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159 大人,我们灶丁只是穷,不是傻

159 大人,我们灶丁只是穷,不是傻

    李巡检一行人,赶着两辆驴车载着战利品慢悠悠的走在田野上。


    此地是沉积平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老远的他们就瞅见了几匹马。


    这年头,能骑马的都不是普通人。


    所以,李巡检赶紧停住脚步,站在大车上张望是哪路贵人。


    若有必要,他得一路小跑过去迎接,尽量给贵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日后办事才方便。


    砰~


    巡检司的弓手们,就这么看着上司突然中枪,绽放出血花。


    顿时乱成一团,四面逃窜。


    李二狗,带着4个弟兄慢悠悠射击。


    他们背的是西山枪炮厂特制的加长燧发枪,刺杀利器。


    这一路上,可打过瘾了。


    专门隔着老远杀人,这几匹马也都是从驿站抢的。


    途中还干掉了一个送信的驿兵。


    他不识字,所以也没翻看牛皮邮筒里的信件,乃是福康安800里加急送兵部的急报。


    太湖协满汉兵丁被毒死300余人,造船工匠全部消失,木材和半成品战船被人付之一炬。


    (工匠,和部分木材在西山岛)


    福康安判断江南即将有巨变,请求朝廷做好应变的准备。


    最好是派大员,临时节制江南6府的所有清军。


    ……


    李二狗哈哈大笑,原地装填后才催马追赶。


    在平坦的田野上,追上疯狂逃窜的巡检司弓手,不紧不慢的把人射杀,然后翻看战利品。


    “头儿,我生一堆火,今晚吃鸡。这帮官兵肯定是刚抢了百姓,正好撞上了我们。”


    “那还有一个没死。”


    “给我提过来。”


    一个胳膊中枪,直哆嗦的弓手,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喂,老实回答问题,饶你狗命。”


    “是,是。”


    “这是哪儿?附近有什么集镇?距离扬州府还有多远?”


    “回好汉爷,咱这是角斜盐场,往西80里是海安镇,距离扬州府大约还有三百多里路。”


    “给他包扎一下。”


    弓手受宠若惊,跪地磕头如捣蒜。


    “皇帝老子吃香喝辣,盐商也吃香喝辣,我们贩点盐却被人追着打。你说这是什么世道?”、


    “是,是。”


    “咦,你哪里人?”


    “小的是富安人。”


    李二狗一听,顿时态度好了很多,撕下一块鸡肉。


    “吃。”


    “谢谢好汉爷。”


    “吃饱了赶紧走吧,记住别去扬州,看在老乡的份上,别说我不照顾你。这一回,俺们要再屠扬州城。”


    弓手吓的一哆嗦。


    李二狗眼睛一瞪:“咋地,八旗军屠的,咱们义军就屠不得?快滚!”


    ……


    众人看着狼狈远去的背影,问道:


    “头儿,为啥放了他。”


    “让他回去报信,把水搅浑。”


    “那也不用撕大块鸡肉给他吃吧?多浪费。”


    “你懂个p,我怕他体力不支中途变成路倒。从这到海安镇,80里路呢。”


    一时间,二狗的形象高大了很多。


    吃完了烤鸡,众人又盯上了狗。


    为了反清大业,再苦一苦狗子吧,烤的焦香,再撒上一把盐,吃的停不下来。


    这一路走过来,李二狗惊讶的发现,江苏东部的清军兵力异常空虚。


    出发前,义父提供的情报十分准确。


    避开淮安,扬州,通州,这几个重镇,江苏东部的大片区域,几乎没有成建制的清军。


    都是些汛兵,差役,盐场打手,稀松平常。


    有一队火枪兵,就可以横着走。


    次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决定去西边的海安镇逛逛。


    然后,就赶紧南下。


    仪征,才是最终目的地。


    ……


    而此时的扬州府,风声鹤唳。


    四门紧闭,兵丁巡逻彻夜不熄。


    城墙上挂满了灯笼,生怕反贼夜里摸上来。


    “从哪儿冒出来的反贼?”


