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305章 郭嘉计成,董卓身死

第305章 郭嘉计成,董卓身死

    “任……任免之权?”


    刘辩不禁一惊。


    他岂有不知,这其中的利害?


    任免之权,若都交由了张尘,日后这天下各州,谁来主政,谁来掌兵,岂不都由他一人说了算?


    那这天下,还是他刘家的吗?


    “董爱卿,这任免之权,非同小可,容朕三思之后,再议。”


    “陛下因何犹豫?”只见一旁,又站出一人,正是华歆。


    华歆道:“陛下,大将军秉忠贞之志,一心为汉,岂有私耶?大将军知人善任,所用者,亦必志虑忠纯之人,陛下有何所虑?”


    “这……”


    “敢请陛下立断,勿负臣子之心!”


    “臣等附议!”


    一时间,百官齐齐站出。


    刘辩满脸惊诧,神色木然。


    衮衮诸公,碌碌汉臣,今日竟将自己这个天子,逼迫至此!


    “传朕旨意,赐大将军州府郡县任免之权,举凡各州、郡、县,各级官吏之任用,皆可自决,不必报朕。”


    “陛下圣明!”


    刘辩呆坐在龙椅之上,此时此刻,他只觉无比疲惫。


    这江山,究竟还不是刘氏所有?


    张尘面无波澜,沉静如水,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并无丝毫快意与激动。


    仿佛这一切,本就该如此。


    作为一个穿越者,对这个时代的所有历史走向了如指掌,又有着系统的加持,难道不应该站在顶峰吗?


    自然是应该的。


    只是,如今,站在顶峰的他,心中仍旧保有着一丝底线,那就是他从未大开杀戒。


    今日这一幕,若是换了曹操,只怕董承根本走不出这嘉德殿了。


    毕竟接受了二十一世纪这么多年的教育,即便知道这个时代需要杀伐果决,但张尘依旧不愿滥开杀戒。


    骂名这东西,他虽不惧,却也不愿。


    他并不希望自己成为曹操、董卓那样的人,一时豪取天下,终致被人诟病千百载。


    如今,朝堂之上,再无掣肘,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施展抱负了。


    散了朝,张尘回到府中,沮授已在此等候多时。


    “公与,可是各地又传来了什么消息?”


    沮授欠身一礼,道:“主公不在的这段时间,各地传来诸多消息,这几天属下整理了一番,今日特来向主公禀报。”


    “讲。”


    沮授道:“主公,这第一件,是兖州,曹操与刘岱产生龃龉,现双方正在交战,胜负未分。”


    “嗯。”张尘点了点头,“刘岱麾下既无勇将,也无谋臣,实力与曹操天差地别,败亡不过是时间问题,就看这一战会打多久了。不过,兖州乃四战之地,就算曹操独占兖州,要想站稳脚跟,也必须东进,拿下徐州方可。”


    张尘沉思片刻,道:“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拿下青州,决不能让徐州全部落入曹操手中,至少,我们也要拿下下邳。”


    一旦曹操掌握了兖州和徐州,就等于在中原站稳了脚跟。到时,张尘欲要南下,就免不得要与曹操开战。


    这不是张尘所乐见的,他并不希望历史上的“官渡之战”,在他和曹操之间再度上演。


    张尘并非是怕步袁绍的后尘,有了对那段历史的了解,他有一千种、一万种方法可以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他只是不想和曹操的这份相惜之情,就此湮灭。


    沮授继续说道:“这第二件,是董卓和刘焉。”


    “哦?”张尘不禁一惊,“可是奉孝的‘驱虎吞狼’之计成了?”


    沮授笑道:“主公,奉孝神机妙算,设此计谋,果然令吕布造反。”


    “哦?快快讲来!”


    “刘焉得天子圣谕,即率兵出汉中,直取长安。董卓闻听消息,大惊不已,奈何诸将皆在凉州与马腾鏖战。董卓无奈之下,只好自领五万大军,亲往阳平关镇守。”沮授微微笑道,“不料,大军才出长安,后脚吕布和李儒便反了!”


    “哈哈哈!好!好啊!董贼也有今日!那后来呢?”


    “董卓在阳平关与刘焉鏖战半月,吕布领兵三万前来。董卓对长安之事毫不知情,还以为吕布是来支援,便亲自下关迎接。却不想,刚一照面,便被吕布一戟,斩于马下!”


    “好!奉孝果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略施小计,竟能克此全功啊!哈哈!”


    张尘闻言大喜,国贼董卓业已伏诛,实乃大快人心之事。


    接下来,就看吕布如何收拾残局了,董卓那些旧部,可不会心甘情愿地俯首听命。


    “不过,还有一事,倒是颇为奇怪。”


    “哦?何事?”


    沮授道:“吕布杀了董卓,接管了阳平关的五万兵马,随即便与刘焉交战。刘焉自然不敌吕布,被杀得大败,狼狈逃回成都,一病不起,前日蜀中细作传来消息,说刘焉已经过世了。”


    “刘焉死了?!”张尘不禁一惊。


    不过算算日子,刘焉的命数大抵也就在这几年,这与历史倒并无太大出入。


    “刘焉偏爱幼子刘璋,他一死,必是刘璋继位。这刘璋性格懦弱,难成大事,益州可不足为虑也。”


    “非也。”沮授道,“主公,继承刘焉之位的,并非刘璋!”


    “什么?!”张尘闻言,顿时脸色一变。


    刘璋没有继承益州牧?怎么会?


    历史竟然发生如此大的偏差!


    张尘眉头紧锁,问道:“不是刘璋继位,那是何人?”


    “是刘焉的幼子,刘璘!”


    刘璘?刘璘是谁?历史上,有这么个人吗?


    张尘检索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


    刘焉共有四子,长子刘范、次子刘诞、三子刘瑁、四子刘璋。


    没有个叫刘璘的儿子啊!


    这个刘璘,究竟是从哪冒出来的?


    “这个刘璘的底细,了解吗?”


    “此人似乎从未露过面,只知道是个十岁的小娃。”


    “十岁?小娃?”张尘一惊,不禁沉吟道:“刘焉是老糊涂了吗?怎么会让一个十岁的孩子继承大位?难道,他就不怕蜀中的那些士族会将其裹挟?”


    “对了,主公,还有件事,据细作传来的消息,刘备也入蜀了!”


    “什么?!”


    张尘听罢,顿时一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