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秋后问斩,狱友是太子!》 第1章 秋后问斩 “哐当!” 厚重的铁门被推开,外面刺眼的亮光照射进来,让人一时间睁不开眼睛。 “都起来,开饭了!” 一个吼声响起,黑暗中蓬头垢面的人们顾不上亮光的刺眼,连滚带爬的捧着碗爬了起来,将碗伸出铁栏之外。 “军爷,行行好,多给点!” “到我了!到我了!” “我我我我……我还没得啊……” “……” 大牢之内,一片嘈杂之声。 一间较为干净的牢房内,竟只关了一个清瘦的年轻人,年轻人被吵醒了,打了个哈欠,缓缓从稻草席上坐了起来。 他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争先恐后的拿碗去接狱卒分发的那些剩饭剩菜熬成的牢饭,而是随手折了一根稻草放进嘴里,有些百无聊赖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狱卒分完牢饭之后,转身来到他的牢房前。 一反常态,狱卒原本凶神恶煞的表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带着几分谄媚的笑容,道: “杨先生,醒了?” 被唤作杨先生的年轻人微微的点了点头。 年轻人名叫杨炎。 没错。 他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他是从几百年后的世界穿越来到这个历史上的大明王朝的,确切的说,他是一名从后世来的穿越者。 穿越过来的他,还没来得及搞清楚情况,就被打入了天牢。 在天牢里,他总算是搞清楚状况了。 他穿越的朝代是历史上最硬气的一个朝代,大明王朝。 现在是洪武三年。 也就是说,穷苦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刚刚建立大明王朝第三个年头。 而他又是怎么被打入天牢的呢? 杨炎也搞清楚了。 因为一个人,确切的说是一名朝廷重臣,杨宪。 杨宪何许人也? 当朝中书左丞,为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不过他在刚被提拔当月,就被朱元璋给杀了。 杨宪之死,史书上含糊其辞,只说是犯事被诛,没人知其犯何罪。 杨炎也不知道。 他本是杨宪的远房亲戚,也是杨府的一名下人,后来杨宪看他聪明,有心想要栽培他一下,不想还没开始栽培,杨宪就招致灭顶之灾,杨炎也因此被打成了同党,押入天牢,秋后问斩! 刚穿越便遭此无妄之灾,杨炎倒是一反常态,没有为此而怨天尤人,没有喊冤,也没有想尽一切办法脱罪。 事出反常必有妖。 没错,作为穿越者,杨炎有系统。 只不过他这个系统也是相当的奇怪。 系统出现的时候,给了他两个选项,一个是让他改变世界改变历史,打造出一个雄霸世界超级强国,二是自然死亡,两个选项任意达成一个,他就可以重返原世界。 这不巧了吗? 现在他已经是一名秋后问斩的死囚,只要自己安安心心的呆在天牢里,不折腾,不搞事,那么很快他就可以重返原世界。 虽说在原世界他也是孤家寡人一个,但那个世界好歹有科技,有网络,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消磨时光,总比现在呆在监牢大狱要好吧? 再说了,改变世界改变历史,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他现在是一名死囚,第一步脱身就已经成了极大的难题,脱身都无法做到的话,何谈后面的事情? 而且系统在出现了一次之后,就消失了。 随后无论杨炎怎么呼唤,系统都不曾再次出现。 所以,杨炎选择等死…… “杨先生,黄公子在等您了!” 狱卒的声音打断了杨炎的思绪,杨炎收回飘远的思绪,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稻草,道:“带路吧!” “好咧!” 狱卒应了一声,打开牢门,然后在前面带路。 “快入秋了吧?” 杨炎突然的话,让狱卒一愣,随后连忙点手指,一会之后回道:“还有三个月零八天就秋分了。” 狱卒没有回答立秋的日子,而是回答了秋分的日子。 因为秋后问斩正式秋分之后。 “天凉了,我杨炎也快要被斩首了。” 杨炎说得风轻云淡,这让狱卒暗中惊叹,至生死于度外,杨先生果非寻常人也,难怪那位大人会对他另眼相待。 没多久。 两人便来到了天牢内一间密室内。 而在密室内,一位相貌堂堂,眼睛炯炯有神,气质儒雅的年轻公子哥已经备好酒菜,在等着了杨炎了。 “先生,您来啦!” 公子哥见到杨炎,眼中顿时放光,连忙起身迎上前来。 “黄公子客气了,叫我杨炎就好。” “好的,先生。” 就在两人打招呼的时候,狱卒默默退下,并带上房门。 出了门外,狱卒的心仍旧狂跳不止,生怕自己刚刚有什么差池。 因为屋内那位被称作黄公子的公子哥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太子爷,朱标! 第2章 我的狱友是太子 话说当朝太子朱标又是怎么认识监牢大狱里的杨炎的呢? 这话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半个月前,朱元璋一怒之下,处决了刚刚被自己提拔为中书右丞的杨宪,而且因为杨宪案,不仅杨宪的党羽,就是杨宪的亲友和门生都牵连其中。 可以说,杨宪案是洪武朝第一个大案,也是明初党争白热化的标志,牵连甚广。 也正因为牵连甚广,朱标和朱元璋起了争执。 朱标生性仁厚,不欲过多杀戮,而朱元璋则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王者,手腕铁血,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到牢里冷静一下,给咱好好反省,反省清楚了反省明白了再出来!” 于是乎,朱标被关进了天牢。 朱标被关进天牢,但他也不可能和犯人们关在一起,而是有自己的单间,也正因为是这样,朱标一个人太无聊了。 于是,朱标决定到天牢里看一看,特别是杨宪的那些门生。 说实话,这些门生们也是够冤枉的,犯事的是杨宪,而他们却要跟着遭受无妄之灾,秋后问斩。 在这里,朱标发现了一个妙人。 这个人便是杨炎。 几番交谈下来,朱标被杨炎独到且超前的学识和才思折服了,相识恨晚。 杨炎也觉得眼前这个自称为黄子顺的年轻人不错,儒雅随和,有学识有文化。 听他说他是因为妄议朝政被关进来的,而且被关进来之后,这家伙依旧死性不改,天天没事就喜欢和自己妄议朝政。 妄议朝政好啊! 妄议朝政死得快! 而且黄子顺看样子是有些后台的,应该是勋贵之后,不仅在狱里住单间,还能搞到好酒好菜进来。 杨炎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让这个勋贵公子哥对自己照顾有加,自己不仅不需要在天牢里吃苦,还能过得有滋有味。 而且杨炎也无聊啊! 有个学识不错的年轻人和他妄议朝政,再好不过了,因为妄议朝政指点江山本就是屁民爱干的事,每每谈起国家大事,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统治者。 况且杨炎本就是盼着早点死,好早点回到原来世界,他没有任何的顾虑。 所以,杨炎非常的乐意与黄子顺谈天说地,妄议朝政。 一句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紫禁城,奉天殿。 这里中正平和,气象万千,是泱泱大明朝的权力中心。 权利中心的中心,一位身材伟岸,容貌俊伟,气度威严,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的男人端坐其上。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朝的开创者,当朝的掌权者,年号洪武的朱元璋! “什么?” 朱元璋微微皱起了眉头:“你说太子他出了天牢之后还天天往那里跑,找一个叫做杨炎的犯人把酒言欢,高谈阔论,一谈就是一整天?” “回皇上,是的。” 一位身着制服的检校拱手回道。 检校身形健硕,目光如鸷鹰般锐利,但在这里却低眉顺首,宛如一条恶犬在主人面前温顺的样子。 此人名毛骧。 此时的他,是检校组织的一名成员,所谓检校,并非正式官衔,相当直属于皇帝的情报员和办事员,前面所说的杨宪,也曾是检校的成员之一。 检校其实可以说是日后鼎鼎大名的锦衣卫的雏形。 而毛骧则是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朱元璋一双虎目盯着毛镶又问。 “这……” 毛骧面露难色,回道:“回皇上,没有陛下的指示,小人不敢监听太子殿下。” “嗯。” 朱元璋微微颔首,沉吟片刻后,看向一旁的刘基。 “伯温啊,你可还有别的事?” 刘基连忙拱手回道:“回陛下,臣没有别的事了,臣告退。” 刘基,字伯温,大明的开国元勋。 今天刘基其实是被朱元璋叫过来问话的,因为前不久刚刚被处死的杨宪,与刘基有着诸多关联。 在被提拔的时候,朱元璋就问过刘基,杨宪这人怎么样。 