    “谁知道呢,城里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是白莲教,有说盐枭,有说灶丁,还有说是尤大人指使的。”


    俩人正小声议论着,夜幕中一声枪响。


    旁边一个探出头张望的同伴,栽了下去。


    “贼人来了。”


    “贼人开始攻城了。”


    铜锣敲的急促,这一夜没人睡得着觉。


    次日清晨,


    扬州城众官佐,都顶着黑眼圈聚集在了府衙。


    两淮盐运使尤拔世,询问众人:“城外贼人到底几何?为何只听得鼓噪,不见攻城?城外诸多房屋,园子,岂不是留给贼人祸害?”


    众盐商纷纷附和,他们在城外有好多产业。


    扬州营的参将,想表现一下,大声请命:“标下愿意率兵出城,和贼人过过招。”


    同知一听:“不可不可,当持重谨慎,以守住府城为要。”


    围绕是否出城,众官争吵的异常激烈。


    扬州营参将,立功心切,嗓门最大。


    ……


    突然,有胥吏匆匆来报。


    “贼人正在洗劫运司的盐引,库银。”


    尤拔世再也按捺不住了,冲出来和同知大骂:


    “两淮盐税,是朝廷的钱袋子。若是再阻拦,本官就上折子参你。”


    同知眼珠子一转:


    “成,拿纸笔来,签字画押。你我各执一词,将来若是有事,也好在朝廷打官司。”


    俩人针尖对麦芒,一式两份,随后走出了衙门。


    众官连忙跟着,一起去城墙观战。


    扬州营,倾巢而出。


    1000余兵丁,先得了2两的开拔银,又得到了一个首级5两的承诺,才乱糟糟的出城了。


    在城墙下列队,追随参将大人剿贼。


    而远处,李大虎以及一众李家军面色凝重。


    这一仗,他们是真的紧张。


    李郁一共调拨了300人,正经的训练有素的火枪兵。其中的一大半,都在忙活着搞袭击,搂银子。


    说来也搞笑,情报是白莲教提供的,他们在扬州府深耕几十年,对于谁家有钱门清。


    府城的官绅,盐商在郊外都有庄园,宅子。


    加上运河周边,有许多的富庶集镇,每个镇子都有两三家有钱士绅。


    李家军,正在忙着搬运这些人的家产,直接上船,等到了长江再换船。


    从长江到西山这一段,漕帮的船负责运输。


    ……


    考虑到李郁的用意,刘千特别注意这次暴动的普遍参与度。


    凡是帮忙搬运的,每人给银1两。


    帮忙带路的,给2两。


    己方对外自称是“走投无路的盐贩子、灶丁联军”,被两淮盐运司衙门断了活路。


    各类真真假假的信息,编织了一张巨大的“战争迷雾”。


    乾隆和军机处众人,会十分困惑。


    一个多疑的老皇帝,会对整个江南,乃至江苏的官吏都产生巨大的不信任。


    说不定,他就会亲自南巡。


    相比忙着装银子的同伴,扬州城下的100名火枪兵面临的压力就很大了。


    这些天,他们临时组建武装了一支灶丁火枪队。


    200名灶丁,从拿到火枪到今天上阵,站在李家军的侧翼,只花了4天。


    每人只打了15发铅弹,堪称是绝对萌新。


    李大虎依旧在大声吆喝着,强调纪律:


    “弟兄们,官兵就要过来了,不要怕他们。”


    “你们手里握的是火绳枪,威力强大,但是不要提前射击,一定等他们靠近了再打。”


    “你们的手指,都放在护圈外。”


    “等到命令再一起开枪。”


    他和几名李家军火枪兵,是这支“灶丁火枪队”的教官,这段时间,手把手教授他们打枪。


    2里外,扬州营正在列队。


    刀盾兵在前,长矛兵在后,两翼是火绳枪兵和弓箭手混编,这个阵型也比较离奇。


    总之,在军官们的吆喝下,一步步的过来了。


    ……


    城楼上,扬州府官绅和盐商都紧张的注视着。


    这会没人有闲情吵架了,首总江春举着重金购置的西洋千里镜,脸色不太好。


    “咋了?”


    “这些灶丁背后有高人指点,阵型和火器有模有样。”


    “扬州营会败?”


