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158 我一套江北组合拳,清廷就腰间盘突出!

158 我一套江北组合拳,清廷就腰间盘突出!

    “别卖关子了。”李郁笑道。


    “河豚。”


    嘶,李小五惊讶的跳了起来。


    他是渔民出身,知道这河豚的毒性。别看表面可可爱爱,出水后鼓起来像个皮球,却比那砒霜还剧毒。


    吃下肚,就不会有后悔的机会,华佗都拉不回来。


    李郁当然清楚,后世这玩意是人工培育养殖,特殊处理后,是一道餐桌美食。


    若是野生的,绝对不能吃。


    “刘千,你如何得知它的毒性?”


    “那位船老大告诉我的,嘿嘿,说吃了这玩意,筷子一掉,就不用找大夫了,赶紧多吃几口,做个饱死鬼。”


    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郁也笑了,河豚富含一种神经毒素,潜伏期短,吸收快,直接麻痹中枢神经。


    一旦中毒,真就“含笑半步癫”,


    嘴麻,手麻,浑身麻,想求救也走不了路。


    ……


    “那你是如何做到,让他们同时吃饭的?”


    这是个关键问题,李郁很关心。


    “厨师被我策反了,煮了一大锅鱼羊汤。河豚炖羊肉,鲜的很。到了饭点,借口没到火候,等这帮人都就座吃到一半了才端上桌。每桌一大盆,这帮丘八生怕抢不着,每人赶紧吃掉一碗,接着吃第二碗。”


    “一勺烩,都没几个大喊大叫的。”


    “厨师是被他们抓去的,还糟蹋了他老婆,所以~我只花了100两,他就痛快答应了。”


    “明白了,让他远走高飞,别放在咱们伙房。”


    “是。”


    古人说,厨子不能得罪,大约就是害怕这种事吧。


    即使是个胆小怕事的,也会在菜里吐几口唾沫泄愤。


    散会后,杨云娇立即去了伙房,宣布所有人的月银,普涨500文,几位厨师涨1两。


    “谢谢杨姑娘。”


    “谢谢夫人。”


    “不必谢我,这是老爷的嘱咐。对了,夫人的称呼不妥,以后还是叫我杨姑娘吧。”


    “是,谢谢老爷,谢谢杨姑娘。”


    伙房里的人眉开眼笑,涨工资,谁听了不开心呢。


    厨师的菜刀,都剁的虎虎生威。


    遇上耳朵不好使的,乍一听以为里面在敲小鼓呢。


    杨云娇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立即唤来了下属。


    “把伙房的花名册找给我,还有火药厂、火器仓库的。


    ……


    杨云娇是个机警的女子,这三个部门,是最怕人搞破坏的。


    凡是没有家眷,资历存疑,曾有过抱怨,或受过处罚的人,全部被下令调走了。


    不但如此,她还在三个部门中都发展了内线,


    内线都是被官府搞的家破人亡,或者是家中男丁作为李家军战死的,保证忠诚度。


    西山岛,如今的空气也不好了。


    铁厂,枪炮厂,经常是彻夜不休的运行。


    库存的火炮,已有800门,燧发枪13500支,火绳枪2500支。


    炮弹、铅弹、火药更是庞大。


    甚至于在一座山谷中新建了100间屋子的仓库,用于存放。


    广东那边,都开始流传,有神秘人士疯狂采购熟铁、钢、铜,有多少吃进多少。


    当地铁匠们叫苦不迭,原材料价格飙升了5成,生意没法做了。


    这种离谱的情况,被两广总督李侍尧注意到了。


    确定不是两广反贼后,就上了密折,提醒朝廷多加小心。


    ……


    而此时,扬州城的风暴终于刮起来了。


    数千名可怜的灶丁聚集到了城外,讨工钱。


    城门官吓得赶紧关闭城门,让人去请示府衙,怎么办?


    知府已经被拿下了,下狱待参。


    同知暂时代理知府,正处于进步的关键期,若是一切太平,就有可能更上一层楼。


    若是搞出乱子,大约会进去和知府一起唱铁窗泪。


    他大怒:


    “不管有什么理由,都不得闹事。驱散这些刁民,滚回盐场去。他们是哪个盐场的?”


