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炼一宝,尚需一等五行灵物,所见缺水、火、土三属,若道友云游恰巧遇见,可否告知我一声,我定以礼相报。”
金蝉子笑道:“如是这般,倒不用云游,我手上正有一物,或可满足道友所需。”
说着,手上出现一物,被佛光所笼,乃是一捻土。
“此为息壤所生之土,虽未有根部之效,却也不凡,应可满道友所需。”
此佛光漂浮,落在曹空面前桌案之上。
“莫要推迟,道友于我,点破心中迷障,如今我赠息壤,也算是因果循环,道友如愿,贫僧也如愿。”
曹空闻言,不作推辞之举,将息壤握于手中。
金蝉子见状而笑,遂双手合十,笑道:“贫僧告辞了。”
说罢,身形消散,转而出现于隐雾山下,向前履步而行。
曹空于山巅目送,见其踏看路道,不以神通行,于半山半雾间,目过山水而行。
复听其吟。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此语出自《楞严经》,意为人或可一悟透彻,但要圆满,却还需砥砺前行。
金蝉子此言,恰说明其向道之心。
曹空心念道:‘金蝉子,确是求道人。’
转而又不禁感慨,今日金蝉子乃为来世唐僧,若有朝一日,步了其命,轮回一场,不知故人是否依旧。
“罢,各有缘法。”曹空随返洞中,但行己道。
山中不觉岁月长,落叶方知世已秋。
遂细数落叶,不觉有十五次。
此间,曹空借来震岳雷石参悟【掌御五雷】,心御体内诸炁,与外界交感。
动阳则阳报,动阴则阴报,运转五行,常得神效,斡旋造化,颠倒阴阳,此中所得巨大。
雷法不愧为万法之首,修此法,既得淬体之效,又增法力,且阳神日益增长,魂体凝实,更得感天地自然,可谓性命双修。
可以说,曹空虽以修道炼神通为主,但就肉身而言,绝不弱以躯壳著称的妖类。
甚至这是因从未交手,是曹空保守而估。
而有趣的是,曹空借震岳雷石参悟雷法,却在此年惊蛰日,悟出震位之相,又合震于木,无形之间,竟将木遁修至中成的那一线契机明悟。
一朝悟神通,满山尽是春。
从此,自八风神通之后,曹空再得一中成神通。
既是木遁亦是风遁,若御木遁,仅速度而言,一念六万里,若御风遁,则一念七万里。
须知,原本曹空的木遁,只得两万七千里,小成与中成之差距,不可谓不大。
土朝元的修行也在继续,各类神通皆在缓缓积累。
修道便是如此,若要求得真长生,须步步踏的稳且坚,甚至可称之为煎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像孙悟空那种自开天辟地时便受灵气所蕴,天生根源通天,三年便可修得无漏仙体,古今难寻。
且在修【天罡地煞之变】时,曹空能感,有时脑海中竟会闪过种种异象,或雷电,或火焰,或阴风。
不过这些异像,多少一闪而过,若不留心察觉,甚至觉只是一恍神,并无寻常。
起初不解,很快便有所思。
须知金丹成后,每五百年有三灾利害,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
而要躲三灾利害,非是习了【天罡地煞之变】便可,还需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悟明之后,曹空不甚在意,并无特意去寻“明心见性”的打算。
一是尚有三百余年方满五百之数,二则是,自从天尊口中听闻“历劫之法”后,若说心中没有野望,那是不可能的。
此间,也不少与友相汇,获悉近状。
七狮不用言,本就有天资,且有九灵元圣给的法门,心性又正,在修行上稳中求进。
柳仙证得蛟龙后,无论寿元还是天资都大大延长,也是进展不凡。
唯有伏牛山山神,差了点意思,连胡言几人都比不上,当然胡言几人若遇山神,还是恭恭敬敬。
在胡言等人眼中,伏牛山山神,乃是山主之友,以往来隐雾山时,更是和善至极,常给他们带灵果和玩物,故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曹空也问伏牛山山神愿不愿意调来钦道国中,他或可去打听一番。
伏牛山山神先是迟疑一瞬,又婉言拒之,言道自己是这般平淡性子,若真去了繁盛之地,说不得还厌烦其忙。
曹空看在眼中,便已知了答案,非是不愿,是不想劳烦曹空。
于是在心中打定主意,日后上天,向太白金星或哪吒等人打探一二。
······
一日,曹空修行,忽的睁眼,竟听哭诉之声,乃是有人呼唤救劫真君神名,且此声甚清,显然和他有所关联。
遂寻声闻感,降临泥塑之上。
此为一宅院,院中乃有一老者哭诉:
“大仁大圣的慈心救劫真君啊,求求你为我家做主啊,我儿年华未满三十,却早早赴了冥府,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人心哀啊。”
曹空环顾见老者面貌,感其气息,觉得熟悉,竟是真君庙初代庙祝之后。
老者仍在哭泣,其声凄凄惨惨戚戚,闻之令人心酸。
“你且将此事与本君述说而来,乃是何因,如若为生老病死,那本君不便插手。”
老者闻此音,哭声嘎然而止,愣愣的看着声音处,见神像泥塑走下神台,不惊反喜,眼泪顿时止住,连连磕头。
“真君显灵,真君显灵啊!”
曹空见状,耐心道:“你且将此中情况说来。”
老者恍然,连连道:“真君,非是生老病死,我儿身体一向健硕,可八日前莫名死去,
昨夜,我等为其送葬,我伤心不已而昏睡,梦中忽闻一惊声,乃是我儿呼我之名,言父亲救我,阴差勾错人了。
小老头乃一凡夫俗子,故亲子呼救,我却无甚法子,只得求助真君。”
曹空闻言,当即让老者带他去其子尸身处,一念间,开棺而尸身出,无有病症,魂魄全无。
“果是勾错人。”
曹空明悟,而后连施法决蕴其身生机,不然就算他找到其魂,此身也已枯死。
又复道:“且安心,此为地府之过,你等既然拜本君,又遇此屈,本君定为你们讨个公道。”
说着,便掐动联系黑白无常的法门,欲从其获知去往地府的法子,说一说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