    “不好说。”


    老黄紧张的左右张望了一下,小声说道:


    “你家的护院有富余的吗?能不能借我点人手,工钱我来付。”


    “下午我派10个好手去你宅子。”


    “谢谢你啊,江首总。”


    “不提谢字。咱们扬州盐商,同枝同蔓,休戚与共。有难事大家一起扛。”


    江春的嗅觉异常敏锐,他花重金雇佣了两个镖局,临时增加进了护院序列。


    还从盐捕营,借了一些弓弩火枪。


    甚至,还把平时购置的好马集中到了马厩里,


    若是城防有意外,至少能保住人。


    这个心思,他没有对任何人讲过。只能说,他是个充满危机感的商人,和表面的云淡风轻截然相反。


    城下,扬州营上千人突然停住了脚步。


    扬州营参将发现,这群灶丁虽然人数不多,却个个都拿着火器。


    活见鬼了!


    有那么一刹那,他也怀疑是两淮盐运使在捣鬼。


    于是临时改变了进攻队形,让弓箭手火枪手在前,远程接战。


    其余的绿营兵,原地待命,随时准备扩大战果。


    这种缺乏勇气,远程对远程的战法,倒是蛮对李家军胃口的。


    李大虎松了一口气,露出了笑容。


    他最怕的是敌人全军押上,己方这边一轮齐射效果不佳,灶丁们就崩了。


    然后,李家军不到百人的火枪队也就尴尬了。


    最好结局,也是死伤大半,勉强平局。


    “等我命令再开枪,不要紧张。”


    砰,砰,李家军布置在两翼的散兵开枪了。


    零星的几枪,绿营兵应声有人倒下。


    然后,他们不负众望,陆续有人胡乱开枪,放箭。


    这很绿营!


    城墙上,一众官绅看的仔细,纷纷拍着墙砖骂人。


    ……


    一半人打空了火器,原地站住装填。


    而他们的同伴,也犹豫不决,要不要等等同伴呢?挨枪子的事,可不能缺了同伴,必须共享。


    对面,李大虎抓住了战机,


    他大喊道:“老兄弟们,前进。”


    80人的李家军火枪手,排成了两列横队。


    大踏步的快速向前,队列却没有散乱。


    督战的扬州营参将,一下子如坠冰窟。


    同样感受的,还有城墙上观战的盐捕营参将。


    文官士绅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有过战场经验的人却深知,这是精锐火器营才能做到的事。


    李家军的两列横队,快速移动到距离敌人200米处,


    “停步,举枪,放。”


    一排轻烟,挤成一团的扬州营弓箭手和火枪兵倒下一片。


    “再放。”


    又是一轮齐射,效果依旧明显。


    线膛加扩张米尼弹,优势明显。


    打完后,李家军的火枪手不管成果,低头快速装填。


    对面零星的箭矢,铅弹打来,这个距离根本伤不到人。


    ……


    满头大汗的扬州营参将,摘下头盔,抽出佩刀:


    “弟兄们,跟着咱冲上去,每人再赏5两。”


    “打完仗就兑现,绝不食言。”


    几百号刀盾兵,长矛兵嗷嗷叫着,跟着参将的令旗冲锋,冲向了那200灶丁。


    也许,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这200号人更好打。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由于李大虎的离开,指挥权交给了王六。


    王六这些天,恶补了一些火器常识。


    他只能不停的大喊:“灶丁弟兄们别慌,等官兵靠近了再打。”


    然而,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第一排还是打早了。


    敌人还在百米外,就开枪了。


    王六挥舞着胳膊大喊:“弟兄们,等命令。”


    第一排的灶丁慌了神,开始哆嗦着装填。


    他们的紧张,拉低了整体士气。


    在绿营兵进入100米范围后,所有人齐刷刷的开枪了。


    白烟散去,敌人依旧在冲锋。


    刚才这一轮,中枪的约有30余人,这个战果,并不理想。


    灶丁们手忙脚乱,装填火药铅弹。


    有的人装多了,有的装少了,有的忘了塞铅弹,有的忘了拿通条捅实。


    总之,他们的糟糕表现,给了扬州营兵丁莫大的勇气。


    参将高呼:“杀进去,火枪就是烧火棍。”


    ……


    话音未落,另一处的本部兵马崩了。


    李家军80火枪兵,在一分钟内,连续射击了四次。


    绿营弓箭手,火枪手哪见过这种阵仗。


    尸体躺了一地,活着的人赶紧扔了家伙,撒丫子就跑。


    避开了敌人,也避开了自己人。


    李大虎松了一口气,赶紧下令:“快速装填,前进。”