为什么问刘基,因为杨宪算是刘基的门生,正是刘基的推荐,杨宪才渐渐崭露头角,得到重用。 不过面对这一次提拔杨宪为中书右丞这个重要的官职,刘基却是诚实回道:“杨宪此人有丞相之才能,却无丞相之器量。” 刘基话虽如此,但朱元璋还是提拔了杨宪。 只不过杨宪在刚刚得到提拔了不到一个月,就被朱元璋处死了。 杨宪一案,朱元璋最终虽然没有牵扯到刘基,但是敲打一下还是要的。 不想刘基却直接认罪,甚至借此想要告老还乡。 刘基告老还乡的话让朱元璋心中不快,恰在这时,毛骧前来汇报太子在狱中的行径,让这个话题暂时搁置了。 刘基当然知道自己把皇上惹得不快了,于是借机想要告退。 不想朱元璋却直接叫住了他。 “等等。” 刘基一怔,停下了脚步,转身俯首面对朱元璋,只听朱元璋道: “咱问你还有没有其他事,不是让你告退,咱是让你跟咱一起到天牢走走,听一听你的徒孙究竟给太子灌了什么迷魂汤!” 杨宪是刘基的门生,而杨炎又是杨宪的门生,朱元璋口中刘基的徒孙自然指的就是杨炎。 刘基又是微微一怔,连忙拱手回道:“臣领命!” “毛骧,你也一起!” “是!” 毛骧拱手领命,和刘基一起,跟在朱元璋的身后,往天牢而去…… 第3章 妄议朝政 朱元璋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带着刘基和毛骧直奔太平门外的天牢而去。 “毛骧,咱记得天牢里有一面窃听墙,就在关押太子的那间特殊牢房,对吗?”朱元璋一边走一边问道。 “皇上记忆力真好!” 毛骧不动声色的拍了一个马屁,继续道:“那道墙是工匠们用特殊工艺打造,在墙外能清楚听到墙内的声音,墙内却听不到墙外的声音,专为监听所用。”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咱们就去那儿!” “遵命!” 毛骧领命…… …… 窃听墙外,是一间布局简单的密室。 进入密室后,毛骧连忙搬来一张凳子放在朱元璋的身后,而自己则和刘基分立两侧。 果如毛骧所言。 这面窃听墙的效果相当的好,旁边牢房里一些细微的声音都能听见,仿佛这面墙不存在似的。 如果有人在旁边牢房里密谋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亦或是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会被这边监听得一清二楚。 刘基不动声色,心里却不由得有些忐忑。 在旁边的牢房里,一位是当朝太子,一位是杨宪的门生,名义上算是自己的徒孙了。 杨宪是个有能力的人,无论是最初作为检校人员,还是后来被自己举荐为扬州知县,都做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 但杨宪此人过于躁进,才进中书省,便把矛头对准了中书省的左丞相,韩国公李善长,整日与李善长,胡惟庸明争暗斗。 正是他的躁进,招来了灭顶之灾。 杨宪迅速下台,这自然也让曾经推荐过他的刘基受到了牵连。 今天一早,皇上把他叫过去,说的正是杨宪之事,说好听是敲打,说得不好听那就是问罪。 伴君如伴虎。 刘基对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所以他趁机向皇上提出了告老还乡的想法。 对此,朱元璋本就心中不快。 不想…… 又遇上了杨宪的门生在天牢中与太子整日厮混在一起的事。 雪上加霜啊! 刘基心里那叫一个苦,就像哑巴吃了黄连。 如果这个叫做杨炎的门生和太子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那自己就别说告老还乡了,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一回事。 朱元璋并没有理会身旁暗自忐忑的刘基,而是竖起了耳朵倾听旁边牢房内的动静。 只听墙那侧传来一声赞叹: “好酒!” 杨炎一口酒下肚,不禁感慨这黄子顺果然有些手段,在这天牢之中,竟每天都能搞到好酒好菜。 “呵呵,家父还算有几分薄面,先生若喜欢,我以后每天都给您送来。”朱标笑呵呵的回道。 墙那头的朱元璋听了这话,不由得眉头一皱。 先生? 这个称呼在这个年代可不一般,不仅是尊称,而且是相当于老师的意思。 朱元璋因为是穷苦出身,年少时候不得读书,但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在有条件之后,他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勤学好问,跟李善长和刘基等人学习了很多东西,用了极大的毅力和功法,这才将年少时候缺失的学识补救了回来。 所以,他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工作。 特别是太子朱标。 朱元璋专门安排了翰林院的大学士,学识渊博的大儒宋濂教导朱标。 宋濂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将朱标教导得知书达理,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不骄不躁,虚心求学。 可是…… 太子怎么来监牢中反省一趟,还认了一个老师了? 而且还是一个秋后问斩的犯人! 犯人也就算了,那人还是杨宪的门生,按年纪来说,应该和太子相差无几。 他到底给标儿灌了什么迷魂汤,让标儿不仅好酒好菜的招待他,还管他叫先生? 朱元璋面沉如水,下意识的微微眯了眯眼睛。 看着朱元璋的表情,刘基心中已经开始升起不妙的预感。 只听墙内二人闲叙片刻后,杨炎道:“黄公子,咱们上次说到哪儿了?” 朱标回道:“先生,咱们上次说到了西汉的七国之乱。” “嗯。” 杨炎点了点头,道:“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迫于形势,分封了异姓诸侯王,后来汉高祖有感于诸侯王的强大,采取断然手段,消灭了异姓诸王。” “可是在消灭了异姓诸王后,汉高祖发现光靠朝廷的力量无力直接控制全国他在异姓诸王的旧土上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史称同姓九王,并与群臣共立非刘姓不王的誓约。” “随后经历了吕后专权以及文帝时期,到了景帝继位之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泱集权。” “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削藩之举在朝野引发震动。” “最终,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藩王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而是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墙内外的几人除了毛骧之外,都是有学识之人,自然也都知道。 只是他们不知道,杨炎为何要提起这个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事件。 刘基不知为何,心中总感觉不妙。 他的这个名义上的徒孙,在太子面前提起了七国之乱,这是论史,以史为鉴,这是好事,就怕…… 借古比今啊! 刘基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心头的愁云开始聚拢,这时,只听牢房那边传来杨炎声音: “那么问题来了。” 杨炎看着朱标,问道:“前有西汉的七国之乱,后西晋的八王之乱,为何当今圣上仍旧要采取分封王戍边之策?” 完了完了! 刘基心头猛地一突,差点儿晕厥过去。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果然! 要开始妄议朝政了! 刘基悄悄瞥了一眼朱元璋,只见后者虽然不动声色,但一双虎目又微微眯了一下,这可是皇上被触怒的标志啊…… 第4章 这小子倒是有点东西 屁民妄议朝政,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忌讳的事。 轻则斩首,重则株连。 这在历史上已经见怪不怪了,隔墙有耳,更何况现在隔墙的是当今皇上,这简直就是打着灯笼上茅厕,找死。 朱元璋心底虽然已起杀机,但他却不动声色,仍旧侧耳倾听。 因为现在是窃听,对面牢房里并不知道他就在旁边,所以压根不会有任何心理戒备,会说出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这就是窃听的好处,让窃听之人有一种能够听到他人真实内心想法的快感。 特别是对于朱元璋而言。 他贵为当今的圣上,想要听到真实的声音是越来越难了。 所以,朱元璋倒是很想听一听太子对封王戍边这事是怎么想的,听一听这个叫做杨炎的狂妄之徒是怎么给太子灌迷魂汤的。 封王戍边是朱元璋今年刚刚施行的政策。 在刚刚提出这个政策的时候,就引来了朝廷中不少大臣的反对。 “汉高祖刘邦大行分封,其结果成了七国之乱,唐皇李隆基遍设藩王,其结果引起了安史之乱,自汉唐以降,诸王之乱不绝于耳,万望皇上三思啊!” 不少臣工提出了反对意见。 特别是监察院那帮御史言官们。 就像杨炎刚刚说的,既然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的藩王之乱,为什么朱元璋还是要坚决的施行封王戍边之策呢? 太子作为大明朝的继承者,朱元璋当然极想听一听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 只听墙那边的朱标思虑片刻,道:“先生这个问题问得好,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认真思考过。” “依我之拙见,当今圣上之所以坚决封王戍边,并非如朝中某些大臣所言那样,没有以史为鉴,一意孤行,相反的,他是总结西周以来的历朝历代的统治经验,并进行了改良,施行汉唐郡县制与元朝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即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卫朝廷。” “大明建立三年,看似稳固,实则朝内百废待兴,朝外危机四伏,元势力虽已退回岭北行省,但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大明构成严重威胁。” “皇上采取封王戍边之策,实则是效仿了春秋战国诸雄侵夺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如此一来,北方的北元、瓦剌、鞑靼、女真等游牧民族不仅不能染指中原,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王侵夺牧场领地的威胁。” “此外,皇上分给各地藩王一部分的军权,并没有给干涉政务的治权,这样一来,藩王大局上根本无法对中央集权造成损害,除非藩王们联合起兵造反!但分地为王本身就对他们之间的关系造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没有哪一方势力会突然崛起。” “实际上,这样的分封政策也表明,皇上其实很清楚封王的隐患,他已经在尽量避免历史上那些诸王之乱的风险。” “所以皇上在权衡利弊之下,最终还是决定采取封王戍边之策。” 朱标话讲完,杨炎不禁为他轻轻鼓起了掌,赞叹道: “好,说得好,黄公子好学识!” 杨炎喜欢和黄子顺交谈,可不仅仅是因为黄子顺能给他搞来好酒好菜,让他在狱中不至于受苦,更因为黄子顺本身是一个教养极好的人,虽然身为勋贵之后,却毫无勋贵的骄横之气,学问功底颇为深厚,温文儒雅,更难得的是,即便如此,仍旧虚心好学。 对于朱元璋封王戍边之策,朝中多是反对的意见,而他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理解朱元璋看似一意孤行的做法。 殊为难得。 杨炎对黄子顺赞赏有加,而墙那头的朱元璋自然更是了不得,原本阴沉着的脸直接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一个标准的老父亲式的欣慰夹杂着骄傲的笑容在脸上绽放。 朱标是他的骄傲。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朝野群臣都反对他的时候,朱标竟然能够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如果不是隔着一堵墙,朱元璋真想在朱标面前竖起大拇指,大赞一声: “好标儿!” 而墙那边的牢房里,面对杨炎的夸赞,朱标仍旧能谦虚的道:“杨先生过奖了。” 杨炎点了点头,道:“不过有一点,你还没有说到。” 听杨炎这么一说,朱元璋也来了兴趣,刚刚太子的分析深得他的心,他倒是想要听一听这被太子尊称为先生的杨炎到底是怎么说的。 那头的朱标也是拱手道:“请先生赐教。” 杨炎道:“封王戍边,除了应付当前复杂的内外形势以外,当今圣上其实还在布局一盘很大的局。” “很大的局?” 杨炎点了点头,道:“不错,我不知道你对大明的堪舆图是否了解?” “嗯。” 朱标点了点头,作为当朝太子,他如何会对大明的堪舆图不了解? “那你想想,皇上这一次一共分封了四位藩王,秦王就藩陕西西安,晋王就藩山西太原,燕王就藩北平,齐王就藩青州,这些封地是如何排布的?” 闻言,朱标露出思索的神色。 思索片刻,朱标有几分不解道: “这些藩地大都是边防重地,莫不敷险隘,控要塞,这我刚刚不是说过了吗?” “说了,但是不全。” 杨炎道:“你注意看,四位藩王就藩的地点,两点一线,晋王和燕王分布在长城防线上,而秦王和齐王分布在黄河防线上。” 朱标还是有几分不解:“这说明什么呢?” 杨炎也不着急,耐心道:“这说明,皇上已经在布局两道防线,一道以长城为要塞的防线,另外一道是以黄河为天险的防线。” “自秦汉以来,神州大地一共有三道天险,还有一道是什么?” 朱标不假思索的回道:“长江天险!” “不错,长江天险!” 杨炎点头道:“长城,黄河,长江,三道天险拱卫神州大地,易守难攻,而皇上的封王戍边之策,也将围绕着这三道天险展开。” 朱标开始露出恍然的表情。 杨炎继续道:“东至辽海,西至酒泉,延袤万里。中间渔阳、上谷、云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灵武、皋兰、河西,山川联络,数千里间,各边镇卫所围绕几大塞王,驻军队,开屯田,声势相连,形成了三道牢固的防务线。” “每一道防务线皆据大险以制诸夷!” “不得不说,当今圣上的确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战略家,这三道防线,是对北方蛮夷的牢固防线,也是当今圣上为大明打造的三道救命线!他用他超前的战略目光,想要保大明千秋万代!” “封王戍边固然有他的隐患所在,但在布设这三道防线的时候,当今圣上其实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而且他已经想好解决之道!” “想好了解决之道?”朱标目光陡然发亮,直接站起身来拱手郑重道:“还请先生赐教!” 杨炎将面前的酒菜推到一旁,空出一部分桌子来,然后用手沾酒在上面画出三条线。 “黄公子且看,大明定都金陵,而三道防线均在金陵以北,三道防线看似合力向北以制诸夷,但实则互相牵制,向南亦可层层设防,解决内患。” “北防线反,中路两道防线可御之,中二路防线反,北线配合朝廷可瓮中捉鳖,除非是三线联合造反,或者另外两条防线被破坏,否则不可能成功。” “而且当今圣上其实已经在防止三线联合造反的情况出现,在分封的时候,明令凡受封诸王必须离开京师,到封地就藩,非召不可回京师,且不允许各亲王之间相互往来,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一王离京,另一王才可启程,事实上,藩王就藩以后,对于当今圣上一个各位皇子而言,已经相当于生死离别了,但他就算拼着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和皇子们享受天伦之乐的痛苦,也要断了各王互相串通的可能。” “所以,只要坚决执行当今圣上定下的制度,且不破坏三道防线的情况下,藩王造反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便是当今圣上应对藩王隐患的解决之道。” 轰! 杨炎的话音落地,顿时让朱标两眼光芒大盛,而墙那头的朱元璋仿佛被施了定身术一般,定在了椅子上,心中则是惊涛骇浪。 杨炎说的就是他未来的谋划布局。 这是他苦心钻研史书,总结了无数先人的经验,日夜思考,灵光乍现,终于得出的,自以为是历来最完美的布局。 可他从未跟人提及,即使在今年初四子朱棣大婚之时分封诸王的时候,众臣纷纷反对,他也未曾提及半分心中的谋划。 因为这事关大明的千百年大计,容不得任何一点意外。 没想到…… 竟然让一个在被困在天牢的死囚给看出来了! 难怪了! 难怪太子会结交此人,好酒好菜招待着,并且尊称先生。 此人确有几分学问。 他原本只是想听一听,太子在狱中没有好好反省,到底与何人厮混在一起,没想到却听到了太子的精彩分析,现在更是听到了杨炎全盘推出了他的谋划布局。 现在的他更好奇了。 这个叫做杨炎的,究竟还会有什么样的惊人言论。 而一旁的刘基在偷偷看了一眼朱元璋之后,心中同样是波涛汹涌,额头都忍不住冒出了冷汗。 相比于杨炎让人意想不到的才学和见解让震惊,他更震惊于杨炎对圣意的揣摩。 此人揣摩圣意之精准,更在杨宪之上。 甚至更在他之上。 此人到底何方神圣?有如此才学和见解为何在杨宪的门下声名不显? 现在他似乎并不知道和他交谈的人正是当朝太子,更不会知道当今的圣上就在一墙之隔听着。 让他这般说下去,恐怕要出大事! 