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全息战术地图之上,十二个代表着“苍龙”多用途空天战机的、闪烁着冰蓝色友军识别信号的光点,如同被激怒的蜂群,用精准的战术协同姿态,向着位于“鸾鸟”号后方代表九头蛇驱逐舰的醒目的红色信号光点,发起了潮水般毁灭性的饱和攻击。
根据全球的深空战略观测网络在过去数年间断断续续采集到的关于九头蛇飞船的模糊数据分析,可以初步推断出:该型号被人类定义为“驱逐舰”级别的外星战舰,似乎在设计理念上更偏重于高速突防与中远程火力投射,因此其舰体表面并没有配备足够数量或足够先进的点防御武装。
面对如此一窝蜂般涌来的、配合默契的舰载机攻击编队,任何一艘缺乏有效近防火力掩护的单一中小型战舰,都将在极短的时间内,承受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此刻战术地图上所展示的一切,仅仅只是由舰载主人工智能进行的、基于海量数据与复杂算法的高保真战场环境与交战结果模拟。
但最终的结局,是那么的毫无悬念,甚至可以说是冷酷而必然。
那些由最顶尖飞行员驾驶的、机动性能灵活的“苍龙”战机,如同一群技艺高超的外科手术医生,在短短数秒之内,便通过精准的集火攻击与电子战压制,瞬间瘫痪掉了那艘九头蛇驱逐舰上本就数量不多的点防御系统的火力节点。
而其船体上威力巨大的电磁炮或能量武器,显然也并非是用来进行近距离防御的。在一连串如同狂风骤雨般的、针对其引擎、武器系统乃至舰桥等关键部位的饱和轰炸之下,又一颗代表着敌方威胁的红色信号光点,在战术地图上剧烈闪烁了几下之后,便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抹去一般,黯淡地消失了。
终于彻底摆脱了身后那如同催命符般的追兵之后,伤痕累累(虽然只是模拟损伤)的“鸾鸟”号原型舰,总算是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模拟战场上,求得了那一丝极其宝贵的、来之不易的喘息与生机。
而位于其正前方、如同一座移动钢铁山脉般散发着恐怖威压的那艘九头蛇主力战舰,似乎也因为其自身过于庞大的舰体质量与惯性,导致其舰船转角速度远跟不上“鸾鸟”号那相对灵活的紧急规避机动。
其舰艏位置那门刚刚才展现过恐怖威力的、疑似高能粒子束或重型激光炮的主武器,暂时无法完成精确的瞄准与锁定。这无疑又为“鸾鸟”号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几秒钟的生存时间。
可即便如此,威胁远未解除,那艘身形巨大的九头蛇主力战舰,其如同黑色山峦般的庞大船身之上,密密麻麻地搭载了数量极其众多的、型号与威力各不相同的其他次级电磁炮或激光炮炮台。
这些遍布舰体各处的次级武器系统,虽然单发威力可能不如主炮那般毁天灭地,但其极高的射速与恐怖的数量,依旧能够形成一片骇人的毁灭弹雨。这些密密麻麻的、如同死亡星屑般的能量光束与动能弹丸,仍旧对正在逃离战场的“鸾鸟”号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即便双方的距离正在逐渐拉远,但在如此密集的火力覆盖之下,也总有那么几发流弹,能够命中目标。
幸运的是,就在“鸾鸟”号的船体结构损伤即将突破临界点的危急一刻,或许是舰载主人工智能基于对当前战场态势、敌我双方剩余战力、以及“鸾鸟”号自身损伤程度的综合分析与精准判断,认为测试目标已基本达成。
它通过舰桥主显示屏,以一种平静却又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合成语音,直接宣布了——本次高强度、超负荷的接敌情景模拟测试,以“鸾鸟”号付出惨重代价但最终成功摆脱追击、达成战略目标的“惨胜”结局正式收官。
当模拟测试的结果清晰地显示在舰桥主屏幕上时,整个指挥舱内那如同凝固了一般的紧张气氛,仿佛在瞬间被打破了。所有的船员——**从舰长到普通操作员都如同被抽干了所有力气般,不约而同地深深松了一口气。
那种感觉,就像是是他们真的刚刚从一场异常险峻、充满了血与火般九死一生的残酷战斗中,侥幸存活了下来,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制服,肌肉因过度紧张而酸痛不已,精神也似乎已疲惫到了极限。
舰长本人一直紧绷的身体猛地一软,身心俱疲地重重坐倒在了那张象征着沉重责任的指挥椅上。他摘下那顶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舰长帽,露出了满头被汗水浸湿的头发。
他带着一丝颤抖地呼出了一口浊气,然后又有些神经质地、反复确认着主屏幕上那个“惨胜”的模拟测试结果,生怕自己看错。直到数秒钟之后,他那张因极度疲劳而显得有些苍白的脸上,才终于缓缓地露出了一丝劫后余生般胜利的喜悦。
是的,“惨胜”,对于他们这些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批以太空战舰船员身份、踏上那片冰冷而残酷的星际战场的开拓者们来说,这个结果并不丢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能够在如此陌生、如此高压、如此危机四伏的环境之中,做到不出现指令错误、不出现严重的协同失误,甚至是在军心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之际,凭借着坚定的意志与卓越的指挥,重新稳住整支舰船的阵脚,并最终达成了战略目标,这本身就已经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壮举了。
