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 > 第281章 被迫下乡的陈艳

第281章 被迫下乡的陈艳

    时值10月中旬,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屋内。


    顾从卿正坐在桌前,慢悠悠地吃着早饭。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刘二林像阵风似的闯了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报纸,兴奋地大喊:“从卿,从卿,学校开课了,学校开课了!”


    顾从卿嘴里还含着一口食物,听到喊声,好奇地抬眼看向他,咽下口中的东西后问道:“开课了?你从哪知道的?”


    刘二林几步跨到桌前,“啪”的一声把报纸拍在桌上,手指着上面的内容,眼睛放光地说道:“都登报了!


    说是要求全市中小学明天统一开学,必须开学。


    咱们能去上学了!”


    顾从青赶忙放下碗筷,一把拿过报纸,眼睛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


    “真的啊!可算能回学校了。”


    顾从卿仔细看了看报纸,忍不住笑着说道:“还真是啊,明天开学。”


    “开心啦你?”顾从卿抬眼看向刘二林。


    “那肯定开心呐!”刘二林咧着嘴,脸上的笑容都快溢出来了,“能回学校和大伙一起上课,想想就美。”


    “从前怎么没见你那么喜欢上学。”


    顾从卿见状,随口问道:“吃早饭了没?”


    刘二林这才反应过来,挠挠头:“没吃呢。”


    “那坐下吃点,”顾从卿站起身来,“我去给你盛一碗粥。”


    说着,便转身朝厨房走去。


    不一会儿,他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出来,放在刘二林面前,“快吃吧,吃完咱好好合计合计明天上学要带些啥。”


    刘二林看着眼前的粥,又看看顾从卿,满心欢喜,拿起勺子便吃了起来,心里还琢磨着明天上学的事儿,想着又能和同学们在教室里打闹、学习,那滋味甭提多带劲了。


    顾从卿虽说表面上对能否上学始终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在他看来,去学校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毕竟就当前的状况,在学校里也着实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课程内容空洞,教学秩序混乱,这样的学习环境,很难让他提起兴致。


    然而,开学这件事,在顾从卿心里,其意义远不止恢复学业这么简单。


    它宛如一个至关重要的信号,代表着整个社会的状态正逐步走向平稳。


    相对平稳也是平稳。


    想想之前,生活处处充斥着不确定性,人心惶惶。


    如今能开学,就意味着至少普通人的生活开始慢慢朝着正常的轨迹前行。


    人们可以像以往一样,按部就班地工作、学习,这看似平常的日常,在经历了诸多波折后,显得尤为珍贵。


    这让顾从卿心里隐隐燃起一丝对未来的期待,一切真的在慢慢变好。


    这段时间,他几乎天天窝在家里,极少出门,日子过得着实无聊,像一潭没有波澜的死水。


    开学那天,阳光明媚。


    顾从卿和刘春晓、刘二林一道往学校走去。


    到了班里,同学们大多都已到齐。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吵闹声,让教室充满了久违的生气。


    可顾从卿眼尖,发现少了一个人——之前比他们大两岁的女生陈艳。


    刘春晓也注意到了,她扭头问刘二林:“陈艳怎么没来呢?难道不念了吗?”


    刘二林撇了撇嘴,脸上露出些许不屑的神情,说道:“下乡了。说是觉得在城里也没什么出路,还不如去乡下碰碰运气。”


    刘二林一边说着,一边漫不经心地摆弄着手里的铅笔。


    顾从卿听了,心里微微一动。下乡,这个词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下乡了?她应该才15岁吧,十五六岁,怎么就下乡了呢?”


    顾从卿满脸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在他印象里,虽说有下乡这回事,但现在并没有强制要求,这么小的年纪去下乡,实在让人费解。


    这事儿刘二林还真清楚,他摆了摆头,接着说道:“之前我妈不是负责通知每个学生家里开学的事儿嘛。


    到陈艳家的时候,压根没见着她人影。


    问了附近的邻居才知道,他们家想给她哥娶媳妇,可手头钱不够,就琢磨着打起了下乡补助的主意。”


    刘二林说起这事,脸上满是无奈与唏嘘。


    顾从卿听后,心里不禁一阵唏嘘。


    15岁的年纪,本应在校园里无忧无虑地读书,却因为家里这样的盘算,不得不踏上下乡的路。


    “唉,为了儿子,就这么糟践女儿。”顾从卿忍不住叹道。


    刘春晓也在一旁附和:“是啊,陈艳学习挺好的,这么早就去下乡,太可惜了。”


    三人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教室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仿佛都被这一则消息冲淡了几分,大家都为陈艳感到惋惜。


    刘二林神色黯然,继续说道:“而且去的还是东北,你们想想,那边得多冷啊。


    她一个还没成年的女孩子,往后可不知道得遭多少罪。”


    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同情,“而且我妈还说,这次下乡补助250块,再加上去东北专门给的寒衣补助20块,还有路费30块,拢共300块呢。


    可她家里人,就给陈艳50块钱,另外就给了两床破被子,两件棉衣,就这么把她给打发走了。”


    刘春晓一听,气得眼睛都瞪大了,满脸愤慨地说道:“女儿就不是他们的孩子吗?


    他们怎么能这么狠心啊!”


    她气得胸脯一起一伏,对陈艳父母的行为感到无比愤怒。


    “谁说不是呢,太过分了!”刘二林也跟着义愤填膺,“我妈当时知道了也气够呛,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人都已经走了,总不能再把她拉回来呀。


    再说了,这下乡只要去了,除非政策改变,不然是回不来的。”


    【1967年北京下乡补助标准可参考1965年相关规定:


    ? 单身插队:北方每人250元。


    ? 上山新建集体所有制生产队(场):每人400元。


    ? 跨省插队:每人另加旅运费20元。


    ? 跨省、跨大区到东北、西北和内蒙古高寒地区插队:加发寒衣补助费平均每人30元。


    此外,家居城镇回乡落户的每人补助50元,跨省、跨大区下乡的,每人分别另加路费20元、40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