刘基心中急忙盘算着该如何阻止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然而…… 他还没有想出应对之策,便已经听到旁边牢房里的杨炎叹了一口气,道:“只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第5章 消耗大明的国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此话一出,原本带着几分赞赏表情的朱元璋,脸色陡然的一沉。 什么意思? 这是说咱的煞费苦心的布局有问题? 好好好! 咱倒要听一听,你能说出什么来。 如果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就别怪咱不客气了。 朱元璋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刘基见状,心知情况不妙,连忙站出来道: “皇上……” “你别说话。” 朱元璋直接挥手打断了刘基,让后者已经到嘴边的话只好咽了回去。 空气再度安静下来。 此时,朱元璋心神都集中在了一墙之隔的牢房中。 牢房中。 太子朱标也是一脸疑惑和好奇,问道:“先生此话怎讲?” 杨炎喝了一口酒,道:“我刚刚不是说了吗,想要达到当今圣上用三道防线拱卫大明的同时,解决藩王作乱的理想,必须要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必须坚决贯彻当今圣上藩王就藩后不能随意回京,也不能同时回京的政策,保证藩王之间不串通勾结,二是不能破坏三道防线中的任何一道。” 朱标点头。 这话杨炎刚刚确实已经说过。 杨炎继续道:“三道防线相互掣肘,一旦任意一道防线被破坏,相互掣肘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藩王造反也有了可乘之机。” “当今圣上在世,当然一切都不会有问题,但是,你能保证大明朝的每一代君主都能有当今圣上的战略目光吗?” “也许一代之后,也许三五代之后,当今圣上的战略部署就有可能被破坏,他们甚至有可能都不能理解当今圣上的战略部署,一旦被破坏,那么当今圣上理想中的战略效果,你觉得还能实现吗?” 闻言,朱标沉默了。 一墙之隔的朱元璋也沉默了。 杨炎的话,让他无从反驳。 是啊! 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超前的战略目光为大明后世部署一切,可是大明的每一代继承者都能够了解他的良苦用心吗? 他考虑了一切,唯独没有考虑大明的继承者的自身的品质如何。 不可能每一代继承者都能像标儿这般优秀。 事实上也是如此。 不用到三五代,仅仅是下一代的继承者朱允炆,便已经是仁柔少断之君,听从大臣们的建议进行削藩,先后废除五位亲王,周,齐,湘,代,岷五位亲王先后被废为庶人,黄河防线不攻自破,而长江防线又无法第一时间驰援金陵,一个昏招瞬间将朱元璋留下的三道防线破坏殆尽,给了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南下的可乘之机。 燕王朱棣抓住了这一丝丝机会,凭借过人的胆识与战略,最终靖难成功,登上帝位。 朱元璋用心良苦为后人部下的三道防线,也仅仅坚持了他这一代,造反成功的朱棣本就是十三塞王之一,他深知塞王军队的强大,所以在上位后,便将塞王南迁,让大明的整个北部边境就出现了巨大的危机。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永乐一朝,朱棣用尽毕生的精力,五次御驾亲征北方,将北方的蛮夷打出去很远很远,打到了漠河以北,他自己甚至死在了第五次北伐的路上。 但是,仍然阻挡不了后世大明朝陨落在北方蛮夷的手上…… 这都是后话了,说回当下。 杨炎的一番话,让墙内外的当朝皇帝和太子都陷入了沉思。 好一会之后。 朱标突然问道:“那先生觉得……当今太子如何?你觉得他这一代能压得住诸位藩王吗?” 杨炎并没有注意到朱标眼底一闪而过的紧张,道:“当今太子很好,他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储君,有他在,大明的国运至少能更上一截。” 闻言,朱标暗暗的出了一口气。 他其实相当在意杨炎对自己的评价,因为他尊重杨炎,就像刚刚杨炎说的几个问题,都让他茅塞顿开,思想瞬间如醍醐灌顶一般通透顺畅,所以愈是这样,他就愈在乎杨炎的评价。 和杨炎认识这么久,他也没有问过这个问题,现在既然说到大明的后代君王,他也就顺势问了出来。 没想到杨先生对他的评价这么高。 朱标心中都难免有些得意。 然而还没等他得意多久,便见杨炎又喝了一口酒后,轻叹道:“只是……” “只是什么?” 见杨炎欲言又止,朱标忍不住追问道。 杨炎其实想说,其实当朝的太子,压根就活不到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只不过他突然又不想说了。 因为这是未来的事情,说了也是无凭无据,再说了他也不认识朱标,现在的他只想着,早日秋后问斩,早日回到原来的世界。 在这段时间里,就和这个勋贵之后黄子顺吹吹牛逼,这样一来,黄子顺至少能确保他在狱中等死的这段时间里不至于受苦。 而他也乐于与黄子顺这样的有教养有不错学识的人交谈,顺便教他一些东西,以打发狱中的无聊时光。 不过他被斩首之后,真的能够回到原来世界吗? 当时脑海中是出现了系统的声音。 但在那以后,无论杨炎怎么呼唤,系统都不再出现,真的是系统的声音,还是自己的幻听?杨炎甚至都不能确定。 所以,别说是朱标的未来了,就是他自己的未来,他也没有底。 杨炎通过牢房的小小窗户望了一眼外面,悠悠感叹道:“只是……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啊!” 朱标深以为然的点头。 随后,朱标又问道:“那按照先生的意思,皇上的封王戍边之策,仍旧没有解决得了藩王作乱的隐患?” “不错。” 杨炎点头道:“但是,如果我没有猜错,当今圣上其实也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朱标疑惑道:“此话怎讲?” 杨炎道:“刚刚说过,洪武皇帝坚决推动封王戍边之策,主要原因是他煞费苦心部下的三道防线,北能共制蛮夷,南能互相牵制,防止叛乱,但是大明的后世子孙不见得能贯彻他的战略,一旦他的战略体系遭到破坏,那么封王戍边将会隐患重重,甚至会再次重演历史上藩王作乱的情形。” “但是,相较于外臣和交兵悍将的威胁,洪武皇帝宁愿军权掌握在各大藩王的手上,因为即使有朝一日,藩王叛乱了,最不济……这天下至少还是姓朱的!” “这是最坏的情况,也是洪武皇帝的底线!” 话音落地,朱标豁然开朗,眼眸放光,而一墙之隔的朱元璋再一次怔住了,呼吸都下意识的加重了几分。 封王戍边的一系列战略,确实是他翻阅无数历史,苦思冥想所得。 如果大明的后世子孙足够英明,坚决贯彻他的战略,他相信能够达到他理想中的那样,北可御敌,南可防乱。 但就像杨炎说的那样,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他可以考虑得了一切外在的因素,但是考虑不了未来继承者的品质,一旦有昏庸的继承者,那么他的战略就很有可能被破坏。 在杨炎说之前,他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但是他思考过,他的战略如果没有能够按照他的预想进行,或者说没有达到他预想中的效果,那么他的底线是…… 这个天下,至少还是姓朱的! 这是他不顾群臣反对,仍旧坚决推行封王戍边战略的最核心原因,是他的底线,也是他的私心。 没想到,这也让杨炎看出来了。 这个杨炎,原本自己以为只是有些才学,现在看来,此人非一般人也! 这样的人,若不能为己所用,必诛之! 然而杨炎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朱元璋屏气凝神,表情严肃。 只听杨炎道: “但我想说,洪武皇帝有一点是没有想到的,即便他封王戍边的战略得以贯彻,仍旧会给大明埋下巨大的隐患!” “甚至……会因此消耗大明的国运!” 第6章 竖子安敢胡言! 即使将封王戍边的战略得以贯彻,仍旧会为大明埋下极大的隐患? 甚至会因此消耗大明的国运? 为何? 这话朱元璋有些听不懂了。 他的这道政策本意是用自己子孙后代守卫边疆,同时互相牵制防止他们作乱,不说永葆大明,就像杨炎先前说的,最不济,大明最终还是姓朱的。 怎么…… 这个杨炎一顿分析,最后还是说他的封王戍边的战略会给大明埋下极大的隐患? 甚至消耗大明的国运? 这他翻遍了古籍,阅遍了历史,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思考,最终得出的战略。 你可以说这个战略没用,也可以说这个战略存在漏洞。 朱元璋还可以接受。 但是你说他消耗大明的国运? 朱元璋接受不了。 因为他想的都是为大明的子孙后代好,想的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永固,怎么可能到头来反而会消耗大明的国运呢? 