    “西亭盐场,小海盐场,栟茶盐场,都有人参加。”


    “隔着几百里,他们怎么过来的?当地的巡检是干嘛的?”


    “小的也不清楚。”


    同知的疑惑,很有道理。


    因为灶丁穷,他们在盐场负责煮盐,收入微薄,下无锥地,上无片瓦。有裤子穿的,就算是中等户了。


    大部分是娶不上老婆的,只能绝后。


    说起来,两淮盐场倒是对朝廷有功的,提供了庞大的就业位置,安稳了人心。


    灶丁这个群体,几乎都是灾民,流民。


    他们虽穷,可滩涂荒凉无人。


    东边挖点,西边捞点,盐是现成的,倒也饿不死。


    ……


    大批兵丁开出城,


    刀剑在手,横眉冷对,只等上官一声令下,就要暴打这些穷哈哈。


    虽然说他们也是穷哈哈出身,投军吃一份饷银,可只要有令,照样下的去手。


    在大清朝,同情心是一种奢侈品。


    普通人拥有过多的同情心,很可能被视为脑子有毛病。


    扬州府同知骑在马上,举着马鞭爆怒喝一声:


    “一群穷鬼,你们领头的呢?”


    “我们没有领头的,都4个月没发工钱了,老爷,多少给点吧。”


    “拖欠工钱,你们该找场商要啊。”


    “场商说他也没钱,让我们来找扬州城里的盐商老爷。”


    同知气笑了,骂道:


    “你们倒是听话,走几百里来扬州城添堵。来呀,打断他们的狗月退。”


    兵丁们立即冲上去,如狼入羊群。


    惨叫,鲜血,听在同知耳中,却是如此悦耳,仿佛一曲忠诚的赞歌。


    他和身边的人说道:


    “抚台大人让我署理知府,这是对本官的信任,本官当尽力安靖地方。”


    “传令下去,打到3里外,再鸣金收兵。”


    此时,


    1里外的河叉里,小船。


    王六看的两眼喷火,心如刀绞。


    数月前,他,又被李郁调换了个地方,卸任了胥江码头工人互助协会会长的职务,到这两淮盐场搞团建。


    原先的职务,被赵二虎顶了。


    ……


    要说王六心里没点怨恨,那是假的。


    李郁利用他,同时也提防他,明眼人都瞧的出来。


    然而,对他说的那些话也是掏心掏肺的。


    “苏州府的形势一片大好,吃不上饭的人越来越少。”


    “可就隔着一条长江,就在那黄海之滨,还有几万灶丁过的水深火热。”


    “王六,我们不能放弃他们。”


    “我给你经费,给你人,给你武力支持,你到江北去,打开局面。”


    于是,王六就来了。


    在各个盐场之间穿梭,和灶丁打交道,施舍医药,还有少许铜钱。


    他是李郁麾下,唯一一个擅长搞团结的人才。


    其他人,都办不到。


    无论是形象,还是做事风格,都决定了无可替代。


    王六,强壮憨厚,手掌老茧,爱赤脚,各种活计娴熟,一看就是个干活的好手。


    他识字,略懂医术,会说话,拥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


    缺乏组织的苦力们,看到他就愿意簇拥在他身边,相信他能带给所有人好日子,和恶霸场商们斗争。


    ……


    “该动手了吧?”


    “再等等。”


    “还等什么,他们可是手无寸铁的灶丁,是我把他们组织来的。”


    “你无权指挥我。”


    李大虎冷冷的一句话,如同冬日的一盆凉水,泼的王六心拔凉。


    四散而逃的灶丁们,终于等来了救星。


    树林里,窜出了一群人,对着错愕的兵丁开枪了,砰砰砰,燧发枪响成一片。


    所有人都傻了,坏事了。


    手举刀剑棍棒的兵丁,知道遇上硬茬子了。


    扔到兵器就逃命,身后,又是一轮零星的枪响。


    城门口的同知,反应迅速,拨马逃入城门:“速速关闭城门,有贼匪。”


    “大人,外面的弟兄还没进来。”


    “去你妈的,本官命令你,拉吊桥关门。”


    城门官不敢再质疑,赶紧指挥兵丁照做。


    铜锣响成一片,同时夹杂着呐喊:“贼匪攻城啦,么得命啦。”