有了这场如同炼狱般残酷的接敌情景模拟测试带来的宝贵磨砺与经验积累,剩余的那些相对“常规”的测试项目——例如飞船各系统的测试、导航与通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测试、以及舰载机在不同环境下的出击及自主返航项目等等,自然就显得有些不在话下了。
无论是“鸾鸟”号的船员们,还是那些同样参与测试的“苍龙”战机飞行员们,都以极其出色的专业素养和高昂的士气,完美地完成了所有剩余的测试科目。
理论上来说,经过这一系列严苛的实战化检验之后,“鸾鸟”号这艘虽然名义上的原型舰、主要承担技术验证与战术探索任务的试验平台,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战斗力。
只要校长愿意,一声令下,“鸾鸟”号立刻就能从一艘“试验舰”,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部署在地球近地轨道(leo)甚至是月球轨道之上极具威胁的多功能打击与支援平台。
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派遣出其格纳库中那十二架性能优异的“苍龙”战机,如同一柄精准的手术刀,对任何胆敢挑衅的敌对势力的轨道空间站、月面基地进行毁灭性的肃清。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无论是主张彻底屈从于外星文明的服从派,还是奉行保守孤立主义、只求苟安避祸的求安派,亦或是那些野心勃勃、试图在乱世中浑水摸鱼、甚至希望借助外星文明的到来实现野心的主动派,都会对“鸾鸟”号这艘仅仅是原型舰的存在,抱有如此之深的警惕、乃至巨大恶意的原因。
它意味着人类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地球摇篮、而是真正有能力将自身意志与力量投射到星辰大海的全新可能,而这种可能,对于某些势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威胁。
...... ......
泰国,曼谷,湄南河畔,考山路夜市。
湿热的、充满了各种香料、食物与人体汗液混合气味的东南亚晚风,黏糊糊地吹拂着。一辆车身斑驳、内部拥挤不堪的老旧柴油公交车,正如同一头疲惫的巨兽般,在霓虹闪烁、人声鼎沸的考山路夜市外围缓慢行驶。
车厢内,此刻的秦风如同一个最普通的异国游客般,身着不起眼的便装,紧紧攥着油腻打滑的公交扶手,身体随着公交车那走走停停、摇摇晃晃的节奏,不由自主地忽前忽后。
车厢内早已被各种各样的乘客挤得水泄不通。有身披橘黄色袈裟、神情肃穆的本地寺庙的僧侣;有提着大包小包、显然是刚刚下班或采购归来,以这种廉价公交车为主要出行工具的本地居民;以及大量像秦风这样背着背包的“外来游客”。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与柴油引擎的粗重喘息,这辆笨重的公交车终于摇摇晃晃地停靠在了一个拥挤不堪的站点。秦风费了好一番力气,才从那如同沙丁鱼罐头般的人群中艰难地挤下了这辆“火车”。
在下车的同时,他还必须时刻绷紧神经,用手肘下意识地护住自己的口袋,时刻留意着那个自己随时都可能在拥挤中不翼而飞的钱包。
眼前,便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考山路夜市,热热闹闹、喧嚣震天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寻求消遣与娱乐的各色旅客。
闪烁着暧昧霓虹的歌舞厅与震耳欲聋的酒吧如同雨后春笋般山头林立,空气中弥漫着酒精、香水与劣质烟草混合的浓烈气味。还有许多招牌醒目、广告语极具暗示性的所谓按摩店和草药洗浴中心,正在向过往的行人们招手。
夜市周边那些如同迷宫般纵横交错的小巷里,大大小小的各种廉价旅店与家庭旅馆更是多如牛毛,如同城市肌体上的无数毛细血管。如果此刻有人愿意找个阴暗潮湿的黑巷子里悄悄猫着的话,甚至还有机会隐约听到那些隔音效果极差的旅店房间里,时不时传来的各种令人面红耳赤的奇怪声音。
秦风背着一个并不起眼、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材质与做工都极具战术风格的单肩背包,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般,按照脑海中早已规划好的行动路线,不疾不徐地一路前行。为了最大限度地避人耳目、隐藏自己那过于鲜明的东亚面孔特征,他还特意戴了一副宽大的黑色口罩,以及一顶压得极低的黑色棒球鸭舌帽。
这片喧嚣热闹、充满了欲望与放纵气息的夜市,并不属于此刻的秦风,他并不是来这里享受假期、放纵身心的。他的耳廓内,隐蔽地佩戴着一枚微型的骨传导通讯耳机,正时刻保持着与某个加密通讯频道另一端不间断的秘密联系。
如果此刻有人能够掀开他那顶黑色鸭舌帽的帽檐,能够看清他那双隐藏在阴影之下、如同猎豹般警惕而锐利的双眼,或许就能瞬间明白,他为何要如此刻意地低调行事、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游客的真正缘由了。
因为,在这片看似和平繁华的异国都市的霓虹灯影之下,一场不为人知的暗战,已经悄然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