杨炎这话简直就是直接戳到了朱元璋的肺管子,让他的怒气猛然飙升,险些当场气炸。 “竖子胆敢胡言!” 朱元璋的嘴角微微颤动。 一旁的刘基甚至都能感受到皇上腾腾而起的杀气,连忙站出来道:“皇上,这个杨炎一派胡言,我怕是喝醉了!” “哼——” 朱元璋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喝醉?喝醉了说的才是真话!” “……” 刘基一时语塞,知道在这种状况下自己只会越说越触怒皇上,心里只好祈祷杨炎不要再出什么惊人之语了。 一个不慎,不仅杨炎要人头落地,就连他告老还乡的愿望恐怕也要打水漂了。 这时,一旁默不作声的毛骧却突然拱手道:“皇上,要不我现在就过去宰了他!” “咱让你动了吗?” 朱元璋轻喝道:“你们两个没咱的命令,不准出声!” “……” 刘基和毛骧赶紧闭上了嘴巴。 心中虽然已然杀气升腾,但朱元璋还是想要听一听,杨炎还有什么惊人之语? …… 一墙之隔的牢房内,朱标不解问道:“先生刚刚也说了,皇上的封王戍边战略,把子孙想到的,想不到的问题都考虑了,是能够沿用上百年的战略,最不济,也能保证大明江山至少姓朱,可现在先生为何又要说此战略会消耗大明的国运呢?” 皇上一心为大明,起早贪黑,煞费苦心。 从他的打油诗中就可见一斑: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朱元璋是极其勤勉的皇帝。 被杨炎说他苦心经营的战略是消耗大明国运,别说朱元璋受不了,就是朱标也有些受不了。 面对朱标的疑问,杨炎也不急,不疾不徐的反问道: “那我问你,当今圣上有多少子嗣?” 朱标不假思索的回道:“一共十位皇子,八位公主,十皇子和八公主刚刚诞生不久。” 杨炎又问:“那皇上给诸皇子,公子的待遇如何?” “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亲王岁支米五万石(dàn,计算重量的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拼音:pi、yǎ、shu,这里读pi,量词,用于纺织品或骡马等),丝三百疋,纱、罗各一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郡王诸子年及十五每位拨赐田六十顷,以为永业,并除租税,诸子所生之子,唯世守永业。” 朱标一口气说了出来。 这回反倒杨炎错愕了一下,没想到这黄子顺竟如此清楚,不过想想此人聪明好学,而且还是勋贵之后,清楚这些国家政策也不奇怪。 杨炎点了点头,道:“单独看起来,诸王公主的这些岁禄粮钱,多者以万为单位,其余皆数百几千,对于偌大一个大明而言,好似也不多。” “当今圣上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今圣的精力之旺盛,放眼整个历史也是顶级的,在战乱时期以及现在和平时期的繁忙工作之余,仍有大量的精力用来繁衍子嗣,想必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子嗣,咱就保守估计,就按现有皇子再翻一倍来算,当今圣上这一代,一共至少会有二十位亲王,不过分吧。” “嗯,不过分。”朱标点点头。 而一墙之隔的朱元璋闻言却不禁老脸微微一红。 杨炎说的是是实话。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历史上的朱元璋,经历了战乱,以及建立大明百废待兴时的励精图治,仍旧诞下了二十六子十六女。 就像杨炎说的,这样的生育能力,放眼历史各位帝王,都是顶级的。 对于这一点。 朱元璋也不否认,反而引以为傲。 多子多福。 这个华夏的传统思想,在朱元璋身上更为深刻。 因为他从小就尝遍了失去亲人的痛苦,经历过朱家人丁凋零的破败,所以登上帝位的他,当然希想要朱家人丁兴旺。 他是这么想得,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对于杨炎说他到最后至少有二十位亲王,这点朱元璋是认可的。 这时,只听杨炎继续道:“二十位亲王,在历史上算多的,但对于整个泱泱大明而言,也不多,对吧?” 朱标点点头。 杨炎话锋一转,道:“但是你想想,他们的下一代呢?” “且不说,每个皇室宗亲都能有当今圣上那么强的生育能力,就按每位皇室宗亲生育三名子嗣计算,这不过分吧?” 朱标点了点头:“不过分。” 在这个年代,大家都是多子多福的思想,而且避孕的措施有限,普通百姓人家都会生育好几名子女,大户人家甚至可以三妻四妾,作为大明的皇室宗亲,条件比普通百姓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所以平均每位皇室宗亲生育三名子嗣并不过分。 杨炎继续道: “好,那我们就来大概算一下,一百多年后,皇室宗亲的人数情况,假定一代人的时间大概是二十年时间。” “那么洪武皇帝之后二十年,皇室宗亲至少发展至六十人!” 朱标点了点头。 事实上,那个时候皇室宗亲的人数比这个人数多,不过杨炎也只是算个大概。 “四十年后,在籍皇室宗亲将是一百八十人!”” “六十年后,在籍皇室宗亲将是五百四十人!” “八十年后,在籍皇室宗亲将是一千六百二十人!”” “一百年后,在籍皇室宗亲将是四千八百六十人!” “一百二十年后,在籍皇室宗亲将是一万四千五百八十人!” “一百四十年后,在籍皇室宗亲将是四万三千七百四十人!” “一百六十年后,在籍皇室宗亲将是十三万一千两百二十人!” “一百八十年后,在籍皇室宗亲将是三十三万三千六百六十人!” “所以,只需要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大明将有数以十万计的在籍皇室宗亲!” 杨炎的话音落地。 “嘶——” 朱标倒吸了一口冷气。 杨炎推算出来的一个个数据宛若惊雷一般在他头顶炸响,让他脑袋嗡嗡作响。 三十三万在籍皇室宗亲!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朱标脑袋一时之间有些发懵,还想不太清楚。 而一墙之隔的朱元璋,早已瞠目结舌。 因为他是带兵打仗出身,戎马一生,他如何不清楚三十三万人是什么概念? 当初他和陈友谅决战鄱阳湖的时候,兵力才二十万人。 三十万人一天要吃掉十五万斤的粮食。 那三十万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将需要多少岁禄粮钱? 朱元璋不敢想象! 杨炎看着怔住的朱标,缓缓道:“所以,不需要太久,只需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大明就会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 “天下养朱!” 第7章 还请先生教以解决之道 天下养朱! 这个词可不好听啊! 但是这个不好听的词,却如九天落雷一般砸在朱元璋的头顶,让他脑袋嗡嗡作响。 在杨炎说,他的封王戍边之策会消耗大明国运的时候,朱元璋心中是震怒的,脸上虽然没有太大动静,实则已经起了杀机。 毛骧说要过去宰了杨炎,朱元璋叫停了。 他到底还是好奇,杨炎究竟会怎么说。 只是没有想到,在听完杨炎的话后,他竟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天下养朱。 这个词不断的刺激着他的神经。 真的会这样吗? 他暂时还不能确定,这些都是杨炎的推理,但是他找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 然而…… 事实也是如此。 历史上的大明,的的确确受困于天下养朱这个难题。 如果说大明前期皇室宗亲得到总人口数还不算多,岁禄钱粮通过朝廷挤挤也还能拿出来,那么大明中后期供养庞大皇室宗室群体的重担,就是几乎压垮了朝廷乃至地方。 大明中后期的宗藩岁禄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但宗藩的属员,也就是那些和皇家血缘关系已没那么亲近的宗室疏族,其岁禄,包括其官吏、仆役,都由地方政府全权负责。 万历年间,在籍宗室人口超过十万,见存人口超过六万。 崇祯年间,在籍宗室人口多达三十三万,见存人口高达二十二万。 岁禄开销之大,可想而知。 且在宗室子弟越来越多的同时,因为天灾人祸以及内外的因素,大明掌控的土地,以及人口,却在大量减少。 至弘历年间,国家土地较洪武年间减少超四成,人口锐减亦近半。 更少的人口和更少的财政收入,供养更多的宗室子弟。 一些历史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的困境。 嘉靖四十四年,岁禄仅所需禄米一项约为八百六十万石,约占当年田赋收入的37.66%。 万历二十二,岁禄仅所需禄米一项约为一千八百五十万石,约占当年田赋收入的65.13%。 天启四年,岁禄仅所需禄米一项约为三千九百六十七万石,约占当年田赋收入的143.34%。 田赋倒贴都不够宗室子弟支撑生活! 如此负担,如果大明支撑得了,那大明中后期也就不会农民起义层出不穷。 