    整个扬州城,乱成一团。


    一个光头和尚,站在重宁寺的塔上,眉开眼笑。


    边敲木鱼,边念经:


    “南无阿弥陀佛,一炮100人。”


    “早晚有一天,扬州城人人皆知贫僧法号。”


    他是李家军的一员,年前拿着寒园寺监寺智空大师的介绍信,来这入伙,啊不对,是挂单。


    扬州城敬佛,顶着出家人的身份方便行事。


    重宁寺住持本不愿接受的,因为此人自称四方行脚僧,却一股红尘味儿。


    但智空大师佛缘深厚,得罪了他,对本寺发展不利。


    斟酌再三,同意挂单,只安排他做些不甚打紧的轻松活儿。


    ……


    城外,


    火枪声,刀剑劈砍声,零星响起。


    被追急了的灶丁们,捡起不知道谁扔在地上的兵器,反杀了一轮。


    然后,他们就傻眼了。


    “我,我杀人了?”


    李大虎,一边快速装填燧发枪,一边说:


    “对,你从后面追着砍翻了两个官兵。”


    “你们是什么人?”


    “六哥怕你们吃亏,请了我们这些江湖朋友来助拳。”


    说罢,对着跪地哀求的兵丁脑袋,砰。


    灶丁手里的刀,当啷落地。


    上贼船了,下不去了。


    灶丁的讨要工钱行为,最终演化成了一场武装行动。


    没有人说得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总之,一开始整挺好,后面一步步变了味儿。


    就连王六,也只是这棋局中的一员。


    即使今日扬州同知不下令暴力驱散灶丁。


    也会有李家军的枪手,混在人群中给他来一枪,促成乱局。


    ……


    李郁在骨干分子会议上,刷刷写下了十二个大字:


    有序造反,间歇造反,科学造反。


    看着挺滑稽的,汉语的微创新能力,在李郁手里发扬光大,长期领先。


    杜仁戏谑说,主公若是去翰林院,一支笔能让人笑,能让人跳。


    然而随着李郁的展开讲解,众人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竖起一面大旗,自封为吴王,打下一两座城池,这样的造反是草莽英雄。”


    “除了一时痛快,毫无意义,就像是黑夜山林里的一盏明灯,只会引来各路猛兽的围攻。”


    “主公,那我们何时造反?”


    “实际上我们已经反了。”李郁笑道。


    “啊?”


    “反了,但没全反,起伏式造反。”


    屋子里充满了快活的嘲笑,主公创造新词的速度,总是令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


    “刘千,你坐镇仪征,遥控这一次的江北行动。”


    “属下遵命。”


    “刘武,你带5艘民船,运输火器刀剑,分别从海上和运河支援灶丁。”


    “遵命。”


    “谭沐光,你以漕帮运粮的名义,带船进驻仪征。听候刘千调遣。”


    “遵命。”


    李郁环视了一下三人,又叮嘱道:


    “江北行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盐场四面开花。第二阶段,干掉城外零星的清廷武装,汛兵巡检之类。第三阶段,袭扰扬州城,实则全师快速南下,合兵仪征,捣毁仪征运河。”


    刘武起身,问道:


    “主公,把仪征运河捣毁到何等程度?”


    “除了舢板,其余船只无法通行为止,越严重越好。”李郁想了想,又补充道,“仪征运河,年年征夫役清淤,所有从淤堵方面多做文章。”


    “好了,散会。”


    人工开挖的仪征运河,连通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其意义之重大,位置之脆弱,远超所有人想象。


    一旦断航,清廷就要腰间盘突出。


    不会死人,可疼痛难忍,步履蹒跚。


    ……


    李郁开会很短暂,简单干脆。


    随后,他和杜仁聊起了长兴县的局面。


    “长兴煤矿目前有矿工1800余人,石灰矿多是本地雇工,500余人。另外李家巷铁矿,亦有矿工1000人。产量稳定,运输顺利,目前没有发现大的麻烦。”


    “刘阿坤,和甄氏断了吗?”


    杜仁的脸色变得很复杂,叹了一口气:


    “主公,这事我有责任。”


    “你细说。”


    “甄氏不简单,我本以为她是潘金莲一类的女子,贪图享乐,故而勾搭阿坤。”


    “结果呢?”


