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缘来怎么办 > 十二.这个是我生的

十二.这个是我生的

    书香的大舅是姥姥姥爷的第一个孩子。十五岁的时候,姥爷把大舅送到城里的铺子里去做学徒。


    大舅吃不了苦,半道跑回了家,被姥爷骂了一顿,又送回了那个铺子。


    大舅一气之下,跟着同乡去了朝鲜,后来又去了日本。


    这些都是从同乡那里得来的信息,大舅本人从此再没给家里来过一封信。


    多年无音信的大舅为什么在这时候来了一封信不得而知。那个时候,家里也不可能给他回信,大姨悄悄把这封信和随信捎来的10元钱藏了起来。


    三姨夫在滨城的一家兵工厂工作,当时兵工厂都以数字为名,在这里工作的人是绝对不能有问题的。何况三姨夫还是厂里的中层干部,于是海外来信事件发生后,厂里派人到书香妈单位外调。


    书香妈一个普通工人,说话也不客气:「我比我们家三姑娘大了六岁,连我都不记得那个人了,那个人走的时候我们家三姑娘还在怀里抱着吶,三姑娘的男人更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这些年他也没个音信,家里人都以为他死在外面了……」


    也许并不都是有了海外关系的原因,但三姨夫还是受到了冲击。


    三姨夫是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他工作努力,积极上进,精明能干。


    生活困难的时候,别人没什么办法,他却说,守着海,怎么能让人饿着。


    也不知他从哪儿搞来一艘船,利用休息时间领着工人去海上捕鱼回来分,跟他一起干活的人没挨过饿,连亲戚们也沾了不少光。


    他虽然厉害点,在厂里其实人缘不错,因为跟着他干活总不吃亏。


    在家里,他对老婆孩子也很好。


    和大姨夫不一样,他是个很有脾气的人,看到不顺眼的人和事儿就会开骂,但有一点却和大姨夫一样,一辈子没对三姨发过脾气。


    三姨虽然聪明,却有个致命的弱点,用书香妈的话说就是「学什么会什么,干什么够什么」,没一件事儿能干长久的。


    会做衣服,可是在一家被服厂干了几天就跟人吵架不干了,换一家还是干不了几天就不干了,连换了几家都一个样。最后只能在家呆着,和大姨一样靠男人养活。


    要强的三姨夫在厂里自制了一把简易手枪拿回了家,嘴里念叨着:


    「妈的,谁敢打我,我就跟他拼了。」


    三姨吓得把枪悄悄藏了起来,可是却因此受了惊吓坐下了病。


    惦着三姨的病,书香妈带着书香来看三姨。


    此时,除了大妹妹,书香又有了个比她小四岁的弟弟。书香和大妹妹坐在炕上玩翻绳,三姨抱着弟弟在跟书香妈说话。


    玩着玩着,两个人玩恼了,大妹妹对书香开骂:「你爸是痨病鬼,你是小痨病鬼。」


    敢骂我爸,书香大怒,口不择言地回道:「我爸在家挺好的,你爸倒霉了……」


    一时书香妈和三姨一齐看向两个吵嘴的孩子。


    「都闭嘴,不许胡说。」书香妈呵斥两个孩子。


    三姨没说话,一双眼睛意味不明地看着书香。


    书香和大妹妹也知道说了不该说的话,两个人虽然都闭了嘴,却转过身去不理对方。


    过了一段时间,书香已经忘了这件事。


    此时,三姨已经搬了家,住在离书香家不远的地方,书香有时候会自己跑到三姨家玩。


    一天,站在院里的水龙头旁边,书香正在看三姨洗菜,旁边一个邻居看着书香说:「这是你二姐的孩子?长得倒挺像你。」


    三姨回道:「这个是我生的。」


    「你生的?」对方很吃惊。


    「对,是我生的。」三姨肯定道。


    书香一剎那明白了三姨话里的意思,她没有怀疑三姨话里的真假。但是,但是……


    书香望着三姨,突然觉得自己真的是从未如此地讨厌过一个人,这种感觉从此一直伴随着书香,以致于三姨无论在她面前说什么做什么,她都觉得不对劲,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书香觉得自己的内心在对着她的时候从此就生了病。