事实上,起义多发的山西、陕西和河南等地,正是宗室子弟数量较多的地区。 因而说“两省之粮食”还不足以供养大明老朱家一家人,这还是委婉之辞。 可以说,整个大明的田赋一项都不足以填补宗室岁禄这一个窟窿,实打实的天下养朱。 而这一切,都始于朱元璋的封王政策。 朱元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藩王宗室制度。 这一制度在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成为明成祖之后进行了完善,成为明朝历代皇帝的祖训,一直延续至明末。 这也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而这,不是消耗大明国运,又是什么? 所以,杨炎的话,虽然难听,却也让朱元璋振聋发聩。 他在制定封王戍边之策的时候,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杨炎不仅看出了自己为大明可以沿用百年战略的设想,还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个战略的致命问题所在。 这真的只是杨宪的门生吗? 此人之才学及思虑之深远,实为罕见,难怪标儿会与之攀谈,并好酒好菜招待着,甚至称其为先生。 朱元璋心头剧震。 静静站在他身旁的刘基,面色凝重,心中已然波澜起伏。 事实上,对于皇上的封王戍边之策,他主管的监察院下的一帮御史们几乎都持反对意见,是他压了下去。 他跟了皇上许多年,虽之前为元官,但应朱元璋之邀成为其谋臣之后,尽心尽力的辅佐朱元璋,助其完成帝业,建立大明王朝,出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大明的安定殚精竭虑。 他对朱元璋太了解了。 他知道御史们的反对,不可能撼动朱元璋的想法。 所以,对于朱元璋封王戍边的战略,他也思考了很多很多。 之前杨炎说的那些,他多多少少是想到了一些。 但天下养朱这一条,他是万万没有想到。 这个杨炎到底何方神圣? 竟有如此深的见解与远见! 刘基听得出来,杨炎并不知道和他交谈的是当朝太子,更不知道当今的圣上就在一墙之隔侧耳听着。 他曾试图想要阻止对面牢房里的对话,因为他害怕,害怕杨炎会出言不逊,触怒皇上。 事实上,杨炎也出言不逊了。 只不过现在,就是他也不想阻止这场对话了。 他也想听一听,杨炎对于天下养朱这个问题,还能有什么惊人的见解…… 对面牢房里。 在安静了好一会之后,只见朱标站了起来,拱手郑重的道:“还请先生教以解决之道!” 第8章 党争 “还请先生教以解决之道!” 朱标一脸郑重,诚心请教。 他是大明未来的继承者,他当然不想未来的大明出现天下养朱的状况,更何况他是一位心系天下的仁义储君,也不想天下的百姓被他们老朱家拖累。 一墙之隔的朱元璋和刘基,同样侧耳倾听。 朱元璋自不用说,这是他自以为很完美的战略,没想到却被杨炎指出其中的重大隐患,让他心头剧震,既然能够精确的指出问题所在,他当然想要听一听杨炎是怎么说的。 而身后的刘基同样是聚精会神。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刘基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 他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有智慧的人之一。 他当然知道杨炎的推理是对的,当今圣上的封王戍边战略,如果不加以限制,势必会引起后世的天下养朱之患。 从一开始对封王戍边战略的分析,看透皇上心中的设想,再到一针见血的点出这个战略的隐患所在。 杨炎思虑之深,目光之远,让他大为震惊,不得不为之侧目。 现在他已经顾不得杨炎的话是否会触犯天威,只想听一听他接下来是怎么说的。 所以无论是牢房里,还是一墙之隔的密室中,都是一片寂静。 落针可闻。 三双耳朵竖着,只等杨炎开口。 只有毛骧如芒刺被,如鲠在喉,因为他知道不是他该听的,也不是他该懂的。 听得越多,懂得越多,死得越快。 不说别的,就单说天下养朱这个词,就不是他能听的。 只是此刻,皇上似乎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他也只能屏住呼吸,让自己的存在感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 牢房里。 杨炎已有几分醉意,看了眼眼前认真求教的朱标,笑道:“黄公子,这是这一次的课业,你回去好好思考思考,天色也不早了,咱们下次再聊。” 朱标闻言,透过小窗看了一眼外面,果然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每一次和杨先生交谈,自己都是获益匪浅,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而因此忘乎了时间,这一次也不例外。 “好的。” 朱标点头道:“先生,那我回去好好思考,下次在向先生请教。” 每一次先生都会一些课业给他回去思考,朱标也已经习惯了。 只不过一墙之隔的朱元璋和刘基却是一盆冷水浇在头上,他们从一开始进来的不在意,只是好奇太子在狱中究竟与何人交谈,到现在已经听到了兴头上,欲罢不能。 没想到,杨炎却来了一个戛然而止。 就好像是看一本小说,刚看到精彩处,就断章了,而后面的也还没有更新。 抓心挠肝,十分难受,但又无可奈何。 毕竟自己是在一旁窃听的,窃听当然有窃听的爽,可以听到秘密,听到真心话,但是没办法参与到这场谈话当中。 既然对面牢房中的谈话结束了,那他们也没有留在这里的必要了。 出了牢房,外面的天色已然暗了下来。 朱元璋踱步走在前,刘基和毛骧左右跟在后。 一路上,朱元璋一语不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跟在他身后的刘基,同样眉头微皱,面露思索之色。 只有毛骧神色警惕,尽职尽责的守卫皇上的安全。 回到紫禁城外。 刘基刚想要和皇上请别,不想迎面正好撞上了一个老熟人。 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相国李善长。 “皇上!” 李善长连忙迎上前来行礼。 而朱元璋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只是摆了摆手,没有说什么,便转身走入森严的皇宫之中,甚至都没有看李善长一眼。 但是李善长还是恭恭敬敬的目送皇上离去,直到看不见皇上的背影,这才转过头来看向一旁的刘基。 “伯温啊,前段时间叶伯巨的事,督察院受惊了。” 李善长并没有一开口就问刘基和皇上究竟去了哪,虽然他真的很想知道,但却说了前不久有大臣上书反对皇上封王戍边之策的事情。 事实上,对于皇上封王戍边的战略,上书反对的并不是督察院的御史们,而是山西平遥儒学训导叶伯巨。 御史们也因为这事,很是忿忿不平,纷纷想要上书为叶伯巨请冤。 最终被刘基给压下去的。 但这事传到皇上的耳朵里,刘基亲自请罪,这件事才以皇上罚了督察院半年的俸禄而告终。 “明后天我抽个时间到督察院走走,代表中书省慰问一下各位御史,也算是为他们压压惊吧。” 刘基听罢,微微苦笑道:“多谢丞相的厚爱,但丞相还是别去了。” “为什么?” 李善长微微一怔。 “督察院不归中书省节制,督察院的御史们位虽不高,俸禄也不多,但却有权监督各级大臣,包括中书省左右丞相,如果相国前去慰问,恐怕……有示恩之嫌吧?” 刘基的话,让李善长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 “说得好。” 李善长幽幽道:“可有一个人总不轮不到你们来督察吧?那就是皇上,可是你的部署竟然监察到皇上的头上,呵,请问,这是叫监察呢?还是叫督察呀?” 空气中已然弥漫着火药味。 李善长和刘基本是朱元璋身边的两位谋臣,他们通力合作,为大明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却在大明建立之后,产生了分歧。 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下令属下的御史们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上,依法惩治。 所以朝廷中很多人都畏惧刘基的威严。 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而被治罪,李善长一向私宠李彬,故请求从宽发落,刘基不听,并派人骑马速报太祖,得到批准,刘基便在祈雨时,将李彬斩首。 因为这件事,刘基与李善长开始不和。 而且以两人为首,大明朝廷也渐渐分成了两个党派。 浙东党和淮西党。 因为出身地域不同,这两派官员各自抱团。然后为了自身的权势,相互斗争。 这其中,淮西派官员以李善长、胡惟庸,以及很多出身淮西的开国武将为主。而浙东派官员,则是以刘伯温和宋濂等文人为主。 