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 第232章 古龙风武侠

第232章 古龙风武侠

    “在聊故宫活动和乐队合作的事情。”


    李一南往旁边让出位置,刘茜雅坐了下来。


    “哦,你们说这件事啊,我也接到了邀请函,这次的音乐会格调非常高,除了国内一些重量级的嘉宾,还会邀请一些国外文化界名人到场。”


    “组委会从十月份开始就向外界征集音乐作品,要展现故宫的历史和文化,我听到的消息,很多音乐大师都收到了邀约。”


    陆清风心中一动。


    “音乐确定下来了么?”


    “不大清楚,应该没那么快吧,这么重大的活动,组委会也会非常慎重的比稿。”


    说到这,刘茜雅忽然看向他。


    “你问这个,是想投稿?”


    陆清风并不否认。


    “有这个想法。”


    主要他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海中就自动浮现出一首大气磅礴的纯音乐作品。


    “那你要加紧了,活动是十二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一月底,音乐会在中旬左右,确立音乐,中间还要排练,这个月底之前肯定要确定下来的。”


    刘茜雅没有觉得他不自量力,这段时间以来,众人已经见识了少年在作曲上面的才华。


    陆清风点点头。


    ……


    北大的校刊就叫《北大每日校报》,是蔡元培先生就任校长时创办,最初是每日一刊,到后来改为周刊,固定每周五发刊。


    上面刊登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包含社会要闻、综合新闻、学术研究、前沿技术、燕园师林等版面。


    因为影响力大,北大校刊也与国内外很多知名企业有合作,受众不仅仅局限于北大学生。


    互联网时代开始,北大融媒体中心除依旧发行校刊实体外,还增设了线上数字杂志,在北大校园网上就能看到。


    陆清风之前就登过一次校刊,就是他创作出《燕园情》的时候。


    九校联盟的文学交流会,是他第二次登报。


    回到学校的当天,张景仪从图书乐呵呵的拿回来一份。


    看那模样就知道,他的那篇小说刊登在了上面。


    “清风,有人和你一样写了武侠题材,还是香江大学的。”


    陆清风坐在书桌前,正在改稿子,就听到郭豪的声音。


    “我看看。”


    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围成一圈的三人。


    张景仪把杂志给了他,上面确实有一篇武侠小说的开头,作者叫杜俊辉,来自香江大学。


    开篇文字非常扎实,用词周正,多处引用诗词典故,章回体话本的味道,满满的都是古典风。


    陆清风差不多明白,这位应该看过很多遍金庸的小说。


    也不能这么说吧,应该说金庸开创的这种风格,一直影响着后面的武侠作家,这点早期的古龙其实也是一样的。


    文笔虽然有所差异,但遣词造句几乎差不多。


    直到一本叫做《少年行》的新式武侠小说出现,以欧美意识流写作手法结合国内传统题材让人耳目一新。


    也对当时的古龙影响巨大。


    受此启发的古龙在后面写出来的小说,逐渐变成读者熟悉的古龙风,更确切的说这种风格叫新诗体。


    这种写作方式非常有意思,在现代散文式文艺文笔中,辅以传统骈文雅句,将过去传统武侠大段大段的繁冗描写,切割成简洁明快的段落。


    每段的描写基本不超过四行。


    是不是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没错,网络小说的写作方式和新诗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而这个世界不存在古龙,网络小说虽然依旧发展出了这种写法,陆清风现在这样写也算不上创新。


    但那种那种寥寥数字,便可意境全出的笔力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陆清风看了几眼,就没太在意,武侠小说又不是只有他能写。


    杂志还给几人,陆清风正要继续修改文稿,忽然想起一件事。


    “你们明天有没有事,要不要一起去参观故宫?”


    三人都表示有事,陆清风也不强求,发了一条消息给刘鑫,也好久没和死党见面了。


    那边很快恢复了一个ok的表情。


    事情定下后,他放下手机,继续自己的工作。


    ……


    与此同时,香江大学的一间宿舍中,杜俊辉正在写稿子,宿舍门推开了,舍友黄耀仁拎着一份云吞面和一本杂志走进来。


    “辉仔,你要的校刊给你带回来了。”


    “谢了,耀仁哥。”


    杜俊辉推开椅子,拿过校刊,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文章。


    看着杂志上一个个铅字,他希望有一天这些字能变成实体书籍,只要能在这次交流会上拿到好成绩。


    看完自己的文章,他又往后翻了翻,想知道有没有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


    然后他就又看到一篇武侠。


    居然还是来自北大的,这就有点意思了。


    在他的认知里,大陆的学生在这种交流会上,会写更偏严肃文学的作品,而不是武侠。


    他产生了兴趣,仔细阅读起来。


    开篇的文字便让他皱了皱眉头,很白,全然没有武侠小说中的那种古意,更没有交代时代背景。


    这和传统结合朝代背景的写法迥异。


    但他又不能说这种写法有问题,因为这开篇的文字极有意境。


    【月圆,雾浓。圆月在浓雾中,月色凄凉朦胧,变得让人心都碎了。】


    列锦的修辞手法,在这一段文字中,便凸显功力。


    但这种写法又和他认知中的武侠小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感觉让他别扭。


    强忍着这种感觉继续看下去,文字一如既往的直白明了,但文笔功底却越见深红。


    开头的契子描绘了多个场景,各种人物一再出现,但每个人物作者通过自己的描写确实个性鲜明,仿佛跃然于纸上。


    让他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描写熊姥姥,作者是这么写的。


    【她身上仿佛压着块看不见的石头,压得她整个人都弯曲了,连腰都似已被压断。】


    作者写一个船工。


    【二十年来,他每年将这破旧的渡船从对岸摇过来,再摇过去


    生命中能让他觉得欢乐的事已不多,只剩下喝酒和赌钱。】


    ……


    类似这样的段落很多很多。


    仿佛散文诗一样的遣词造句,连续的场景切换,仿佛色彩艳丽的戏剧,画面感十足。


    熊姥姥、老实和尚、西门吹雪,花满楼。


    明明主角都还没登场,但各种侧面的烘托已经把主角的神秘感拉满了。


    杜俊峰一开始是抱着批判性的想法看,但后面他不知不觉看进去了,契子看完,他心里在想。


    这个四条眉毛陆小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