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491 世界的本质,是一个字:骗~

491 世界的本质,是一个字:骗~

    ~


    一张大网正在张开,猎物却浑然不知。


    救援荆州的外藩蒙古8000骑兵,仍在兴致勃勃的打草谷。


    血脉,觉醒!


    好几百年没有实践骏马弯刀、南下打劫的传统爱好了。


    土谢图汗旗的小王子,蔑赤乃该,每日坚持亲自打草谷,享受纵马狂奔,左右开弓的酣畅淋漓。


    那些好似土拨鼠般奔跑的百姓就是他练箭的最佳靶子。


    ……


    马队路过一处玉米地,猎犬狂吠。


    这一片早就该收割了,因躲避战火原主人不知所踪。


    众人勒马,


    望着比人还高的玉米地,心想,这怎么进去?


    蔑赤乃该想了想,


    突然高呼:


    “我看见你了!出来吧,不然就放火了。”


    果然,


    玉米地里钻出个人,步伐歪斜,拼命逃跑。


    蔑赤乃该抽出一根雕翎羽箭,箭如流星。


    70步外,正中逃人后背。


    众人赞叹:


    “小王子神箭。”


    翻看尸体发现竟是个年轻的小脚女子,俊脸被锅灰涂黑。


    众人不由得一阵惋惜。


    ……


    “报~,有紧急军情,请王子速速回营。”


    “走!”


    2个时辰后,


    蔑赤乃该回到荆州城外,与诸位首领一起进城。


    这一次,


    他们带上了各自的护卫,500骑兵强行入城。


    荆州将军恒龄没有阻拦,只是默默展示了湖广总督陈祖洛派人送来的亲笔书信。


    “好,好啊。”


    在场众人眉开眼笑。


    形势一片大好。


    恒龄默默的在舆图上圈出了几个点,


    分别是岳州!长沙!宜昌!


    陈总督说,


    官兵正在这3处和吴贼鏖战,拖住了大量兵力。


    所以,


    荆州这块的压力骤减。


    ……


    阿拉善厄鲁特旗小王子蔑赤乃该,


    突然抽出弯刀,指着舆图:


    “不如,满蒙协作一鼓作气拿下城东的吴贼大营。”


    恒龄沉吟许久,依旧没有开口。


    这种古怪的态度,引来了在场众首领的极度愤慨。


    甚至有人阴阳怪气道:


    “恒将军怎得如此谨小慎微,本台吉还以为您是汉人呢。”


    恒龄的态度却出奇的谦卑,


    拱手道:


    “本官麾下马甲有限,实力不逮。还请各位首领多派探马向四面侦查。万一敌情有变,也能及时应变。”


    “拜托了!”


    他谦卑的态度让众首领觉得无趣,好似重拳击打在棉花里,各自悻悻离去。


    ……


    站在城墙上,


    恒龄的脸好像西北风沙来临前的天色,阴郁暗沉。


    最为信任的亲兵队长低声询问:


    “主子,有什么不对吗?”


    恒龄摇头,欲言又止。


    作为1名征战数十年的老兵,他本能的嗅到了危险。


    总督大人在信里描述的战况,和他凭借个人经验推演的战况有很大出入。


    这里面有古怪。


    终于,


    他忍不住了,拉着亲兵队长走到城墙角落,


    低声吩咐:


    “你带2个人,悄悄出城去一下积玉口镇。”


    “主子的意思是?”


    “总督大人率兵驻扎在那里,你去瞅瞅有没有什么不对劲。”


    “嗻。”


    ……


    此时,


    积玉口镇已空无一人。


    陈祖洛在前一天晚上召集所有军官开会,当场宣布北撤。


    军官们目瞪口呆,能保命总是好的。


    凌晨,


    大军悄然开拔往北走。


    次日下午,


    抵达汉水畔的杜家湾~


    发动辎重兵和所有杂兵搜罗船只,赶制竹筏。


    总之,


    只要是能渡河的工具,哪怕是木盆都行。


    后怕的蒙八旗军官们,再也不抱怨总督大人胳膊肘往外拐了,善意的谎言啊~


    现在傻子都看出来了,


    北撤能活,南下是死。


    朝廷还是厚道,关键时刻先保咱旗人。


    ……


    傍晚时分,


    陈祖洛果断下令开始渡江,按照官阶高低和蒙汉顺序登船。


    他和察哈尔、土默特、呼伦贝尔等旗的军官们首先乘坐小船渡过汉水。


    然后,


    是蒙八旗骑兵!


    绿营兵则被要求原地等待。


    为了安抚军心,留守南岸的兵丁,伙食标准明显提高。


    略感羞愧的蒙八旗兵丁默默贡献出了随身携带的干肉、烈酒、猪油,换来了无知绿营兄弟的理解。


    杜家湾这段江面比较特殊。


    江水中心,有座江心洲。


    清军在江心洲打下木桩,又在汉水两岸也打下木桩,中间以绳索相连。


    许多凑数的漂浮载具,很难有效划动。


    里面的人就扶着绳索过江,不至于偏离航线,即使倾覆,也能抓住绳索待援。


    ……


    当晚,


    上千支火把插遍汉水两岸,人喊马嘶。


    陈祖洛一夜未眠,坐在汉水北岸,默默观望着难得一见的大型渡河现场。


    不时询问:


    “渡过来多少人了?”