杨宪便是浙东党的人,他的倒台给了浙东党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这一次上书反对封王戍边战略而瘐死(囚禁致死)的叶伯巨也是浙东党的人,这让浙东党更是雪上加霜。 此消彼长。 李善长这一次前来很显然是有点耀武扬威的意思。 如果是以前,以刘基耿直的脾性,定然要与他理论一番,却不想今天的刘基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淡淡道: “李相如果没有别的事,那伯温就先告辞了!” 说罢,刘基转身离去。 李善长杵在原地,望着刘基的背影,咬牙吐出三个字:“刘伯温!” 他已经准备好了好好气一气刘基,没想到今日的刘基却一反常态,丝毫没有要与他理论的意思。 自己用力的一拳打到了棉花上,这让李善长相当难受。 “呼——” 李善长长呼一口胸中的闷气,让自己稍稍冷静一些。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 不对! 今天皇上和刘伯温状态都不对,而且他们是一起回来的。 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为何皇上心事重重,而刘伯温同样心不在焉,丝毫没有了往日和自己争论的劲。 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他们两个变成这样? 李善长心中疑云丛生。 他开始有些慌了,因为他感觉到皇上和刘基之间似乎有了其他人不知道的秘密…… …… 与此同时,皇宫中。 朱元璋草草吃了一下晚饭,便是一头扎进了史书当中…… 第9章 知子莫若父 “重八,不早了,早点睡吧。” 当今世上敢叫朱元璋重八的,有且只有一个人,那便是当朝皇后马皇后。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在朱元璋还叫朱重八的时候,她便已经和他患难与共了,在朱元璋成就帝业之后,她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明的皇后,而她私底下仍旧习惯叫朱元璋重八。 朱元璋呵呵一笑: “妹子,等等,再等等。” 马皇后也不恼,笑道:“重八,怎么了,突然看书看这么晚?” “嘿嘿。” 朱元璋笑了笑,刚想说什么,却又突然欲言又止,改口道:“没什么,就是有个问题想不通,妹子你先睡,不用管我。” 事实上,朱元璋虽然跟马皇后感情很好,但是关于政事,他还是不想马皇后过多参与。 特别是现在事关他为大明打造的百年战略。 现在却被杨炎指出了致命的问题。 天下养朱。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朱元璋的脑海,挥之不去。 如果不找出解决之道,他就算睡觉也不会睡得安稳。 夜已深。 马皇后不理朱元璋,已然睡去。 房间内,烛火依旧在摇曳。 朱元璋仍旧埋头在书海之中。 他小时候虽然不得读书,但愈是这样,他就愈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后来他不耻下问,刻苦钻研,也算是自学成才。 别看他戎马半生,但是他不仅精通兵法,在书法诗词歌赋上同样有着不浅的造诣。 在制定国家战略政策时,同样是以史为鉴。 封王戍边之策,便是他总结西周以来的历代统治经验,施行汉唐郡县制与元朝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即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卫朝廷。 同时更是加上了自己独到的理解进行完善,利用山河险地构筑三道防线,互相牵制,制定藩王无诏不可入京,不可同时回京等制度,防范藩王作乱的状况发生。 但现在这个他自以为完善的战略不仅被杨炎读穿,还被杨炎指出了致命的问题…… 朱元璋不停的翻阅着。 突然。 他的手停住了,目光也停留在了纸面上,久久不曾移开。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朱元璋面露思索之色的低语一句,眼神却在逐渐的发亮…… …… 第二日,御书房内。 “禀皇上,驻陕永兵卫屯耕一折,臣已奉旨办理,半月之内,在籍军户定能到位,准许民间开矿一事,臣也已经会同户部工部,酌拟冶金律六条,特呈皇上御览!” 禀报的臣子不是别人,正是中书省参事胡惟庸。 刚刚上位中书省左丞相不到一个月的杨宪被朱元璋诛杀以后,胡惟庸展示出了他的才干,获得了朱元璋的认可与欢心。 今天他就是来禀报这段时间的政绩来的。 然而…… 让他意外的是,今天似乎有点不一样,皇上的心思似乎完全不在他的话上。 因为他禀报完了,皇上还不知道在想着什么,话也不回他,一脸沉思之色,把他晾在一旁。 “皇上,皇上……” 被凉了好一会的胡惟庸终于忍不住轻唤了两声,朱元璋这才从沉思中醒来。 “汇报完了?完了你先回去吧。” “啊……是。” 胡惟庸一怔,也只能悻悻的告退。 昨晚李相就跟他提了一嘴,说皇上和刘伯温不知道去了哪里,回来之后便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皇上和刘伯温之间有秘密。 难道说,浙东党刚去了一个杨宪,又要重新起势了吗? 胡惟庸不禁有些心虚了。 事实上,朱元璋的思想的确被杨炎提出的问题所占据了,他昨晚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他感觉自己的这个想法极好,已是最佳解决之道,但是他还是想要听一听杨炎是怎么说的。 是否和他想得一样?还是另有高见? 亦或是压根就是吓唬人的,危言耸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朱元璋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胡惟庸走后,朱元璋在屋内来回踱步,最终还是忍不住往太子朱标的所在的春和殿而去…… …… 春和殿。 朱标正埋头奋笔疾书,案桌前堆着一堆高高的奏折。 如果不知道,还以为他才是皇上。 事实上,朱元璋已经在有意的培养他的这个继承人。 “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大明的很多政务已经交由朱标来处理,朱标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不仅勤勉,而且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只不过朱标的希望实行“宽通平易之政”的理念与朱元璋有些不和。 这一次杨宪案,朱标也是希望能够避免过多杀戮而与朱元璋起了争执,这才被朱元璋关到牢里好好反省,从而认识的杨炎。 朱标没有埋(mán考试常考)怨朱元璋,相反的,他很庆幸自己这一次入牢反省能够认识杨炎这样的奇人。 天下养朱。 关于杨炎留下的这个课业,朱标也一直在思考,昨晚也是在大本堂翻阅书籍到深夜。 不过现在他还不能去找杨炎。 因为还有一件急事,需要他处理。 “标儿,在忙什么呢?” 朱元璋见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不由得眉开眼笑。 听到朱元璋的声音,朱标也是放下了手中的笔,站起身来迎了上去:“父皇,儿臣在处理不久后将举办的恩科大试的事务!” “嗯,很好!” 朱元璋点了点头,突然问道:“标儿,包括前朝在内,到现在有多久没有举办过恩科大试了?” 朱标从容回道:“禀父皇,从前朝至正初年开始,科举已然名存实亡,到现在至少有二十年没有举办过科举大试了。” 朱元璋语重心长道: “所以呀,咱们大明新朝首届恩科,一定要办好,让天下学子们都看到,咱大明是重视科举,崇尚儒学,有才有能的学子,朝廷定会量才录用,要让他们觉得,在咱们大明新朝里为学,那是前途无量,咱大明新朝那是翻天覆地之变化啊!” “是!” 朱标拱手笑道:“禀父皇,国子监,聚贤堂,还有考试院都已整备一新,科考大试的日期,考生的人数已经定了,以及朝廷预备给各省考生的粮米路费也已经颁至各省了。” “好啊!”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笑道:“不过标儿,你也不要太累,该休息就休息,别累坏了身子!” 朱标闻言微微一怔。 因为以前,朱元璋总是告诉他一定要勤勉,更是以身作则的教育他。 “咱从作皇帝以来,从没偷过懒,一切事务,惟恐处理得有毫发不当,有负上天付托。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这是你天天看见的。你能够学我,照着办,才能保得住天下。” 怎么今天却反倒是劝他该休息就休息了? 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不过朱标还是觉得心里暖暖的,笑着回道:“父皇,我不累。” “诶,话不是这么说的,你看现在都是吃午饭的时间了,劳逸结合,该吃午饭就去吃午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嘛,你说咱说得对不对?”