    “她竟然是想利用我们的势力,接手甄家,做大做强。对了,她爹病了,卧床不起,怕是不久了。”


    “我倒是小看了她。”


    “她把李家巷铁矿剩余的一半股份全部让出来了,分文不取。条件是她想和刘阿坤成婚。”


    李郁的表情变的很古怪,问道:


    “她丈夫不是长兴营游击吗?没发现端倪?”


    “对。”


    “刘阿坤是什么想法?”


    “这憨货说,甄氏肚子里有他的娃了。”


    俩人都陷入了沉默,又多了个地雷。


    既然是地雷,早晚都会爆,不如~


    “阿仁,尽早除掉长兴营游击董额真吧。用什么方式你决定,不能影响大局。”


    “属下明白。”


    “找个机会,安排甄氏和阿坤一起来见我。”


    李郁觉得,要给甄氏划一道红线。


    告诫这个女人,不要越界,不要碰线,否则自己会把甄家连同刘阿坤一起抹掉。


    ……


    杜仁在西山岛吃了一顿饭,就匆匆坐船离开了。


    长兴县,现在是李家军的资源地,绝对不能有失。


    嵇康3号,4号,护航他的座船。


    暂时划归他的麾下,加强武力。


    随行的,还有一艘大型运输船。


    上面搭载了200火枪兵,40门火炮。


    回到长兴后,他就召集了底下头目,下令开建城堡。


    位置是早就勘查好了的,右侧是山峦,左侧是河流。


    恰好把长兴煤矿,给挡在了身后,保证了安全。


    就地取材,烧制砖窑。


    李家军中,各类匠人的比例很高,施工能力很强。


    工程兵营的设想,李郁早就有了。


    只不过碍于事务繁杂,腾不出手来整合。


    这座城堡,占地在0.4平方公里,面积不大,直接就是一座翻版棱堡。


    建筑方式则是中西合璧,青砖夹夯土,外层是包裹着厚厚的水泥。


    总体而言,堡垒墙壁不高,但是很厚。


    沿着堡垒外侧,挖了一圈宽度惊人的壕沟。


    “杜先生,这城池看着怪怪的。”


    “这是主公设计的。”


    “哦,难怪看着这么新颖。”


    杜仁深深的瞅了刘阿坤一眼,问道:


    “甄氏又教你什么了?”


    “嘿嘿嘿,嘿嘿。”


    看着这个黑旋风一般的汉子,脸上居然露出了不好意思。


    杜仁冷下了脸:


    “阿坤,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你都要牢记你的身份,你是李家军一员,是主公的忠实下属。”


    “杜先生放心,我知道轻重。”


    “那就好。”


    ……


    江北,角斜盐场。


    400多名衣衫褴褛的灶丁,跪在一起。


    巡检司的老爷来了,杀气腾腾。


    直接点名抓了5个人,将他们捆绑,当众斩首。


    如此血腥的一幕,让所有人惊恐不已。


    李巡检,举着血淋淋的钢刀说道:


    “这些人私下勾结盐枭,意图煽动谋反。你们当中若是有人心怀不轨,这就是下场。”


    灶丁们被吓的,纷纷跪地。


    口中慌不迭的说着保证之类的话。


    这大清的江山如同铁桶一般坚固,皇帝在位几十年,宛如神明一般的存在,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造反。


    见状,巡检司的人才满意的离开了。


    临走前,又抓了7只走地鸡,2条狗。


    打死了扔在大车上,和那些首级一起成为了战利品。


    灶丁们在原地跪着不敢动,直到人影都看不见了,才敢嚎啕大哭,抱着地上的尸体。


    还有人哀嚎,自家的鸡怎么这么倒霉,不跑远点。


    两淮盐场,从北到南多达几十处,都分布在黄海沿岸。


    王六的活动时间有限,轨迹有限,影响有限。


    南边的盐场灶丁闹事,消息传开后。


    其他盐场的第一反应就是杀鸡儆猴,把苗头遏制住。


    所谓的造反5人名单,实则是胡乱定的。


    都是些平日里不太好管理,敢顶撞质疑老爷的。


    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永远老实。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