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 章148:高密县中有佳人

章148:高密县中有佳人

    “当今乱世,混战不断,军功晋升,可比做官快多了。豪强们的子弟没读过书,这当官,也不一定能当好吧。我对不作为,可是严查严打!”刘备半威胁地说道。


    王修有一种被刘备扒光的感觉,左思右想没有办法,只能最后为豪强谋取一些利益:“那军队待遇?”


    “自不会差!”刘备豪爽道。


    公事谈完,就该谈私事了。


    王修在孔融手下做胶东县令,俸禄千石,如今孔融从北海郡守升官成别驾从事,作为小跟班的王修地位自然要上涨。


    “修虽一介书生,却心怀报国热忱。于经史子集钻研颇深,通古今之变,明兴衰之理。”


    “可为朝廷着书立说,宣扬圣德;亦能理政,处理繁杂政务。愿以绵薄之力,助力大汉昌盛,恳请青州成全!”王修拜道,语气诚恳。


    他真有着济世为民的心思。


    刘备蹙眉,从王修入帐起他便在思量如何任用其人,心中已有计量。


    刺史能封的官职早被西四郡的世家分完了,那群人精着呢,生怕东二郡抢蛋糕。


    可派王修去做军职,也不太合适。


    东汉“三互法”规定:郡县层次上,xx县人不能做该县县令,xx郡人不能做该郡太守。


    所以从法理上讲,北海人王修不能当北海郡守。


    让我猜猜,这时候就有人要说了,乱世当中,谁管你这些?


    那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一个政权的领导人带头违法,手下的人会怎样做?


    刘备敌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怎样做?


    王修他自己敢当这个北海国相授人把柄吗?


    王修能做的最高官位即为郡丞,政治能力在那摆着,不用白不用。


    “叔治大才,备万不会轻视,不如暂作北海郡丞,待做出政绩,再行提拔?”刘备问道。


    王修面带喜色,再拜道:“修多谢主公提拔!”


    王修离开后,将与刘备会面议定之事告与聚集在一起等待消息的各大家族。


    虽非理想结果,但这些豪族都能接受,毕竟他们平日里可没做官的机会,于是互相祝贺,喜气洋洋。


    这时,一位俏丽女子进入屋中,手指众人呵斥道:“你们这群人,大难临头还不自知,蠢死了!”


    此女乌发如漆,面若凝脂,肤白胜雪,朱唇欲滴,白巾束发,一袭素衣委地,俊逸凸出的五官,妩然一段风姿。


    尽管众人都没见过她,但看姿色便能猜出是郑玄家仅剩的女儿。


    这么漂亮的姑娘,如果是普通人物,他们肯定都听说过。


    郑玄没有儿子,仅一个女儿,看他年纪应是生不出来了,毫无疑问,日后此女的夫君便会继承郑玄全部遗产。


    众人不敢招惹她,问道:“姑娘何出此言?”


    郑智反问道:“刘备乃青州刺史,手下那么多高于郡丞的官位,王叔治这么有才,平定北海这么大的功,为何只封一个郡丞职务?”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齐齐摇头。


    他们哪能知道,在他们眼中,郡丞已是天大的官。


    郑智抱胸:“刘备之前仅有西部四郡,在那时收到刺史的任命,为博取世家支持,以官职换财物。”


    “那些官职啊,早被西四郡的人分完了。咱们北海没有大官,要受他们欺负!”


    郑智这么说,众人可就不迷糊了。


    古代围绕地域形成宗族关系十分密切,其他州来敌,青州人便凝聚成一团。别的郡来敌,该郡的人就抱成一团。


    “那咱咋办,推着王先生做高官?”一个人抓耳挠腮。


    郑智反驳:“官位全分完了,没有王修能做的官。”


    众人窃窃私语,讨论近半个时辰,最终得到没有办法,得出由东四郡的人欺负吧,咱好好培养后代,让他们出息的结论。


    郑智业已猜到众人的想法,骂道:“你们糊涂啊,上面没人可找,咱们直接找刘青州呀!”


    一语既出,满座哗然。


    “郑姑娘,俺们平时见着郡守就要吹大半年,怎么敢见刘青州啊?”


    “一州刺史,那得是多大的官,日理万机,咱打扰了人家,会被砍头的呀!”


    “妈呀,俺哪能见刺史呢?”


    众人议论纷纷,不自觉远离郑智几步,他们害怕。


    众人又得出一个结论:大儒教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


    哪怕是一名女子,也非同寻常,不是他们可比的。


    真正有头有面的人物都被石达开消灭了,这群人毫无政治地位,顶多算有钱的老百姓。


    郑智见成功唬住众人,接着说道:“我有办法,可以让咱们不受东四郡人欺负!”


    众人纷纷抬头看郑智,不知何人带头,竟跪倒在郑智面前:“姑娘教我。”


    “简单,你们出人出粮,对刘青州的话言听计从。他觉得咱们好用,自然会多加提拔。”


    几人懵了:“俺们刚给石达开捐完粮啊!族里都没多少吃的了。”


    郑智撇嘴,威胁道:“那就等西四郡来管你们,吃苦头去吧!”


    众人一听连连摆手,答应郑智的请求。


    郑智达成目的,掩嘴偷笑,回到内堂。


    表哥长孙无忌指着她没好气地说道:“咱郑家在儒林中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谁家公子不是求着娶你?刘备对孔融有救命之恩,孔融才帮他说媒,我还没怎么劝舅舅拒绝,你倒直接同意了。”


    刘备:没想到吧,我早有准备。


    长孙无忌的心一抽一抽的,刘备在诸侯中算个屁啊,郑家现在这么特殊的情况,袁术想娶也得跪求,怎么就便宜刘备那货色了!


    用郑玄的名望,投资袁绍家的二公子或是李渊家的二公子不香吗?


    长孙无忌最看好这俩人了。


    (应该能猜到郑智是谁了——长孙无垢)


    郑智微微一笑:“好啦,别说了。现在连年战乱的,去别的州保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情。父亲七十多岁的年纪,能跟着我舟车劳顿吗?”


    “青州那些个公子我全看过了,都不满意。而且兄长你不是做梦都想位极人臣吗,我嫁到袁绍李渊那你无非锦上添花,哪有嫁给刘备雪中送炭引人重视呢?”


    “再者,父亲的信你也看了,他和张居正已经达成了协议,不是我等能阻拦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