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还珠之情深似海 > 第471章 傅恒赢了

第471章 傅恒赢了

    鄂敏身为征战沙场的将军,常常带兵离京,远赴戍守边关。


    在那荒寒艰苦的边疆之地,寒星冷月相伴,孤独与思念便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他思念家中年迈的父母,渴望着能有团圆的那一天,与亲人共享温馨的时光。


    这份对亲人的真挚思念,透过诗句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让众人不禁为之动容。


    营地内,原本嬉笑打闹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众人都陷入了对亲情、对团圆的沉思之中。


    乾隆刚刚听完鄂敏的诗作,微微扬起的眉梢透露出一丝意外。


    他眼中也闪过一抹赞赏之色,缓声开口道:“不错,鄂敏,你的文采,比从前有进步,继续努力。”


    那语气,既有着作为帝王的雍容气度,又饱含着对臣子进步的欣慰。


    鄂敏听到乾隆这句夸赞,原本冷峻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一抹憨厚的笑容。


    他单膝跪地,洪亮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臣谢皇上。”


    说罢,他利落地起身,大步退回到自己的位置,身姿依旧挺拔,脚步却透着几分轻快。


    此时,在场众人的目光仿若聚光灯一般,齐刷刷地集中在了傅恒身上。


    傅恒同鄂敏一样,亦是武将出身,常年征战沙场,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


    然而,与鄂敏不同的是,傅恒不仅武艺高强,更是文武双全,才思敏捷,素有“儒将”之称。


    众人皆知他腹中藏有锦绣文章,此刻对他的诗作自是满怀期待。


    傅恒感受到众人投来的目光,神色平静,微微仰头,望向夜空。


    那深邃的夜空仿若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出他过往的峥嵘岁月。


    那些与将士们并肩作战的场景,如走马灯般在眼前闪现。


    他深吸一口气,仿若要将这夜空中的浩然之气吸入肺腑,用以酝酿心中的诗篇。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若吟诵着来自远古的悲歌:


    “寒星照彻戍关途,冷月无声伴战骷。


    风卷残旗思旧部,沙埋忠骨忆同途。


    舍生岂为功名禄,赴死唯求社稷福。


    青史几行留姓字,丹心一片耀天都。”


    诗一出口,仿若一阵寒风拂过营地,让众人瞬间沉浸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


    傅恒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句句平实却又力透纸背。


    开篇“寒星照彻戍关途,冷月无声伴战骷”,描绘出边关寒夜的凄清景象,寒星冷月之下。


    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那画面仿若一幅惨烈的战争长卷,徐徐展开在众人眼前,让人不寒而栗。


    “风卷残旗思旧部,沙埋忠骨忆同途”,则是将他对昔日战友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风卷残旗,那是往昔战斗的余韵,沙埋忠骨,是将士们永远的归宿,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他的血泪,让人感同身受。


    而最为震撼人心的,当属后四句。


    “舍生岂为功名禄,赴死唯求社稷福”,直白地道出了那些普通将士们最纯粹的心声。


    他们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绝非为了功名利禄,只为守护大清的江山社稷,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这两句,仿若一记重锤,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让人对那些无名英雄肃然起敬。


    最后两句“青史几行留姓字,丹心一片耀天都”,则是傅恒对将士们的崇高敬意与深情缅怀。


    他们或许只能在青史上留下寥寥几行姓名,但他们的一片丹心,却如同璀璨星辰,照耀着天际,永垂不朽。


    众人听着听着,眼眶纷纷泛红,萧云拿起手帕默默擦拭眼角的泪水!


    鄂敏更是心潮澎湃,他们想起了那些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


    想起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心中满是感慨与敬意。


    乾隆也微微动容,他凝视着傅恒,眼中满是赞许与感慨。


    他深知,大清能有今日的安稳,离不开这些将士们的舍身付出。


    一时间,营地内的气氛凝重而悲壮,唯有篝火依旧燃烧,仿若在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守夜。


    乾隆微微抬眸,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沉稳而洪亮,开启了最后的点评,“今日诸位的诗各有各的特色,或柔情缱绻,或质朴真挚,皆表达着不一样的情怀。


    但在朕看来,傅恒的诗,用词平实却力透纸背,情感深沉且直击人心,略胜一筹,算是博得了魁首。”


    言罢,他的目光落在傅恒身上,眼中满是赞许,“傅恒,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傅恒闻言,恭敬答道:“臣暂时还没有,就先欠着吧,日后臣若是想到了,便找皇上兑现。”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谦逊,仿若并不急于,索取这份殊荣带来的回报。


    乾隆微微点头,心中并未多想,只当是傅恒的一时谦逊。


    怎会料到,不过是这随口一应的一个承诺而已,日后竟会让他懊悔不已。


    可待到那时,君无戏言,一切都已覆水难收。


    众人见诗词比试已落下帷幕,纷纷起身,井然有序地回自己的帐篷。


    萧云也亦步亦趋地准备跟乾隆回属于他们的专属帐篷。


    可刚走几步,却发现乾隆牵着她的手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萧云一脸懵懂,眨巴着大眼睛,像只迷了路的小鹿般傻傻地问道:“弘历,你是迷路了吗?咱们的帐篷不在那边。”


    那语气,纯真无邪,满是对乾隆的信任,仿佛只要他说出口,再离奇的理由她也会深信不疑。


    乾隆回首,看着她这副模样,不禁哑然失笑,嘴角勾起一抹宠溺的笑意,轻声解释道:“朕没迷路,只是朕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说罢,他轻轻握紧萧云的手,似是要给予她足够的安全感,引领她一同前行。


    萧云虽满心疑惑,却还是乖巧地点着头,迈着小碎步跟上了乾隆的脚步。


    二人手牵着手,在夜色笼罩的营地小径上缓缓前行,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仿若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


    不多时,乾隆牵着萧云来到了一处河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