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104 供养的黄土地

1104 供养的黄土地

    “快睡吧,还看!”


    屋子里,老人靠在床头上,手上拿着文件,不时揉着眼睛。


    虽然打着哈欠,但根本没有放下的意思。


    身旁的老妇人说了好几次了,但老人不再听的。


    “再看一会儿!”


    老人说着,老妇人听了跟着坐起来。


    “多少次一会儿了,就这点事,都看几遍了?”


    老人听了笑着,“这种好事,看几遍都开心。”


    说着老人指着文件上面的数据,“你不知道,这些改变,将会对国家有多重要。”


    “钢铁啊!”


    “上次我去北高丽那里,他们在联盟的支持下,基础建设的很快,国内的经济整体发展迅速。”


    说到这里,老人将文件放在一旁,“那里老人有所养,医疗很先进,孩子都能上学。”


    “他们吃的粮食很多。他们街道上的车子也很多。”


    “他们的飞机,坦克也很多。”


    老人轻轻说着,想到国内的情况,那些在温饱上挣扎的人,那些还在为革命建设拼搏的人,就感觉肩头沉甸甸的,心里就有股压力。


    “咱们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啊。”


    老妇人看出老伴的心事,轻轻挽住胳膊,随后笑道,“你羡慕他们干嘛?都是求来的,终究不是自己的!”


    “这靠人家帮助搞来的,能把底子打好?这底子不牢固,就没有后劲!”


    “这上面的东西再好,也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老妇人也清楚彼此的差距,但也明白,这差距只是一时的,以双方的体量差距,只要国内奋起直追,对方绝不是对手。


    “你再看咱们,虽然没了联盟的帮助,但咱们现在不也一样搞出来好多东西?”


    “这自己做出来的,用的才顺手呢。”


    老人轻轻点头,“我怎么会不知道?”


    “工业建设,从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走,还要避免走错路。”


    “这其中的差距,岂是轻易就能拉近的!”


    “而且,这个过程,太磨人了!”


    老妇人也跟着叹息一声,“没办法,谁让咱们的底子太薄啦呢?”


    “不过,只要一直稳步的往前走,就行。”


    “就像机械厂的同志们,伱看就做的不错啊。”


    老人笑着点头,“是啊,这机械厂的带头作用,通过这些事,做的不错。”


    老妇人却是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


    “你看,他们本来对炼钢并不熟悉,但能够坚定地支持新技术的使用,为此还听说去了金陵学习,这种态度,这种魄力,少有啊。”


    老人听了默不作声,良久才认真点头,“你说的对,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能够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就代表着胜利。”


    两人不再多说,准备睡觉。


    啪嗒


    屋子里一片黑暗。


    “对了,你上次回延州,那里怎么样了?”


    老人开口询问。


    “乡亲们的日子好了些,现在种的玉米比以前收成好多了!不过,你也知道当地的农业情况,灌溉起来不容易。”


    “还有就是,附近最大的工厂,竟然是一座水泥厂,年轻人都没有办法工作,耕地养不活那么多人,工厂又没有那么多,只能离开…”


    “村子里,只剩下老人跟孩子…”


    “唉!”


    老妇人话语中带着惆怅。


    尤其是临走前,那些乡亲们非要让她带一袋子小米回来,说是自家产的,吃着熟悉。


    那一张张纯朴的面孔,总是出现在她梦里。


    老人沉默着。


    上次去的时候,也是如此。


    他也想改变当地的经济,但全国都如此,他我无能为力!


    两人没有继续交谈,但谁都没有睡着。


    良久,老人仿佛下定什么决心似的,轻轻问了一句,“你说,在那里建一座工厂怎么样?”


    “我记得那里资源也算是丰富,建一座小型的钢铁厂应该没问题。”


    “你说呢?”


    老人越说越精神,可等了一会儿,都没有回应。


    这才发现,身边的妻子已经睡着!


    老人将被子掖了掖,随后慢慢躺下,闭上眼睛。


    但心里的执着,更加强烈。


    第二天,老人起床来到办公地方。


    先是将这次出访的事情做了系统的书面记录,一些重要的事情让人交给其他同志处理。


    随后让人存档,这才空出时间,处理其他事情。


    唐秘书将需要处理的事情整理妥当,老人按部就班的做完,已经到了中午。


    “小唐,上午还有什么事?”


    “首长,刚才秘书处打来电话,有几人想要向您汇报工作,问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老人点头,“都有谁?”


    “后勤的黎首长,还有陈首长,此外回疆的王首长也在等着。”


    “王胡子?他来了?”


    “是的,王首长上午就来了,应该是得到李主任的通知吧。”


    老人点头,看看时间,“你去让人加两个菜,对了,要买点肉,胡子爱吃肉,要肥一点的!”


    说着老人从口袋里拿出两张纸票交给唐秘书,“这是我私人请客!”


    唐秘书知道老人的性情,也没有拒绝,“那给您将王首长叫来。”


    “嗯,不急,中午吃饭再说,先把陈同志叫过来。”


    老人想到昨晚上的决定,随即开口。


    “好的!”


    ……


    没多久,陈老从外面走进来。


    “首长,昨晚回来的?”