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是,父皇教育得是。” 朱标有些感动的回道:“父皇,那我让人去准备一下,咱一起用个午膳?” 不想朱元璋却是抬手道:“不用了,咱吃过了,而且咱啊还有点事要去办,只是顺道过来看看你,你赶紧去吃午饭吧!” 说罢,朱元璋便转身离开了春和殿…… …… 春和殿外。 朱元璋在来回踱步,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不久之后,便有人疾步上前。 不是别人,正是毛骧。 “怎么样?”朱元璋带着几分焦急问道。 毛骧连忙回道:“回皇上,太子果然让人备好酒菜,往天牢方向而去了!” “嘿嘿!” 朱元璋忍不住嘿嘿一笑,自语道:“知子莫若父也,标儿果然不想一人独自用膳,忍不住又去找那人了!” 言罢,朱元璋若有所思片刻,对毛骧道:“你速去把刘伯温叫来,就说咱带他去老地方……” 第10章 难得的优秀储君 “刘中丞,皇上让你速去见他,说是要带你去个老地方。” “好,有劳毛检校带路!” 听了毛骧的话,刘基没有片刻犹豫,甚至比毛骧还要着急。 皇上说的老地方,刘基当然一下子便猜到了是什么地方。 前两日,他因为杨宪的案子被皇上叫了过去,原本想着顺势告老还乡,没想到,却跟着皇上一起去了天牢,看一看太子最近一直往那里跑究竟是做什么,却在那里和皇上一起,听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 至今想起,仍旧心有余悸。 特别是杨炎给太子留下的课业,由封王戍边战略衍生出来的天下养朱问题,他这两天也一直在思考。 皇上叫自己一同前去,看得出来也是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 太平门外的天牢。 朱元璋带着刘基和毛骧再一次来到了牢房边上的窃听密室中。 这一次的准备明显比上一次要充分得多。 朱元璋甚至让毛骧泡来了一壶茶,一边品茶,一边听着一墙之隔的牢房中的动静。 牢房中,朱标同样备好了酒菜。 杨炎也不客气,一边悠闲的吃着好酒好菜,一边和朱标说着话。 “黄公子,你觉得从天牢中越狱出去有几成概率?” “越狱?” 朱标闻言一怔:“先生想越狱?” 杨炎点了点头:“不瞒你说,我想出去看看,看看大明的世界,就算因此身死也无所谓,不知道黄公子可否助我?” 只要自然死亡,就能回到原来的世界。 杨炎如今虽然抱着等死的心态,但是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他还是想要出去看一看,看一看这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各种高科技的古代世界,看一看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辉煌的样子。 也不枉穿越过来一趟。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给大明带来一些改变,但杨炎还是想尽可能的留下一些东西。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这也是他为什么尽心尽力教导眼前这位颇有学识的黄公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朱标当然不知道杨炎心中的想法。 不过在听了杨炎的话以后,朱标还是非常认真的点了点头:“我愿意帮助先生,只不过……” “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杨炎点了点头。 从天牢中越狱出去,确实不是易事,需从长计议。 而事实上,朱标心中已经在盘算不是帮杨炎越狱,而是如何给杨炎脱罪,他本就是仁慈之人,不欲因为杨宪一案过多杀戮,更何况是像杨炎这样拥有大才之人。 在他看来,杨炎的才学更在杨宪之上,甚至可以说杨宪都不足以和杨炎相比较,杨炎的知识和思想已经让朱标一次次的豁然开朗,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惊为天人。 这样的人,不应该被埋没在暗无天日的天牢之中,更不应该被斩首。 他是真正的王佐之才,应该像北宋儒学家张载所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以无论如何,朱标都会想办法保住杨炎。 只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不是时候,朱标还是想以一个普通人或者说一个学生的身份与杨炎交往,这样杨炎才不会有顾虑,才可以畅所欲言。 朱标转移话题,道:“先生上次留的课业,我回去好好思考了一番,有了一些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说来听听。” 杨炎也来了兴致,他对于这个黄公子还是很喜欢的,温文儒雅,知书达理,最难得的是,他有思考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能够接受超越时代局限的知识,并且能够独立思考,殊为难得。 朱标正色道: “如果坚决贯彻封王戍边战略,按照现有的藩王宗室的制度,太子以外的皇子授予亲王,亲王嫡长子世袭亲王,其余儿子都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世袭郡王,其余儿子都封为镇国将军, 以此类推,镇国将军之后是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到了奉国中尉以后,不再递降,以此爵位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奉国中尉的世世代代的所有子孙皆封为奉国中尉。” “从亲王到奉国中尉,一共是九个等级,那么几代人之后,就会出现在籍宗亲数量急剧膨胀的问题,这将会给朝廷的财政带来极大的压力。” “当朝廷无法承受供养皇室宗亲的巨大财政压力,那么就会将这个压力传导到地方,而随着宗室子弟的越来越多,地方也会逐渐被压垮。” “到那个时候,面对财政上巨大的压力,朝廷再想要削减藩王宗室的俸禄已然非常困难,因为涉及的人数太多,必然会招致藩王宗室的强烈反对,甚至会出现藩王联合造反的情况。” “先生所说的天下养朱的状况就会出现,不断增长的皇室宗亲,将会活生生的吃垮大明!” 对于朱标的分析,杨炎点了点头,露出赞赏的目光。 朱标受到激励,信心更足了,继续道:“所以学生认为,朝廷是不是应该从一开始就限制皇室宗亲的无限制发展?” “皇室宗亲的爵位,世袭罔替,到了九代之后的奉国中尉,便不再递降,奉国中尉的世世代代的所有子孙皆封为奉国中尉,这样就导致了奉国中尉这一爵位的人数无限制增加,最终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 “所以,朝廷是不是可以来一手釜底抽薪,九代之后,也就是国中尉以后,不再继承爵位,转为平民,自力更生,不再由朝廷供养。” “如此一来,就不会出现皇室宗亲人数不受控制,疯狂增长的情况,后世朝廷供养皇室宗亲的压力,也就大大减少,杜绝天下养朱的情况发生。” “我觉得,甚至可以将皇室宗亲的九个等级爵位也可以缩减为六个,或者七个等级,这样让朝廷供养皇室宗亲的大包袱再一次大大减轻。” 朱标井井有条,侃侃而谈。 一墙之隔,朱元璋早就已经笑容满面,老父亲式的骄傲之色溢于言表。 “听听,听听,标儿说得多好啊!” “太子殿下好才学,好手段!” 一旁的刘基也是深以为然的点头,话中虽不乏顺着皇上的恭维之意,但亦是发自肺腑的赞赏。 他也曾教导过朱标,朱标的确是一位难得的优秀储君。 这时,只听朱标道:“只不过我刚刚说的这个政策,其实已经等同于削藩,凭借的仅仅是对百年之后的推测,无相关的依据,恐怕很难去说服当今圣上推行这个政策。” 朱标了解自己的父亲。 他也曾多次与朱元璋有过政见上的争执,但他每每希望实行“宽通平易之政”,最终却多因与朱元璋意趣不合而难行其道。 朱元璋虽然爱护他,当终究还是封建家长的那一套,父为子纲。 所以,他喜欢和杨炎交谈,因为总是可以畅所欲言,只不过说归说,做归做,他没有信心用一个两百年后的推测去说服朱元璋。 然而,杨炎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黄公子此言差矣,你刚刚说的政策并非没有依据,不知道黄公子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先生请讲!”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杨炎的话音落地,一墙之隔的朱元璋眸光陡然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