    知道生她的父亲是三姨夫,书香觉得自己对三姨夫的感情很复杂。


    女儿大多有恋父情结,书香也有,尤其是这个父亲很优秀,可是她的心里又总是很别扭,说不清道不白的,被他吸引又推拒着他。


    书香还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三姨夫和三姨带着妹妹来家里看姥姥。


    书香小时候有点人来疯,姥姥抬手打了她两下,母亲推开姥姥的手说:「俺刚吃了饭,打俺干什么?打哭了再积了食。」


    因为半边身子行动不方便,妈妈这一推,姥姥就摇摇晃晃地坐在了地上。


    三姨夫是有名的孝子,当时就拉下了脸,说:


    「这都是俺们来的不是了。」说完就打了书香一巴掌。


    也许在三姨夫心里,书香还是他的孩子,他比书香妈更有权力打骂书香。


    小小的书香放声大哭,三姨夫又赶紧把书香抱了起来,可是书香拉着三姨夫的衣领问到他的脸上:


    「凭什么,你凭什么打我,我又不是吃你家饭长大的!」


    一句话不知触动了三姨夫的哪根神经,三姨夫的脸立即换了表情,「香儿啊香儿,对不起,对不起,三姨夫错了,三姨夫错了。」


    书香已经不记得三姨夫是怎么哄好自己的了,书香哭起来并不是那么好哄的,犹其是吃了亏以后。


    三姨夫脸上的表情永远留在了书香的心里。


    那声「香儿啊,对不起,三姨夫错了。」也一直留在书香的记忆里。


    此时想起来,书香觉得那声「对不起,三姨夫错了」肯定不是对那一巴掌的歉意。


    这两个人,怎么就那么,那么……


    书香不知道自己和这两个人该怎么定位,她很不喜欢这种,这种……该怎么说,不喜欢这种关系,不喜欢这种处境。


    她已经八岁了,不像小时候遇到事会大哭,可是她也没大到能坦然接受这种关系。


    小时候,院里小孩子一起玩,有人说书香不是爸妈生的,书香就会哭着回家找妈问她是不是妈生的


    书香妈说香儿当然是妈生的了,怎么会不是妈生的,别人是胡说八道的。


    不是爸妈生的,对大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可对小孩子来说是很严重的一件事,这就像是长在树上的叶子,突然失去了树根树干,那片叶子还能如何?


    书香回家后并没有把三姨的话学给妈听,也没有去打听这件事的真假。


    其实她心里明白,那是真的,可是真的也不应该由三姨的嘴里说出来。


    一个放弃了自己孩子的人,凭什么可以在孩子面前说出那句话。


    书香虽小,也知道她给了别人的东西就不再是她的了。


    玉海哥给过她好多东西,可玉海哥从来没指着那些东西说这是我的,玉海哥说给了书香的东西就是书香的了。


    书香从那以后再不愿意去三姨家了。


    三姨一家来书香家的时候,书香经常跑去玉海家躲着。


    过了一段时间,因为干部走五七道路上山下乡,三姨夫领着全家人回了老家。


    临走时,三姨夫觉得这次回乡,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男孩子去乡下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出路,想把书香的弟弟留在书香家,把户口上到书香家的户口上。


    书香弟弟太调皮了,书香妈实在是没信心能养好他,这一留不知是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八载,将来真是个未知数。


    而且留下书香弟弟,书香中学毕业就要下乡,书香的生活水平就会降低。书香妈是真把书香当自己的孩子,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所以就没开口应承。


    三姨生了4个孩子,却只有一个小子,特别偏疼儿子。


    见书香妈不应承,三姨心中脑怒,对三姨夫说:「二姐既然不要这个小子,那那个丫头也要回来吧,不给她了。」


    三姨夫说:「算了,也不能怪二姐,这小子太皮了,这一养不知多少年,养好了还好,养不好都是责任,换了谁也不能轻易答应。」


    三姨夫三姨弟弟妹妹们就这样在书香的生活中暂时消失了,除了三姨夫还能经常回滨城看到书香,其余的人渐渐淡出了书香的生活。


    在书香的生命中,玉海玉林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