    陈老走进来,坐在一旁椅子上。


    老人笑着点头,“对,这出去一趟,什么事都压着了,辛苦了。”


    陈老摇头,“没啥。不过这几天啊。”


    “事不少,有喜有忧,但总体来说,还是好事多。”


    陈老总结着,随后汇报下最近国内情况,与老人将报告上的事情一一落实。


    “事故后续处理的怎么样?”


    问起石山钢铁厂爆炸的事故,陈老当即将处理结果告诉老人。


    “唉!”


    “都说新技术好,但个中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灾难!”


    老人感慨着,陈老也是点头。


    “所以我们更要做好规范和准备。这次我来就是为这件事的!”


    说着陈老从口袋里拿出一本小册子,“这是红星钢铁厂制作的管理手册。”


    “当天我们人手一本,按照册子上的介绍操作下来……”


    陈老将事情说了一遍,老人虽然昨晚看过报告,但仔细听着,仍是心情激荡。


    “这些安全的条例,都是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些都是血泪的教训啊,不能埋没了,要让大家好好学习。”


    陈老感慨说着,老人摸着小册子,“有了这个,你说的钢铁技术改造,会更有把握吧!”


    陈老点头,“对。”


    “我从机械厂那里听到,接下来钢铁厂那里将对一百吨的平炉进行改造,若是成功,积累下经验,技术会越来越熟练,”


    “这也是我说的,一年内,国内钢铁产量提升一倍的根据。”


    “若是全国百分之百十的钢铁厂都经过改造,这产量还会更高!”


    “当然,这需要其他配套设施跟的上!”


    陈老一边说着,一边感慨。


    钢铁产量的增加,对国内各项建设都很重要。


    老人点头,“你说的,铁路计划可以提前了,这事怎么想的?”


    陈老听闻后,将心中想法说出来。


    “若是钢铁充足的话,铁路干线的增加,有利于运输交流,能够带动地方经济。”


    “同时,也方便部队的调运”


    陈老说着,老人自然清楚修筑铁路的好处,“具体方案有了?”


    “还在计划中,不过明年这时候,钢铁产量增加了,全国可以多段同时开工,调配人手,不成问题。”


    “还是要做好探查,这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事,不是小事。”


    老人慎重说着,“对了,金陵的大桥进展如何?”


    “不慢,但也快不了。”


    陈老想了下,“鞍钢的产量就那点,快不起来。”


    “可以让其他钢厂试着研发下,总不能靠一家钢厂打天下吧。”


    陈老听了无奈摇头,“这锰钢的炼制技术我们也扩展过,但现在为止,仿制学习的,没有一个成功的。”


    “各种原因除了技术的问题,就是设备不同,同样的方法不适用”


    等两人对报告上的事情逐一讨论达成共识后,陈老才将机械厂研发成功新型发动机的事情说了下。


    “这次机械厂为了满足西北出口的需求,特意做出来的新型柴油发动机.”


    陈老说着,老人脸上的笑容不断。


    “这么说来,机械厂又做了件大事喽?”


    “是的.”


    工作汇报结束后,陈老准备离开。


    两人手上都有一堆事,抽出时间碰面已经是难得了。


    “稍等下,还有件事,你帮我参谋参谋!”


    就在此时,老人却是站起身来,走到跟前。


    “首长,您说。”


    “是这样的,延州那边情况你也了解过,我记得那里周围有煤矿,还有铁矿。你看,能不能建和钢铁厂,就用这种新技术来建厂。”


    老人说话中有些期冀。


    “我也知道,这事不在国家计划当中,但,延州的年轻人没有出路,留下一群孤寡老人跟孩子怎么办?”


    “那里的土地和人民,对革命做出重要贡献,对咱们也是有功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咱们可不能忘了那片供养红色的黄土地啊!”


    陈老听老人这样说,很是沉默。


    因为他清楚,在那里建厂,并不容易。


    先不说建厂需要的资源,就是抽调的人手就是难题。


    现在工人哪都缺,昨天一机部的老黄还跟他抱怨,工人少了影响产量,尤其是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对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多。


    没办法,并不是所有工厂都跟机械厂那般拥有诸多机床的。


    所以,新建一座钢铁厂,耗费太大。


    而且延州那里地形道路不通,即便生产出来,也…


    何况,工人的生活,家属的安排,都是不小的压力啊!


    上面一句话,命令下来,工厂肯定能建起来,但为了长远发展,饮鸩止渴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


    见陈老一直不开口说话,老人心里叹息一声。


    还是自己一厢情愿了!


    “唉!”


    一声叹息,让陈老心里一紧。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陈老说着,心里想到王胡子跟他提起的事情,顿时有了主意。


    “首长,王胡子这次回来,您知道吧!”


    老人点头,但心里还是没想到跟王胡子有什么事。


    “我猜,上级应该会同意吧。”


    老人再次点头。


    “回疆那里确实需要发展工业,尤其是当前局势下,对边疆区域,尤其重要。”


    “既然这次他提出了要求,咱们也不能拒绝不是。”


    陈老点头,当初王胡子跟他提起这事的时候,就知道,哪怕不会完全支持,上级也不会拒绝。


    毕竟,建设回疆,离不开工业的支持。


    “您不知道啊,这次王胡子回来,可是走了不少关系。一机部的那里没少跑,又是吃饭又是送烟酒的。”


    “我估摸着,以他的本事,这次拉的赞助肯定不少。”


    老人听了下,突然想到什么。


    “你是想,半路打劫?”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