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连秘密谋划清除京中乱贼,谁知,竟是把戴妃捉了出来。
人证物证俱在,戴妃坐实了反贼奸细的罪名,由此牵涉出京中数位大臣与南怀王勾结的证据。
除此之外,还扯出数年前一桩旧事。
关于当年太子之争时,戴妃帮皇上挡毒酒一事,原来太子那杯酒的毒,就是戴妃下的。
只是在秦连正要喝时,戴妃心下不忍,便接过来自行喝了,这才引来后面的许多事。
这件事刚一出来,众人都在骂戴妃蛇蝎心肠。
唯独秦连松了口气,他终于可以毫无负担地废了戴妃,后宫终于算是清净了。
此事反应最大的,当属太后。
太后得知此事以后,对戴妃态度大变,巴不得立即将她处死了才好。
此事以后,太后更是不管后宫之事了,平日只抱着霖儿逗玩,其他时间都在佛堂念佛吃斋,越发深入简出了。
白秋听完此事,心中无限感慨,离京不过三月,京中竟生出如此多的变故。
她竟想像不出,这三个月里,秦连究竟是如何度过的,七次遭遇暗杀,更有叛乱扰心,他竟还能挤出时间时常与她写信。
心中对秦连的喜欢,似乎不知不觉间更深了几分。
小桃栀说,她们回京那几天,正巧南怀王伏法,正在押往京城的路上。
秦连一直很担心,担心有叛贼趁着皇后回京,半路劫持,那几日,秦连日夜难眠,憔悴到极点。
好在有猗远跟着,叛贼连皇后的车队都没找到。
她们就那么平安地入京了。
原来,白秋以为的一切顺利,只不过是秦连在看不见的地方,竭尽全力地护着她。
小桃栀说,皇上在宫中遇刺七次,若是有猗远在,即便是皮外伤也不会有的。
听完这一切,白秋心里酸酸涩涩,带着一些甜意。
离着晚膳还有一个时辰,白秋命小桃栀去请皇上来朱雀宫用晚膳。
小桃栀问了回来说:“皇上有要事商议,晚膳不过来了,让娘娘您先行用膳。”
白秋听了,皱眉道:“再怎么忙,晚饭也是要吃的,无妨,不管那些,小桃栀,带我去厨房。”
小桃栀眨巴着大眼睛,问:“娘娘您去厨房做什么?”
白秋有手指戳了戳她的脑袋:“去厨房,当然是做饭啊,难到去睡觉?”
“噢噢……”小桃栀不解道:“娘娘您要做饭?”
白秋点点头,起身便走:“快带路,一会儿该晚了。”
皇后娘娘亲自下厨,厨房里众人战战兢兢,严阵以待。
白秋从小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即使上一世活到那种境地,也未曾亲自下过厨,今日破天荒头一次下厨,显得有些手慌脚乱。
小桃栀小心翼翼贴身跟着,时不时问一句:“娘娘您要做什么菜?需要奴婢帮忙吗?”
白秋一本正经道:“皇上他这些日子操心过度,本宫想做些汤给他补补,你觉得做什么比较好?”
小桃栀从旁说道:“皇上平日爱喝鱼汤,味鲜不腻……”
还未说完,白秋道:“那就做这个。”
白秋扫了一眼厨房的食材,挽起袖子开始做鱼汤。
一个时辰以后,兵荒马乱的厨房飘出阵阵香味。
白秋用食盒装了一罐鱼汤,并几样小菜,便往议政厅赶去。
议政厅的大门紧紧闭着,安静而肃穆,王公公守在门外,见皇后提着食盒过来,立马迎上去。
“老奴参见皇后娘娘。”
白秋淡淡笑了笑,问:“皇上还在议事?”
王公公回:“是。”
白秋没说什么,提着食盒就要进去,王公公却拦在门口:“娘娘恕罪,皇上正在商议政事,任何人不得入内。”
白秋挑眉:“本宫只是来送个饭也不可以吗?”
王公公说:“娘娘恕罪,请容老奴前去禀报皇上。”
白秋耐着性子:“去吧。”
当了皇后一年多,这算是白秋第一次主动找秦连,以前她就知道秦连忙,可她不知道,原来秦连忙起来,竟是谁也不见的。
站在门口不过片刻,议政厅的门被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身皇袍的秦连,眉眼间带着温润的笑。
“秋儿,你怎么来了?”秦连语气里带着惊喜。
白秋淡淡笑道:“臣妾今日做了些鱼汤,想送来给皇上尝尝,政事再忙,也该按时用膳的。”说着,将食盒递过去。
秦连接过去:“这是特意为朕做的?”
白秋点点头,脸上带着些绯红,说:“臣妾第一次做,不知道好不好吃……”
秦连说:“好吃,只要是你做的,在朕眼里,都是最好的……”
说着,拉着白秋进了旁边的房间,那是一间专门用于休息的房间,只有一张床,一张圆桌,四把椅子,再无更多,宫里很难找出这么简陋的房间。
白秋将食盒里的菜一样一样摆在桌上,说:“鱼汤滋补,皇上操劳过度,多喝些鱼汤吧。”说着,盛了一碗鱼汤给他。
秦连眼角带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看得她有些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