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490 襄阳攻破!4军团没流血,但是军需流泪了

490 襄阳攻破!4军团没流血,但是军需流泪了

    虎头山,


    4军团在场的众人沉默,但不死心。


    他们围着2门12磅长炮,展开了头脑风暴。


    步兵少尉顾一刀询问:


    “炮口仰角还可以加吗?”


    “12度,已经是极限了。”


    “药包呢?”


    “标准用量,2.5磅火药。”


    “增加到4磅会炸膛吗?”


    ……


    炮兵中尉沉默了一秒,


    随即认可了这个方案!


    铸造优良的灰口铁炮,确实能承受更大的膛压不至于炸膛。


    当然。


    会严重损害火炮的使用寿命。


    但第4军团,从来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火炮哪有人金贵,


    命自己的,炮是陛下的。坏了就报损,找陆军部再要嘛。


    这个时候,


    所有人才意识到,先进武器未必都是优点,也会有缺点。


    加装了燧发机的火炮若是炸膛,炮手必死。


    老式火炮,可以加长引线点燃,炮手更安全。


    ……


    轰,


    巨大的后坐力下,炮车后退~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望着那个小黑点消失在视野中。


    观察哨的镜头里,


    望见砚山山腰,


    一处草皮炸开,灰尘腾起。


    大声说道:


    “至少还差50丈。”


    连续3次大装药轰击,结果都差不多。


    “唉~”


    众人泄气,垂头丧气。


    连续多次超标装药轰击没炸膛,从侧面说明了吴军装备的火炮质量卓异,冶金技术和机加工技术再攀高峰。


    工业系统,有一大批学徒成功出师。


    他们掌握了工艺流程的各项数据,实践经验更是丰富。


    ……


    砚山主寨,


    清军士气再次上涨2个点。


    良顺不敢怠慢,指挥手下兵丁在山坡山腰上洒铁蒺藜、安竹刺。


    竭尽所能的给吴军仰攻制造麻烦~


    襄阳城送来了几百个石灰坛、2000两金子,还有500名火绳枪兵,50个女子~


    镇守襄阳的察哈尔总管哲勇,甚至手书一封:


    良顺弟亲启,


    弟当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砚山。


    砚山是关键。


    砚山沦陷,则襄阳沦陷。


    切切~


    ……


    清军咬牙四处固防,吴军咬牙研究增程。


    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家庭出身的士兵很少有文盲,读过书,但不多。


    这些人虽然不懂数理,但一旦接触,领会速度远超文盲。


    1名新炮手询问上司:


    “大人,是不是射角越大,炮弹就打的越远。”


    准尉点头:


    “是。”


    “那我们把火炮垫高,行不行?”


    准尉愣了一下,狂喜。


    立马召集众人协助,挥舞工兵铲构造一个斜坡。


    然后,


    借助斜坡坡度,让射角达到了20度。


    再次装填完毕,


    所有人立马溜到障碍后,望着一脸悲愤的炮手泄愤般猛地一拉燧发机绳!


    轰~


    准尉第一个举起千里镜,死死的盯着砚山军寨那些忙碌的辫子兵。


    ……


    此时,


    一名清军炮手,刚拆开木桶。


    将里面的火药用瓢取出,分发给周围的火绳枪手。


    粉末火药很容易受潮,受潮就会损失推动力,所以清军都是在临战前才许拆开分发。


    突然,


    有人听到奇怪的呼啸声。


    刚一抬头,


    一个巨大的黑点已到眼前。


    轰,


    火药殉爆。


    一团黑烟直冲云霄~


    虎头山顶,吴军集体爆发出狂热的欢呼。


    ……


    良顺一会抬头看天,一会低头看爆燃现场。


    这发炮弹造成了麾下绿营兵3人当场死亡,2人重伤,还有5人轻伤。


    他无法理解,


    这是什么道理?


    难道,


    贼酋真的会妖术?


    妖术可不得了,比铳炮犀利更可怕。


    数百双眼睛瞪着良顺,事到如今,大家都想听听主官的意见。


    不过,


    看样子主官也懵了。


    又传来熟悉的凄厉呼啸声,2枚增程炮弹再次光临砚山。


    一发落空,


    一发打在寨墙上,石屑乱飞。


    ……


    第4军团意外发掘出了,19世纪花旗国南北战争,北军轰击南方军堡垒的炮击战术。


    出乎意料,情理当中。


    相比而言,


    西方军队打仗更注重硬实力,而东方军队在硬实力之外很喜欢整花活儿。


    论阴损,


    第4军团遥遥领先。


    大半个时辰,


    站在临时瞭望塔的炮兵观察哨,目睹了9发炮弹命中砚山清军军寨。


    ……


    但是,


    问题又又又来了。


    先不提2门不堪重负的大炮快报废了,谁家正经大炮吃得消这样的高膛压?


