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官场:救了神秘大佬,乘风破浪 > 第632章 削尖脑袋钻

第632章 削尖脑袋钻

    梁汪之争,在两人上任之初便出现了端倪。


    梁同庆坚持“工业兴市”,汪浩决意打“扩城计划”招牌。双方谁都不愿意让着谁,于是,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按照组织原则,是不允许出现这种现象的。但是,他们两人各自憋着一口气。表面看,大家团结融洽,骨子里,却都在暗自较劲。


    这一局,两人似乎平分秋色。


    汪浩突然要在衡岳掀起打黑除恶风暴,而且完全没有征求书记梁同庆的意见。他这种踢开市委,擅自决定的做法,一旦实施下去,必将酿成一场政治风暴。


    关键时刻,陆天明力挽狂澜。他巧妙地化解了这场即将爆发的矛盾。


    陆天明在化解这场矛盾时,同时使用了转嫁矛盾,暗中提醒,围点打援的办法。完美处置了危机。


    这一局,别人心里不清楚,汪梁心里,还能不清楚?


    他们其实都可以预知到后果。但是,他们在最后关头都理智地退了一步。


    陆天明没想到,他在这场危机当中树立起来了自己的形象。就连路远在事后都心有余悸地表示,如果不是陆天明出面处理,衡岳市马上将进入一个混乱的局面。


    吃过中饭的陆天明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工业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是在梁书记亲自主持下成立的。隶属市委直接领导。


    陆天明作为领导小组组长,承担着该项目的全部工作内容。


    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门紧闭着,陆天明想起这是午饭时间,因此没太在意。


    他等了一会,依旧不见一个人来。便掏出电话,打给了办公室主任陈功明。


    陈功明听说陆天明等在办公室门口,饭都没吃完便屁颠屁颠赶了回来。


    陈功明原来就在市委办公厅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时,被安排来小组担任了办公室主任。


    五十多岁的陈功明在机关工作了一辈子,整个市委机关他都非常熟悉。而且,下面的局委办的人,他也混得滚瓜烂熟。


    把陈功明安排在小组担任办公室主任,就是看中了他对方方面面都十分熟悉的份上。


    办公室主任有着润滑油的作用。因此非陈功明莫属。


    “陆常委,对不起啊。”陈功明一边道歉,一边拿钥匙开门。


    “老陈,不用客气。这个时候找你,应该是我说对不起。”


    “领导千万别这样说。”陈功明打着哈哈说道:“我们这些人,就是为领导服务的。任何时候,都不存在领导对不起我们啊。”


    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衡岳市工业分布图。


    这是陆天明要求办公室根据全市工业分布制作出来的。陆天明要求,企业人数达到一百人规模的,必须在分布图上标注出来。


    陈功明忙着去倒茶,陆天明走到分布图前,凝神观看。


    全市工业企业上百人规模的有一百八十多家。这是经历了改制后幸存下来的企业数。


    衡岳市的工业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前。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衡岳市的工商业发展一直很旺盛。鼎盛时期,工业能占到全国一半以上。


    据说,在那时候,衡岳市了形成了工业门类齐全的大趋势。


    当时的衡岳,不但可以生产打仗用的枪炮子弹,也能生产全部民用的产品。


    曾经,一度还要成立生产飞机的基地。


    即便是省城所在地的橘城市,也被衡岳市甩了几条大街。


    然而,一场铺天盖地的企业改制,将衡岳市的工业卷入了漩涡。


    大潮过后,原本欣欣向荣的工业企业,像极了一条裸露在沙滩上的鱼,在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后,全部偃旗息鼓,逐渐凋零,萧条了下来。


    曾经的衡岳市,算得上是一座移民城市。


    当初为了满足工业需要,从全国各地迁来了无数的各类人才。他们操着南腔北调,聚集在这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将衡岳市推上了“南衡岳”的荣誉宝座。


    以至于现在的衡岳,至今还流行着几种与众不同的语言体系。


    比如,衡岳铁路,就有他们铁路形成的“铁路话”。冶金这一块,有“冶金话”。各个圈子,都有自己的语言系统。人们从他们一开口,便能分辨出来他们是那个圈子的人。


    这种语言体系,既是他们身份的象征,也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资本。


    其实,看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否发达,只要看人口结构就能得出结果。


    只要一个地方的人口结构不是单一的土着,而是五湖四海聚集起来的。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一定有过人之处。


    衰落下来的衡岳工业,改制之后从此一蹶不振。


    三十年前,因为改制而下岗的职工,充斥着全市的大街小巷。那时候,市政府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


    三天一小围,五天一大围的群众堵政府大门的事件,让政府领导常常焦头烂额,却无计可施。


    泡好了茶的陈功明乖巧地站在陆天明身后,小声提醒道:“领导,请喝茶。”


    陆天明摆摆手道:“谢谢,不用了。陈主任,我问你,现在全市万人规模以上的企业,有几家?”


    陈功明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道:“一家没有。”


    “千人以上的呢?”


    陈功明算了算道:“有两家。但是,都是包括退休职工在内的企业。”


    “退休职工占比多大?”


    “一半吧。”


    陆天明哦了一声道:“那就是说,这一半的人,要养活另一半的人?”


    陈功明连忙说道:“企业还在生产,退休职工的待遇就会好一些。有一些改制后再没恢复生产的企业,全部进入了社保系统,只能拿最低退休工资。”


    陆天明点了点头,转过身来问道:“你们的调研报告出来了吗?”


    陈功明神情有些慌乱,他躲闪着陆天明的眼光道:“陆常委,我们正在加班加点搞,一个星期后,肯定出台。”


    陆天明似笑非笑道:“陈主任啊,我记得我给大家下达任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前了。”


    “主要是情况复杂。”陈功明解释着说道:“陆常委,您不知道啊,我们现在想要找一个人谈话,都很难找到。老百姓对我们的抵触情绪很大。说我们是吃饱了撑的。不如把厂房厂址都卖了。卖下来的钱,大家分了,再各奔东西。”


    陆天明笑了,问道:“这些话都是谁说的?”


    陈功明压低声道:“不瞒陆常委说。我们领导小组现在也是人心浮动啊。大家都想去政府那边工作。”


    “为什么?”


    “人家福利好啊。听说,光是一个月的各种补助,就能超过三个月的工资总和。”陈功明讪讪道:“现在政府那边的人,都在削尖脑袋往扩城计划指挥部钻啊。”


    陆天明淡淡一笑道:“陈主任也想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