


    也只有陇西和长安的李家人可供选择了。


    “圣上英明!”长孙无忌开口道。


    催人是附和道:“圣上英明。”


    对此,长孙无忌和崔仁师都没有意见,这个情况是他们早已经知晓的。


    长孙无忌开口道:“臣以为此次科举乃是重中之重,故此臣举荐魏公为考官!”


    话音刚落,魏征一脸的诧异,不是怎么又扯到我身上了?


    还不等其他人说什么,反应过来的崔仁师立马站了出来,反对道:“臣有谏言!”


    “爱卿请讲!”李世民看了长孙无忌一眼,有些头疼,两派为了争夺考官的名额已经争夺了很多次。


    不用崔仁师说,他都知道崔仁师想说些什么。


    崔仁师行了一礼道:“臣以为郑国公(魏征)已经负责报馆,本就繁忙。”


    “这再担任考官,那职责如何算?”


    报馆的事一直是魏征在担任,继续担任考官倒也没什么问题。


    在唐朝一人身兼多职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可担任考官不仅有权力,出了事那可是要担责的。


    崔仁师敢这么说,明显是在暗示,就算没事也能搞点事出来。


    还没等魏征开口,长孙无忌则当场出来反驳:“臣以为魏公公正,公平之名已经传遍了大唐。”


    “让魏公担任考官,天下人皆心服。”


    崔仁师当即就不乐意道:“天下人皆心服,你置圣上于何地?”


    李世民看着两派争夺考官的名额,只感觉像是苍蝇在耳边嗡嗡作响,十分的烦躁。


    这几天都是如此的情况,可他却不能不例会,心里不由的想着这快点结束。


    兴许是听到了李世民的心声,门外高声传来了喊声以及脚步声。


    “边疆军情,十万火急!!”


    “边疆军情,十万火急!!”


    “宣!”李世民脸色一变,直接伸手制止了还在争论的双方。


    争论的双方顿时安静了下来,各自对视一眼之后,皆思考了起来。


    如果不出意外,边疆军情应该是北边的突厥。


    但是···


    颉利可汗不是带着兵马追他的侄子突利可汗?追了足足快一年的时间么??


    难道双方和解了?


    还是说突利可汗被颉利可汗给干掉了,颉利可汗重新统治部落了?


    李世民在想这个问题,所有人都在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待信件呈在李世民手中,李世民阅读过后,面色当即大变。


    随后他极为严肃的开口道:“北方下了一场雪,突利可汗带着大批人马,逼近北平郡,不足四百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