    没有鼓号,没有旗帜,但是彼此都有信心。


    几乎是人挨着人,排成一列横队围了过去。


    在空中望去,就好似一道上弦月阵型。


    此时,灶丁火枪队打出了第二轮齐射,被绿营兵突入了阵地。


    瞬间,就大败。


    李大虎看的真切,有的人扔了火枪拔腿就跑。有的把火枪反过来当棍棒,和绿营兵厮杀。


    也有的直接跪地,投降。


    绿营兵再怎么差,刀矛搏杀也胜过这些憨厚灶丁数倍。


    杀的人头滚滚,甚是威风。


    李大虎心里暗叫不好,大喝一声:


    “上刺刀。”


    于是,全员停住脚步,齐刷刷的抽出三棱刺刀,套在枪管上,又楔入铁钉固定。


    ……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散兵,做了一个手势。


    手握加长燧发枪的散兵,立即心领神会。


    他绕开了正面,快速奔跑向侧翼,在逆光处站稳了脚步。


    把燧发枪架在了一颗小树的斜枝上,定定心神,对准百米外骑马的扬州营参将,就是一枪。


    火药是加量的,枪管是加厚的,一颗米尼弹呼啸而出。


    擦身而过,打中了一个绿营兵。


    参将只是扭头瞧了一眼,没有察觉到危险。


    他全神贯注的调配兵力,准备尽快打垮这支灶丁,然后转头对付那支精锐火枪队。


    30息后,他突然中弹,劣质棉甲被打穿,一头栽到马下,死透了。


    “参将大人死了。”


    绿营兵们顿时慌了神,不再勇猛。


    主心骨没了,还打个什么仗。


    战前承诺的赏赐,说不定都打水漂了。


    再看到侧翼,那支规模虽小却坚定杀来的敌人精锐火枪队。


    百米之外原地站住,齐刷刷喷出一股白烟,身边顿时人仰马翻。


    隔了20息,又遭到了一轮齐射。


    扬州营崩了,兵败如山倒。


    ……


    李大虎长长出了一口气,指挥着众人慢悠悠的对着敌人的背影射击,又打死了十几人。


    “打扫战场,俘虏别杀。”


    王六很狼狈的走了过来,他的脸上都是血,不知道是自己还是别人的。


    “六哥,灶丁伤亡几何?”


    “一大半。”


    “训练时间太短,意料当中。”


    听了李大虎的话,王六突然如火山爆发,吼道:


    “那你还把他们赶来送死?”


    “六哥,打仗谁不是脑袋别在腰带上。不用他们用谁?把主公麾下的精锐拉到这里?”


    面对大虎的反问,王六闭上了眼睛,原地蹲下抱着脑袋。


    城外,还有更多的灶丁,只有冷兵器。


    他们此时陆续赶来,收拾同伴尸体,照顾伤员。


    李大虎则是走到了俘虏面前,看着这十几个狼狈的家伙,说道:


    “我们本不想造反,是你们官府逼的。你们卖官盐,我们贩私盐,大家各走各的路。”


    “可盐运衙门太黑了,居然自己下场贩卖私盐。”


    “你说,这不是逼着我们造反吗?”


    俘虏哪敢多说,不停的称是,跪地求饶。


    “好了,我也不想多杀人。你们走吧。”


    捡了一条命的俘虏,一口气跑出3里地。


    等他们把这番话带回扬州城,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内讧了。


    两淮盐运使尤拔世,一定会陷入扬州官吏士绅团体的集体弹劾。


    这是在李郁的算计当中,不会出纰漏。


    官吏们攻击尤拔世,既能讨好上官福康安,又能推卸本府民乱的责任。


    扬州盐商,则是借机搬掉这块头顶上沉甸甸的大石头。


    这就是势!


    ……


    城墙上,众人呆若木鸡。


    同知喃喃自语:“就这么败了?”


    “大人,不能再出城迎战了。当以守城为重。”


    “啊对对对。多招募青壮上城协防,一人一天500文,包吃饭。”


    正说着,突然见城下一贼人,举着白旗靠近:


    “扬州府的老爷们,我们不是反贼。是官逼民反,狗曰的场商不给工钱,我们灶丁活不下去了。”


    同知眼珠子一转,命人喊话:


    “放下兵器,朝廷会宽恕你们的。欠你们的工钱,今天就发。”


    “老爷,我们灶丁只是穷,不是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