    “800。”


    “太少了,告诉他们加快速度,该扔的扔,不然有个万一,后悔莫及。”


    他隐隐猜到明日太阳升起之后~


    吴军随时可能出现!


    果然,


    次日上午,辰时末。


    1艘吴军桨帆船出现在天际线,稍微侦查后快速离开。


    这下,


    不用总督大人催促,


    所有人都开始争着抢着渡河,而船只有限,只能靠暴力。


    ……


    火枪、弓箭、刀砍斧劈,


    坠河者不计其数,尸体顺着江水往下漂流。


    1名绝望的绿营老兵挥刀将绳索砍断,


    狂呼:


    “老子走不掉,你们所有人也别想走。”


    “一起死,一起死吧。”


    杜家湾乱成一团,


    有只身跳江泅渡的,有抱着块木板想飘过来的,还有离队向西逃命的。


    午时4刻。


    汉水上游出现了2艘吴军平底轻型炮舰,嵇康级。


    甫一露面,


    炙热的枪子炮子朝岸边倾泻,击毁小船,击毁竹筏。


    ……


    态度嚣张,北岸清军毫无抵抗之心。


    陈祖洛望着那2艘嚣张的战舰不紧不慢,将留在汉水南岸的溃兵轰的四散逃命。


    他叹了一口气,


    在戈什哈的搀扶下爬上战马:


    “诸位大人,据说吴贼有一支精锐小队已潜入南阳,欲奇袭圣驾。随本督回防,保驾护航!”


    众人一愣,


    随即反应过来,齐刷刷高呼:


    “扈卫圣驾。”


    于是,


    一千多骑兵打起精神,高举马刀,朝着南阳府方向去了。


    心细如发的陈祖洛甚至没忘了派出4名探马先行一步提前告知皇上,自己是护驾!护驾!护驾!


    省的被误当成逼宫的逆贼。


    因为从任何一位皇帝的角度出发,一支无令擅自逼近自己的成建制武装,都存在极大威胁。


    信任和皇家无缘。


    从懂事的那一刻起,


    皇帝就被反复告知,“信任”是一种很糟糕的品质,不该有。


    ……


    吴军战舰来的如此之快,是因为科学的兵力布置。


    为了执行林总的封锁令。


    刘武将手里富余的战舰拆分为多个2舰小组。


    同时,


    配备快速桨帆船专事侦查。


    每个小组负责一段江面,来回巡航。


    如此布置,


    能够确保不让清军主力成建制成规模的逃遁,可能会逃掉一部分。


    无所谓~


    抓大放小!


    ……


    舰长召见俘虏,任命他们为湖北战场的劝降专员。


    每劝降10人即可获得赏银1两。


    若能劝降200人以上,除了赏银,本人还可出任矿区工头,每月2两饷银,负责挎着腰刀监督降兵挖矿。


    工头,也是官。


    对于把总以下的绿营兵很有吸引力。


    几十名俘虏们抢着效力。


    友军嘛,就是拿来坑的。忽悠友军来投降~


    大清朝,


    踩着友军尸骨上位的大人们数不胜数。


    成功者只接受旁人的羡慕,不接受道德的谴责。


    实际上,


    如果将世界浓缩成1个字,这个字就是:


    骗!


    ……


    积玉口镇,


    3名百姓打扮的人悄悄摸近,错愕的发现镇里空无一人。


    遍地狼藉~


    “头,怎么办?”


    “快,回荆州告知主子。”


    为了掩饰身份,


    这3名荆州来的斥候将战马拴在镇外2里地。


    一路狂奔,


    却发现战马失踪了。


    亲兵队长顿感头皮发凉,摸出短刀带着手下循着地面的马蹄痕迹寻找,


    没有战马,他们就很难及时回到荆州。


    情报传不回去,许多人会死。


    不止是主子,还有家人。


    ……


    芦苇荡中,


    3名斥候发现了踪迹。


    一匹战马被大卸八块,扔在锅里烹煮。


    血淋淋的马头被扔在一边,大眼珠子瞪着自己,仿佛在说,马儿我死的惨啊。


    亲兵队长瞬间血上头,


    大喝一声,刀锋所到,惨叫连连。


    5名饥民,全部倒地。


    其中1个骨瘦如柴的饥民受伤不严重,被他一把拎起,


    喝问道:


    “额们还有2匹马呢?”


    “跑,跑了,没抓住。”


    怒气冲天的亲兵队长揪着骨瘦如柴的饥民,


    拖到铁锅旁~


    “你这饿死鬼托生的碎怂,多喝热水,管饱。”


    说罢,


    将饥民脑袋摁入沸水~


    惨叫声持续了好几秒,挣扎的手臂软塌塌垂下。


    ……


    “大人,怎么办?”