    然后就是,


    对清军可以造成杀伤,但无法达成彻底摧毁砚山军寨的目标。


    威力远远不够!


    ……


    于是,


    众人再次头脑风暴。


    炮兵中尉直截了当:


    “杀伤效果有限。每天炮击杀伤十几二十个清兵,军寨还是军寨,他们还可以从襄阳获得补充兵源。”


    这是一场优质的全男聚会,产生了点子王。


    “炙热弹?”


    “不错,是个办法。”


    “增加火炮数量?”


    “也是个办法。”


    角落里,一名身材瘦小的炮手突然说道:


    “开花弹。”


    ……


    现场气氛顿时沉默,


    步兵兄弟们集体茫然,询问:


    “开花弹是什么?”


    炮兵们集体黑脸,一口否决:


    “邪术,谁琢磨谁死。”


    原来,


    在不久之前,


    东山步兵学校炮科的2名学员在偷采杨梅的时候,意外结识了2名同样偷采杨梅的皇家科学院研究员。


    全男聚会,能聊什么?


    吹牛!


    为了争面子,


    略感自卑的炮科学员当场抛出了“开花弹”的新颖理念,鼓吹这是未来火炮发展的新方向。


    ……


    说新颖,其实也不新。


    开花弹概念几百年前就有了。


    原理不复杂,


    唯一的难点是,如何控制炮弹何时爆炸?


    迄今为止,


    还没人能攻克这一难题。


    炮弹还未飞出炮膛,就当场爆炸的事故屡见不鲜。


    皇家海军,


    一直拒绝开花弹,认为意外事故很可能会毁了战舰。


    ……


    为了争面子,


    皇家科学院的研究员,决定研究开花弹。


    花了1个月时间,


    真的弄出了试验炮弹,拿到步兵学校炮科去炫耀。


    为了面子,


    双方纠集了20余人,拉走了学校的教具,一门3磅长炮到太湖畔试射。


    结果是个悲剧,


    开花弹在炮筒内炸了。


    4人当场死亡,3人重伤。


    其余人全部轻伤~


    全男聚会的缺点暴露无遗。


    ……


    吴廷震惊!


    军工署后怕不已,悄悄停了手里的开花弹项目。


    陆军部沉默不语。


    只有东山新闻学校站出来,旗帜鲜明的支持这次不成功的试验。


    最后,


    惊动了陛下。


    下旨,被炸死的4人视同于战死,给予抚恤。


    同时,


    卫生署长吴敖和宫里的人看望伤员,靠大蒜素治好了多人的伤口感染。


    ……


    这件事影响太大。


    总之,


    开花弹人人避之不及。


    第4军团也不例外。


    最终,


    决定增加大炮数量,同时改用炙热弹在夜间轰击。


    ……


    傍晚之前,


    7门大炮就位。


    试射1轮,调整炮位后偃旗息鼓。


    累惨了的众人呼呼大睡。


    到了子时3刻,


    军官将所有人挨个喊醒:


    “到点了。”


    众人连忙爬起来先吃顿丰盛的宵夜,默默注视着炭炉里加热的实心铁球。


    吃完宵夜,


    炽热弹正好出炉。


    炮手们用特殊的铁夹子夹住红彤彤的炽热弹,小心翼翼的放入炮口。


    ……


    首次7发炮弹,带着红光飞向砚山军寨。


    2发命中,


    其余落空。


    一幢木制建筑被点燃,火势腾起。


    “着火了,着火了。”


