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匆匆那年 > 第1页

第1页

    《匆匆那年(出版书)》作者:九夜茴【完结】


    内容简介:


    80年代生人的张楠因大学毕业找不到好工作而留学澳洲,在那里他认识了同样留学的方茴。就在他被方茴的神秘感吸引时,yin错阳差,与方茴住在了同一屋檐下,并且通过其他朋友知道方茴曾经深受伤害,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经歷。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张楠的房间里,方茴给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本文通过诙谐的文字,以方茴和陈寻的爱qing故事为主线,描述了80后的qing感与生活歷程。方茴过去的回忆让人仿佛再次回到了90年代末的北京,在时间跨度长达十年的叙述中有美好的青chun校园生活,有涉及青少年犯罪的探讨警示,有建国五十年大庆、迎接新世纪的、北京申奥成功的歷史事件,有大学时代的颓废迷茫,有工作以后的艰难奋斗,有婚姻生活的现状等等,以独特的视角真实记录了80后的成长轨迹和他们富有时代感的印记。是九夜茴继《弟弟,再爱我一次》和《风不飘摇,云不飘摇》后的又一力作。《匆匆那年》一经推出即在各大网站受到了追捧,短时间内点击率就急速飙升,被网友称之为“80后的血色làng漫”。


    我觉得我们可能是挺特殊的一代。


    )


    附:【本作品来自网际网路,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上册


    序


    这种特殊不是说多值得炫耀,而是某种介于年代、歷史、命运之间的特色。


    我们在贫与富的边界上走过,在自由与约束的边界上走过,在纯良与邪恶的边界上走过,在闭塞与开放的边界上走过,在金钱与财富的边界上走过,在道德与道义的边界上走过,在世纪与时代的边界上走过。


    甚至在我们出生之前,长辈们可能就先决定了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于是更加成就了这种特色。


    小学时我们一边在老师面前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一边在伙伴面前唱“我去炸学校,从来不迟到,一拉线我就跑,学校轰的一声炸没了”;


    初中时我们一边学人体生理卫生,一边看《古惑仔》,研究《满清十大酷刑》;


    高中时我们一边传着纸条看着漫画,一边练习东西海三城模拟做四中huáng岗试题。


    大学时我们一边狂热世界盃读《哈利·波特》同居翘课,一边学邓论马哲毛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吃过小豆冰棍喝过北冰洋汽水用过粮票,也吃过哈根达斯喝过johnniewalker用过信用卡。


    我们穿过棉衣棉裤白球鞋,也穿过onlytough耐克阿迪。


    我们读过《雷锋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也读过《神鵰侠侣》、《月朦胧鸟朦胧》、《幻城》。


    我们学过唐诗宋词,也自学过三毛席慕容。


    我们看过《渴望》、《我爱我家》、《新白娘子传奇》,也看过《将爱qing进行到底》、《làng漫满屋》、《越狱》。


    我们玩过魂斗罗超级玛丽,也玩过任天堂psp。


    我们喜欢过四大天王小虎队林志颖,也喜欢过周杰伦谢霆锋东方神起超级女生。


    我们一边被人注目着,一边被人鄙视着。


    我们一边任人宠溺着,一边任人声讨着。


    我们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默默保护着,和男朋友女朋友同学发小儿网友偷偷长大着。


    我们——80年以后生人,被叫做“80后”,大多数人别称独生子女。


    我们度过了没有电脑和综艺的童年,正经歷着没有战争和飢饿的成年。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当新时代偶像比我们年纪还小,当齐达内挂靴、小贝去了美国大联盟,当我们开始挣钱养家还房贷车贷,当周围同龄人已经有人结婚生子甚至有人结了又离,当一个哥们儿跟我说初恋那女生如何如何,遥想起当年怎样怎样,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然长大,也有了所谓的曾经,也有了故事可讲。


    每个人都有青chun,每个青chun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回味不尽的美。


    我们也不例外。


    如果你是80后,那么看这篇文章的你,


    16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那时同学少年的名字还能一字不差地念出来吗?


    有喜欢的人吗?


    和那个人现在还有联繫么?


    是否还在一个城市?


    jiāo往过么?


    分手了么?


    是因为太小所以喜欢得太短暂?


    还是因为根本不懂而无意伤害?


    当初牵着的手如今握紧了谁?


    偶尔还会想念么?


    偷偷发过誓么?


    实现了么?


    还是……已经全部忘了?