    “找马!”


    3人怀揣短刀在芦苇荡里吆喝,寻找自己的战马。


    半个时辰后,


    突然听到隐约嘶鸣。


    战马和主人是有默契的。


    三人兴冲冲拨开芦苇荡,见到了一匹被鞭打吃痛而嘶鸣扬蹄的战马,那缰绳握在一名年轻的军官手里。


    旁边,


    一群身穿红黑军服的年轻士兵听到动静,诧异的扭过头。


    ……


    “抓住他们。”


    “快跑啊。”


    撞面瞬间,


    双方猛然醒悟,意外接敌了。


    枪声零星响起。


    三名斥候,两人中弹,还有一人在逃跑途中被刺刀捅伤。


    亲兵队长肩部和手臂中弹,都不是致命伤。


    他见到了一张稚气未消脸庞,


    蹲下,


    将佩剑贴着自己脖颈,


    问道:


    “你是哪一部的斥候?你的任务是什么?主力在何处?主将是何人?”


    ……


    亲兵队长沉默,眼神里充满嘲讽。


    仅仅2秒钟后,被剑锋割破脖颈,鲜血呲呲喷涌。


    这名年轻的军官走到战马旁,吩咐士兵:


    “拉住缰绳。”


    然后,抄起鞭子狠狠抽。


    连续10鞭,鞭鞭狠辣!


    雪白鬃毛被染红。


    战马终于不再扬蹄,哀鸣着四蹄跪地,接受了新主人。


    “前进!”


    青年近卫营的军旗在风中飘扬。


    军旗上的图案是日出东方,幼虎出山!


    ……


    陆军大臣林淮生已经进驻潜江县。


    按照他的布置,


    多路吴军正在默默张开一张大网,会猎荆州北。


    江汉平原,面积辽阔。


    水网密布,河湖众多。


    只要各部配合得当,依托河流逐步压缩包围圈。


    最终,


    可以将失去纵深、无法机动的蒙古马队一网打尽。


    林淮生是早年跑过马帮,知道骑兵的优势和劣势~


    战马的食量大。


    骑兵需要机动,一旦被限制范围,战斗力打折严重。


    所以,


    要包围,放大劣势!


    ……


    “林总,荆州城南侧是荆江,西侧是沮漳河(和荆江相连),东北侧是长湖。我军水师已抵达荆江。”


    “参谋处集体判断,清军可能突围的方向是东南、西北。”


    “其中,东南方向被第2军团扼守。”


    “西北方向,预由第4军团布防。”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清军从东南方向突围的可能性不大。西北方向突围的概率很大。”


    林淮生望着沙盘,


    冷不丁问道:


    “如果蒙古马队分散成小股,各自突围,拦得住吗?”


    参谋摇头。


    战线太过漫长,除非再增10万大军。


    ……


    林淮生从随身的小口袋里摸出几颗花生放在沙盘上,代表己方军团~


    又搓掉花生皮,用白色的花生仁代表清军布防。


    盯了一会,


    低声说道:


    “发起决战之前,包围圈越小,把握越大。”


    参谋恭敬回答:


    “是。”


    这里的前提是要让清军尽量晚点意识到大祸临头。


    这一仗,


    很关键。


    吴军第一次探索以步兵包围骑兵。


    陛下给这次作战取个了形象的名字:


    竭泽而渔!


    ……


    第4军团接到了林总指令。


    沿途若遇骑兵,可自由交战,往荆州方向压缩。


    之后,


    在沮漳河(荆州西侧)和长湖之间,依托各种天然小河沟布防。


    不要急于进攻,


    尽量设置障碍,逐步压缩骑兵活动范围。


    何时总攻,需等待军令。


    从江南抽调来的援兵已在路上!


    黄肆反复查看地图,觉得这个任务太棘手。


    ……


    “封锁宽度近百里。这怎么可能做到呢?”


    参谋们争论的脸红脖子粗,


    一名参谋脱口而出:


    “4军团大部、第1派遣军、混成营,再加上潜江县来的援兵,也就2万兵!平均分布到100里,每里地就分200人。怎么防骑兵?”


    “算上江南抽调还在路上的援兵,也就增加万把人。”


    旁边的人摇头:


    “不能这样洒胡椒面。走一步看一步,依托地形重点防御吧。”


    黄肆突然询问:


    “前方何地?”


    “安陆府城。”


    “派人去叫城,告知安陆府打开城门组织民夫随军,可视为起义。若冥顽不灵、执迷不悟,待我军腾出手,破城之后鸡犬不留。另外,沿途收容逃难百姓,告诉他们这是一次翻身的机会。”


    ……


    所有人都诧异的望着往日温和的总指挥。


    黄肆起身,


    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


    “事从权急,发一根长矛就多一个兵。关键时刻,杂兵也能凑人头、拖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