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不闻不问!去年我太太意外怀孕,上个月刚生下小女儿,虽然是喜事,我们却一直生活在痛苦和自责中。我太太产后的身体状况也非常糟糕,一直在家中疗养。我没有精力亲自照顾小豪,只能把他送到这里,请专业人士护理。」
董陈不再诘问,她相信凌小豪后会明白……如果他能幸运长大的话。
凌广琛又看向周正觉:「周教授,难道真的不行吗?」
周正觉摇摇头:「凌小豪的胶质母细胞瘤已经到了第四期,而你所说的真正有经济困难的脑癌患者,往往在第二、第三期就放弃治疗了。
「更何况,不同个体对同一种溶瘤病毒的反应未必完全相同。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能明白,在我的实验室里,患者只有病情缓急,没有贫富之分。
「所以,gv选择凌小豪参与临床试验,只是因为他的病情匹配,而不是因为他是你的儿子。凌先生如果不放心,可以回去再考虑几天,gv为此把试验推迟也无妨。」
周正觉表明了立场,整个会诊室都安静下来。
大家都知道,这种性命攸关的试验,gv可以等,但是患者就未必了。
凌广琛很清楚周正觉在相关领域的权威,知道无法用钱「说服」他,再等下去也没有意义。
他沉默了一会儿,最终拿起《知情同意书》,在监护人一栏签下自己的名字。
「周教授,汪教授,各位医生,我同意直接手术,小豪的命就拜託你们了。」
汪其然安慰道:「凌先生放心,无论后果怎样,gv和一附院都会尽职尽责、全力以赴。」
凌广琛签过字,汪其然拿起另外一套文件,看向董陈。
「这次临床试验方案,已经向市相关部门报备。gv研究所、一附院、患者以及志愿者共同参与,所以是四方协议。我们都签过字了,最后还需要董陈小姐签字确认。」
董陈疑惑:「这和我上次在gv签署的《志愿者协议》,有什么区别?」
汪其然解释:「义务方面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一条:如果凌小豪后期病情变动,不得不进行骨髓移植,志愿者需要捐赠适量的造血干细胞。」
什么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的,董陈不太明白。
周正觉道:「别担心,凌小豪需要骨髓移植的概率非常小。就算需要移植,志愿者只要捐献少量的造血干细胞就行,对你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我说过,不会让你加入任何有显性危险的实验。」
简简单单的一句没有影响,就是他没有提前告知自己的理由吗?董陈沉默地看着他。
她的眼睛清澈又深邃,周正觉明明自认坦荡,心跳还是慢了半拍。
许久,董陈接过四方协议:「既然对健康没有影响,那就没什么好怕的。周正觉,我同意签。」
周正觉握紧手心,似乎想再说什么,会诊室的门突然被人推开。
「我不同意!」白珺宁带着怒气冲进来。
他走到董陈面前,夺过笔,愤懑地丢在一旁。
「董陈,你别信他,姓周的就是个骗子!」
第22章 第二十二朵
「董陈,不要和gv签协议,周正觉就是个骗子!」
面对白珺宁的阻拦,董陈很无奈:「你怎么也掺合进来了?」
白珺宁还没解释,先被师父夏长远骂了一顿。「无知,无礼!白珺宁,你有资格质疑周教授吗?不在科室上班,在这胡闹什么!」
张方年在旁边抹汗,他刚刚给白珺宁发信息,透露说董陈在这里,可不是让他来砸场子的。
「师父,我知道你们会诊的目的,身为医生我也希望凌小豪能康復。但董陈既是我管床的患者,也是我非常重要的……朋友,有些问题我必须弄清楚。」
白珺宁说着,看向周正觉:「如果周教授问心无愧,又何必害怕我的质疑?」
周正觉平视他:「白医生如果有疑问,但说无妨。」
「好,首先请问周教授,你如何发现董陈体内的新型病毒,具有溶瘤抗癌的特性?」
周正觉答:「半个前,gv曾将她组样里的病毒提取出来,和脑癌细胞培养在一起,意外发现了它的溶瘤特性。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多次实验后优化了这一点。」
「为什么这么巧?第一次实验就选择结合脑癌细胞?」
汪其然帮忙解释:「这不奇怪,gv六月份就与一附院达成合作,掌握了包括凌小豪在内的一些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歷和信息,用于对症靶向药物的研发。当然是在患者或其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
凌广琛也道:「我确实委託过两位教授,希望gv能从基因技术上寻找突破口,缓解我儿子的病情。」
当然这种委託不是免费的,而且价值不菲。
白珺宁:「也就是说,你们一开始利用董陈的组样,去做衍生匹配的时候,就是有目的的。」
周正觉没有直接回答他。
白珺宁又问:「四方协议要求董陈要在有可能的况下,为凌小豪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什么意思?」
周正觉反问:「白医生是专业人士,应该很清楚捐献骨髓的释义。」
「呵,我当然清楚,骨髓捐献前,需要採集患者和捐赠者的外周血,进行分型检测。只有两者的位点互相匹配,捐献才能成立。周教授敢把捐献义务写进协议里,莫非提前就为他们做过骨髓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