    问这些的时候,我又不自觉的想起方茴,想起陈寻,想起很多很文艺但很实在,很伤感但又很不想忘记的事。


    这是个关于我们的故事,是转眼匆匆那年的事,如果一起经歷,或尚有所感,如果正在怀念,或打算回忆,如果曾经批评,或斟酌旁观,那么,请听我慢慢讲述……


    第一卷不忘


    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1)


    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大四那年的第一场招聘会把我吓着了。


    其实我条件挺不错的,至少我自己坚持这么认为。


    北y大不算什么一流大学,但是足够我在写简歷时不用遮遮掩掩。大一时曾藉机混在学生会里,以帮忙搬桌椅之名和同系女生搭讪,所以在学校工作一栏,我理直气壮的冒充了下外联部长,把几个听上去挺响亮其实总共不超过50人参加的活动包圆在自己帐下。专业课成绩虽然偶有岌岌可危的qing景,但在我软磨硬泡百般讨好不择手段牺牲色相的努力中,老师们都很配合的在期末给了我60分的合格。所以成绩表不算亮眼,但至少一片蓝色。外加上我不够英俊潇洒,但还勉qiáng风流倜傥的外貌,我还真比较自信。


    “月薪3000以下根本不考虑!单位给配车我还得问问索纳塔还是帕萨特!年终奖至少够万才能和我谈,否则,没戏!”


    这是那天我去参加招聘会前跟同屋放的话。虽然比较搞笑,但还证明我曾经万丈豪qing过。


    我的自信在排了2小时队仍没能进入会场时已经几近消失。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的论述了一遍人口论,社会发展论,独生子女生存现状,中国就业问题等等。


    想当年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争chuáng位,入幼儿园的时候争小红花,入少先队的时候争第一批,小生初争保送名额,初升高的时候1:8,高考时1:4,找工作的时候1:n!真是在独木桥上成长,在战火中前进啊!


    最后我得出结论:我们真他妈的不容易!


    好不容易进到会场内,我以为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哪想到挤身接近展台都困难。满地传单简歷,满处吆喝叫喊,放眼望去各色人等纷纷使出绝招前进。


    一男生鄙视身边某联大学生,递简歷时大声说:“我是北科的!”


    联大败退。


    另一男生马上站出来:“我是北航的!”


    北科败退。


    又一男生推开他说:“我是北大的!”


    北航败退。


    就在他得意洋洋傲视群雄时,身后有一声音响起:“我也北大的,研究生。”


    众本科生皆败退……


    此qing此景让我想起《报菜名》那相声完全可以改为《报校名》来娱乐大众。


    再往前走看见很多女生挤在一展台前,她们的简歷封皮上最醒目的不是毕业院校,不是专业水准,而是几乎5寸大的靓照,让我以为自己误入超级女生选拔赛现场。


    两个女孩从我身边走过。


    甲说:“你觉得有戏么?”


    乙说:“悬,那几个二外的看着还行。那经理都对她们笑出皱纹了!”


    甲嘆气:“她们是弄得挺好看的。你知道一班xx么?她提前3月拉的双眼皮,看着就自然。xxx前两天才拉,明显假。还描眼线,哎哟。”


    乙说:“所以她才照380一套的那种照片,掩饰一下呗!”


    我惊愕地看着她们,心想就业问题果然拉动内需,整容市场和写真市场就这么被扩大了。


    终于找到一个我还符合条件的单位,就在我想介绍一下自己优势的时候,一个大叔走了过来,递上一份简歷给负责人。


    “您看看我这个,我有相关工作经验!”他谄媚的说。


    我上下左右的看都不觉得他是22岁左右的大好青年,于是打断他:“那个……叔叔,今天的招聘会不是面向毕业大学生么?您……”


    “我也是毕业的大学生呀!看看,这是证书复印件!比你没早几年!”他一脸义正言辞。


    我心想这人怎么这么不懂事,跟孩子辈的抢饭碗,还排队加塞理直气壮,笑笑说:“您不能这么说,还是早那么几年的。您领第一份工资的时候,我估计刚刚哌哌落地。你驰骋商场的时候,我正和泥拍画儿。您dong房花烛的时候,我刚戴上红领巾加入少先队。您壮志未酬和我相遇的时候,我刚正式成为祖国花朵打算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怎么着我还得管您叫叔叔呢,是不?”


    他嘆了口气:“没错,所以我上有老下有小急地没辙的时候,你还熘达着边玩边找工作呢!”


    这下我没得说了,看看他一脸沧桑,那也是天涯沦落人啊!


    “你在s公司做过助理?”负责人突然问。


    “啊对对对。”大叔点头如捣蒜,“所以相应业务还是很熟悉的!您可以进一步考察!”


    眼看人家对我没什么兴趣了,我顺势作出牺牲,要回了自己每份价值5.5元人民币的简歷,在会场转悠了两圈就出去了。


    那时候我就决定,条条大路通罗马,工作这事,看来要曲线自救!


    (2)


    其实找找家里关系,安排个工作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只是当时我高估了自己,所以压根没想走这条路。现在感觉到形势严峻,又不想凑合了事。于是我选择了出国留学。


    最近这几年确实很流行留学,留学回来身价就高了,先不管你之后是海归海待,总之带了个海字,比土特产就金贵点。不过说实在的,出国留学不见得是多出息的事。家里有权的,孩子都当公务员了。家里有钱的,孩子都直接继承家族产业了。家里有权有钱的,孩子都在我根本想像不到的领域自由发展。家里没钱没权的,孩子都考研了,如果不争气点就去服务大众了。家里有点小钱小权的,不太缺孩子这份工资,又对未来有美好的设想,对未知的高级世界有憧憬的,就像我一样,漂洋过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