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来!给各朝上科技 > 第73章 三三制战术

第73章 三三制战术

    韩王信的一番话语,让汉军士兵感觉无比愤怒。自己投降就投降,骨头软就说骨头软。


    怎么他个叛徒!还有理了?你投降也就罢了,竟然如此的冠冕堂皇,还辱骂自己的君主,这种人自己能忍?


    眼见着汉军油盐不进的模样,匈奴也是有些不耐烦了。开始在不远处升起了烟灶,做起了饭菜。


    冒顿单于脸上的胡子乱糟糟的,蓬松的就如同鸟巢一般。倒是匈奴人那种粗犷的模样,身上穿着皮袍。


    在这种寒冷的天气,这种穿搭还是十分保暖的。


    汉高祖刘邦见对面的匈奴已经有些疲惫不堪,吃了饭以后更是状态放松之时。眼见着要安营扎寨,就要休整入眠之时。


    心知,此时正是突袭冒顿单于最好的时机。带着人马浩浩荡荡的,向着山下突袭。


    听见汉军擂鼓助威的声音,以及声音悠远的号角声。冒顿单于远望白登山上,密密麻麻的汉军喊着口号冲锋了下来。


    冒顿单于眯起了眼睛,心中暗自嘀咕着:


    这群汉军是怎么回事,放手一搏了吗?怎么区区几万人手就敢冲击下来,对阵我匈奴四十万的精锐骑兵。


    莫不是这刘邦昏了头了?被逼入了绝境,想要背水一战了吗?


    真是可笑。这种零散的排兵布阵方式还真是闻所未闻,稀奇古怪。


    自己倒是要看看这刘邦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只要自己四十万精锐骑兵在这。任由他怎么挣扎,都是渔网中鱼罢了,还能跑了不成?


    又或者说这刘邦贪生怕死,想要汉军士兵冲出一个缺口来,用来给他逃命?


    随即让手下的匈奴士兵集结起来,准备给予刘邦军队予以痛击。不过想要短短时间,就让这些匈奴士兵结阵迎击汉军倒是也不现实,士兵们都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已经有匈奴的士兵开始骂起娘来,自己这刚吃完饭。汉军就冲过来了,干毛线啊!明天再打不行吗?不知道刚吃完饭,不能运动吗?


    休息一晚你能死啊!催催催!就这么着急去投胎?


    待集结差不多的时候,眼见着汉军已经冲下山来。他们的队形十分奇特,三三一组,且队形十分松散。


    冒顿单于看着这种阵型,不由的摇了摇头。就这种阵型,如何抵挡匈奴铁骑的冲锋呐?还不是上去一冲就散了,根本没有凝结的可能。


    这可真是刘邦昏了头,上赶着给自己送战绩啊!看来自己这一波入主中原的决定果然是正确的,这刘邦果然算不得会带兵打仗。


    此时的冒顿单于对于刘邦这番布局十分不屑,在他看来就连匈奴的小孩子都知道。面对骑兵的冲锋,最好的办法就是凝聚在一起,才能抵挡铁蹄的兵锋。


    这汉军看上去声势十分骇人,满山遍野到处都是人影。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难道刘邦是想要在气势上压倒自己?


    在冒顿单于看来这明显就是不现实的,久经沙场的自己怎么会被这样的虚张声势的阵容所吓到?


    他又怎么会知道,此时汉军摆出的阵型。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三三制战术”,支援-进攻-掩护,呈现三角型进攻攻势。


    随着擂鼓的声音越激昂,号角声也越来越尖锐刺耳。


    只见远处的山坡上,一道道拖着绚烂火光的炮弹先是飞袭了过来。正是汉军携带的轻型装备——迫击炮,炮弹炸开,还没有罗列的队形的匈奴。


    瞬间被这一波炮火炸懵了,士兵们相互对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怎么就晴天霹雳跟打雷一样的呐?


    就连冒顿单于此时也有一些惊疑不定的神色,不过好在这炮弹的杀伤力还在自己的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不过一发迫击炮的炮弹也要带走几个匈奴士兵的生命,亦或者使他们十几人受伤。每发炮弹都会留下个五米左右宽的大坑,以及两米深得的大洞。


    一轮炮火下去,对于匈奴士兵的士气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更有甚者趴在地上,撅着屁股,捂着耳朵,就跟鸵鸟一样。


    你还别说这动作对于防御炮弹来说,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对付炮弹要么挖地道、防空洞,要不就老老实实的趴在地上,大幅减低自己的被炮手盯上的概率。


    冒顿单于对于这个炮弹虽然恼火,倒是也无可奈何。只当是汉军研发的新式武器,加强版投石车的一种。


    看着被炸的人仰马翻的匈奴士兵,冒顿单于也加快了集结的大军速度。无论是谁跑的慢一点,冒顿单于对着他们的屁股就是一脚。


    催促着匈奴士兵赶紧上马冲锋,只要突袭到汉军的投石车部队的脸上,他们的炮火就会失去作用。


    匈奴的士兵也是在慌忙的列阵,大概有个十分、八分的时间。匈奴的战阵终于凝结完毕,在冒顿单于一声号令下。


    纷纷对着山上的汉军发起了冲锋,汉军向下冲,匈奴往上冲。眼见着两股兵锋就要短兵相接,接触到一起。


    刘邦又怎么会给匈奴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呐?眼见着匈奴骑兵距离汉军只有不到三四百米的距离。


    一声令下,汉军端起了手中的龙型-81步枪,黑压压的枪口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


    匈奴士兵看着面前汉军停止冲锋的动作,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对面汉军如此奇怪的举动是什么意思?


    不过也有人感觉比较灵敏,看着这黑压压的枪口,一股莫名的寒意涌上心头。虽然他们不想继续冲锋下去,奈何此时已经没有了回头之路。


    只听见枪口上发出了阵阵响动,伴随着枪械子弹抛壳的清脆响声。


    “哒哒哒哒……”


    枪火出膛,形成密集的火线。接触到的匈奴士兵瞬间倒下,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力。


    不得不说,刘邦挑选的位置还是非常好的。这种山地地势,对于骑兵而言有着较大的克制作用。


    毕竟骑兵在平原地区,想要冲锋起来比较容易。不过遇到这种山路崎岖难走的情况,恶劣的路况环境,骑兵的作用将会大大减弱。


    想要在这种能够在复杂的山区路段全速冲锋起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能够冲锋起来,跟平原地区骑兵冲锋的速度也根本没办法比。


    总不能奢望着山路比较好走吧!而刘邦也正是看中了山区的这一点,对于匈奴的骑兵来进行有效的抑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