    清军尖叫着,钻出帐篷灭火。


    第4军团炮手协作,将一颗颗火红的铁球轰出炮膛,扔到敌人头顶。


    还是那句话,


    命是自己的,炮是陛下的。


    宁可炮受罪,不要人流泪。


    夜空中,


    好似一道道流星坠落砚山军寨,火势逐渐不可控。


    夜幕之下,


    着火的砚山军寨好像火炬,醒目无比。


    ……


    按照预定安排,


    蹲守的1个步兵连,见到砚山军寨燃起大火。


    1名准尉摸出火折子,


    打开盖子一晃,豆粒大的火苗冒了出来。


    他小心的先点燃一束稻草,然后再引燃火把。


    火种,


    一传二,二传四,四传无数~


    士兵们人手两支火把,摆出进攻砚山军寨的纵队队形,气势汹汹。


    山顶,


    清军看的清清楚楚,


    两道火龙朝着自己来了。


    ……


    聪明的绿营兵,一声不吭离开军寨。


    呆滞的还在乱窜,


    直到发现身边少了很多人,才如梦初醒。


    夜盲症和预布置的铁蒺藜,成了最大的危险。


    不时有人惨叫着滚落山坡~


    良顺手持佩刀,


    妄想胡萝卜加大棒阻止溃兵。


    然而,


    从黑暗中,飞出1根做工粗糙的箭矢,直插他咽喉。


    几十双军靴,踩着他的尸体离开砚山军寨。


    夜空中,


    不时拉过泛着火光的弹道,


    目睹此景的文盲清军一致认为,吴军用了妖术。


    ……


    次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吴军就迫不及待的发起进攻。


    照例,


    由第1派遣军打头阵,全副武装的甲士们顺利登上了空无一人的砚山山顶。


    只见一片焦黑狼藉~


    旗手将狰狞的灰熊军团旗插上最高点,同时点燃一颗窜天猴。


    砰,


    一团红雾炸开~


    数里外,黄肆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拨马回帐写报捷文书。


    在汉水游弋的水师旗舰甲板上,


    刘武也松了一口气,放下千里镜,吩咐手下划交通艇去商业部的大船,找厨子给他弄条新鲜的武昌鱼。


    再买几尊好酒~


    神经绷了一个夏天,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


    他甚至不在乎,自己的行为会不会传到陛下耳朵里。


    即使陛下知道了,也未必是坏事。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肯定是个好人!


    ……


    襄阳城门被巨石堵塞,


    这是哲勇为大清最后能做的贡献。


    他带着麾下直属的蒙八旗兵丁,射杀了一群要出城逃跑的绿营兵。


    察哈尔,


    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


    哲勇和结拜兄弟马忠义一样,是个老油子,贪生怕死,灵活无耻。


    可事到如今,


    他还是生不出背叛清廷,投降吴廷的心~


    宁愿选择战死!


    而对比土尔扈特人的灵活,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凡是被清廷深耕过的区域,都服服帖帖~


    漠南蒙古,


    从努尔哈赤时起就被精心料理,军事碾压,正治揉搓,征发壮丁、上层联姻,黄教扼喉,晋商锁脚~


    彻彻底底被“征服”后,就是这样。


    宁愿死,也不敢生出背叛之心。


    ……


    乱糟糟的襄阳城,


    终于在2个时辰后,迎来了砚山的炮击~和枪击。


    依旧是熟悉的配方,


    炽热弹,毁伤加纵火,效果极佳。


    不存在瞄准~


    诺大的襄阳城,稳稳的容纳每一颗“恩情”。


    很快,


    城中多处起火。


    第4军团素来阴损,集中了所有的线膛枪手,先站满了山坡,又站满了山腰。


    枪口一概45度朝天。


    自由射击~


    很不讲究,平均算下来,每杆线膛枪100息轰一发。


    ……


    在逝去的牛爵爷全套理论支持下,


    每一颗米尼弹都会落入城中,随机杀伤一名不幸运儿,不分贵贱,不分男女,甚至不分官民~


    哲勇望着到处乱窜的人,还有城里燃起的大火,


    喃喃自语:


    “我可以理解炮弹。”


    “但是我真的不能理解子弹,怎么打到3里地的?”


    “仗打到这份上,我甚至没了出城野战的勇气!”


    说罢,


    他横刀在自己脖颈,狠狠一拉。


    大脸盘上瞬间失去了生机,眼睛黯淡,血如喷泉。


    “不好了,总管大人自刎了。”


    “完了,完了,襄阳完了。”


    ……


    半个时辰后,


    襄阳城头,竖起多面白旗。


    溃兵们集中人手掏开了一处城门后的巨石,掏出了仅容纳4人并行的入城通道。


    放下吊桥,


    举手出城,弃械投降。


    混成营李二狗,无聊的坐镇城外。


    接收了4000多俘虏,然后入城接收城防。


    吴旗,


    在襄阳城飘扬~


    一江之隔的樊城,


    清军心惊胆寒,派飞马去南阳报丧。


    ……


    而陆军大臣林淮生的第3份催促军令刚抵达襄阳。


    林总急了,


    会猎江汉平原,围歼蒙古马队,很需要兵力。


    军令言辞严厉,隐含了最终警告。


    黄肆和刘武一合计,


    决定留下2000士兵,10艘战舰防御襄阳。


    除了伤员,


    其余人立即南下,执行林总的军令,围猎于江汉平原。


    第4军团老毛病又犯了,


    一路骂骂咧咧,抱怨不留下休整的时间。


    病号数量急剧增加,哼哼唧唧,要求坐船躺下!


    ……


    各团各营的军官,走马灯一般出入指挥部。


    “总指挥,有富余的船吗?”


    “没船。”


    “有马吗?”


    “没马!”


    “骡子呢?哪怕毛驴也行啊。从襄阳到荆州,路程甚至高达四百里,一路走过去,师老兵疲,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啊。”


    “都没有。”


    李二狗一脸震惊地望着这群无耻之徒表演,同时不停的用眼神打量着黄肆和刘武,期待他们应有的反应。


    如此刁滑之兵,难道不应该痛骂吗?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


    黄肆淡定~


    刘武更淡定!


    最终,他气急败坏的得出了一个经验:人到30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