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218章 何后还宫,天子亲政

第218章 何后还宫,天子亲政

    第218章 何后还宫,天子亲政


    张尘此话一出,众皆一惊。


    的确,其实刘辩继位之时,便已经是十七岁,行过冠礼的了。只是因为那时,何进与十常侍两派势同水火,十常侍一党又打算夺嫡,所以何太后才临朝听政,一手总揽大局。


    如今时过境迁,何进与十常侍俱亡,确实应该还政于天子了。


    荀爽心中更是这般想,他原本便是男尊女卑的观念,又岂能愿意一个女人整日在朝堂之上指手画脚呢?


    当下,荀爽率先开口道:“大将军所言甚是,天子早已成年,太后怎能把持朝政不放?我等理当上表,请太后还政,陛下亲政!”


    太尉杨彪沉思片刻,也道:“不错,正该如此。”


    司徒王允捋着胡须,也微微点头道:“老夫也觉得,陛下亲政一事,刻不容缓。”


    眼见朝中位列群臣之首的三公都发了话,其余人哪还有反对意见,当即也纷纷表示赞同。


    张尘见事情发展得颇为顺利,心中也十分高兴,当即说道:“既然如此,本将军打算在明日朝会上,向太后和陛下请奏。到时,还望诸公能一同进言。”


    荀爽言道:“大将军放心,这等大事,我等必当附议。”


    大事既已议定,众人再度饮宴,张尘也不忘向众人一一敬酒,尤其是荀爽和杨彪二人,张尘更是恭敬有加,以师长之礼敬之。


    荀爽出身颍川荀氏,而黄巾之乱时,颍川遭劫,颍川士族为了联合抗敌,彼此多有联姻。因此,荀氏的背后就是整个颍川士族,若能与荀爽交好,日后便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前来投效。


    而杨氏,也同袁氏一样,四世三公,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若能结好此二人,日后想要掌控朝堂,便轻而易举。


    第二日,百官上朝,天子端坐龙座,太后垂帘听政,一如往常。


    何太后先是询问了宫室修缮进度,张尘一一禀奏,言民夫工匠俱已齐备,半年之内定可完工。


    何太后闻言大喜,赞张尘办事利落,不愧为大汉栋梁之臣。


    少时,见众臣无本可奏,太后向身边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随即上前一步,扯开嗓子喊道:“退……”


    “且慢!”张尘当即站了出来,手捧玉笏,躬身一礼道:“臣有本。”


    说罢,张尘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双手呈递。太监见状,急忙下来接过竹简,却并未呈递给天子,而是直接交予何太后。


    几位老臣见状,面色已有些微变。


    荀爽更是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何太后缓缓打开竹简,看向上面的内容,目光却是一滞,脸色也随之大变。


    只听“啪”的一声,何太后将竹简合上,起身厉喝道:“张卿,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尘早已料到何太后会是这种反应,当即正色道:“回太后,臣的意思,在奏表当中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当日,太后为稳固朝堂,临朝称制,臣下皆能理解。但如今时过境迁,朝堂已安,陛下也已经成年。于情于理,太后都不该继续垂帘,理应还政于陛下。臣请太后,撤去垂帘,退居后宫,颐养天年。臣请陛下,亲政!”


    张尘话语掷地有声,回荡在偌大的殿堂之内。


    他话音刚落,司空荀爽立时站出说道:“老臣,恳请太后退居后宫,恳请陛下亲政。”


    司徒王允也道:“太后,陛下已成年,亲政理所应当。想来,陛下也不愿见太后终日为国事操劳。”


    太尉杨彪也道:“太后,陛下若久不亲政,必将动摇国本。如今天下纷乱,唯有陛下尽早亲政,掌握朝局,方能引领百官,中兴汉室!臣请太后,还政于陛下!”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一时间,几十位大臣纷纷出列,一同请奏。


    “你们……”何太后见此情形,知道今日之事,张尘定是早有计划为之,没想到他竟拉拢了这么多朝臣,前来逼宫。


    其实,何太后迟迟不肯还政,也不为别的,只因她极为清楚,自己这个儿子,根本就难以撑起前朝的政事。


    若是没有自己在前朝主持大局,他一个昏弱之君,只怕少不得要被这些臣子裹挟,到时,可该如何是好?


    可是,众大臣所请也的确合乎情理,历来太后临朝,无不被人诟病,何况,陛下确已成年,还有什么理由不还政于他呢?


    何太后一时大急,不知该如何是好,良久,方才言道:“众卿,陛下登基未久便有董卓篡逆,如今朝堂刚刚安定,此时不宜提及此事,容后再议。”


    “太后!”荀爽沉声道,“陛下亲政,乃文武百官殷切所盼,太后为何横加拦阻?莫非是有私心不成?”


    “大胆荀爽!”何太后凤目圆睁,掀起面前的垂帘,怒斥道:“哀家是陛下生母,岂有私心?尔等今日苦苦相逼,又是受了何人指使?”


    何太后说着,眼神不由得瞥向了张尘。


    张尘一抬头,目光直视何太后,凌厉的眼神却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眼神,怎么和当日所见如此不同?


    只见张尘深施一礼,淡淡地说道:“太后,陛下已经成年,理应亲政,执掌江山。不然,传扬出去,天下只会认为,我堂堂大汉天子,一国之君,竟难承社稷之重,岂不为天下所笑?还望太后,三思而行。”


    “望太后三思而行!”


    众臣齐声拜道。


    见此情形,刘辩似乎也感觉出母亲的为难,于是也站起身道:“母后,既然众爱卿都这么说了,您要不就……”


    “辩儿!”何太后拍了拍刘辩的肩膀,道:“母后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你如何不懂母后的苦心呢?”


    “儿臣只是不愿见母亲被人为难……”刘辩说着,眼神中不由得现出几分悲戚。


    何太后看着刘辩,又看着殿上立着的群臣,最终,她的眼神落在了张尘的身上。


    她知道,今日之事,就是张尘挑起的。


    她现在越发看不懂他了。


    当年张尘初次进宫,对她说,自己的辩儿日后定能成为九五之尊。


    那番话,不知是戏言,还是真情,抑或是,他从那时起便已开始布局了?


    回想起来,北邙救驾,迎圣驾至邺城,奉旨讨贼……


    一桩桩,一件件,似乎都在无形中把他们母子困在了这里。


    今后的路,究竟如何?


    若没有自己从旁提点,辩儿能应付得了这些朝臣吗?能应付得了这个张尘吗?


    何太后的心情十分忐忑。


    罢了,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传哀家懿旨,陛下业已成年,理应亲理政务。从即日起,撤去垂帘,还政于陛下,哀家深居后宫,再不过问前朝之事。”


    “太后圣明!”


    众臣听罢,齐声参拜。


    何太后轻叹一声,转过身看着刘辩,低声道:“辩儿,往后母后不在你身后提点,凡事你要自己拿主意。对于臣下,要恩威并施,让他们能为你所用,知道吗?”


    “母后,儿臣……儿臣……”刘辩说着,眼神中却是闪过一丝彷徨:“母后不在,儿臣心里没底……”


    “母后不能永远帮着你,今后,有这些大臣辅佐,你只管放手去做,母后永远站在你这边。”


    “嗯。”刘辩点了点头。


    何太后又转过身,对阶下的众臣说道:“望众卿日后尽心辅佐陛下,勿使奸邪小人擅权欺君,祸乱天下!”


    何太后说着,眼神却不经意地瞟向了张尘。


    张尘面淡如水,未有波澜。


    “臣,定尽心竭力,辅佐陛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