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官路丽人行 > 第461章 环保压力

第461章 环保压力

    其实成林甚至考虑过最坏的结果:张副书记外调,再来个政法委书记站在廖增仁一边。两边势力均势,这个可能是某些人乐见的局面。


    这些都不是让成林头疼的事,真正让他头疼的是历程秘书长给他转来的一份环境报告。这份报告是京城环保部门,会同京城环保检测总站共同出具的。


    报告提供了东镇的一百九十六个化工产业园周边、三大炼化基地周边连续六个月的环境跟踪检测数据 。


    数据有点触目惊心,确实超标的太多了。今年两会期间京城环保部门和发改委共同约见了廖增仁和刘敬德,跟东镇发展两个当家人交底, 东镇的环保必须要有动作:


    其一是京城环保护城河的刚性要求。


    其二是东镇长远发展环境的需要。


    三大炼化企业都是央企,东镇政府督促他们优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等工艺,减少工艺过程中烃类等污染物的排放。 使用脱硫脱硝设备,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工作好做,央企也会配合。


    真正的难点还是在化工产业园上。按照京城发改委的想法,东镇发展化工产业园必须缩减到一百二十家,必须大幅度提升环保治理力度。


    东镇上一年化工产业的产值是一万九千二百亿,从业人员近七百万。如今化工产业园压缩三分之一,接近三千九百家中小化工企业面临转移或者关门,直接影响东镇gdp三千七百多亿,咋整?


    现在地方的干部晋升,gdp依然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甚至没有之一。刘叔可以不考虑自己的荣辱得失,底下那些处在上升期的官员呢?


    现在各地的环保要求不统一,在东镇可能认定环保不达标,但是这些中小化工企业,如果转移到别的地方呢?


    在成林看来,这个工作必须做,而且要做好,表面上这是政治任务,实际关乎东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东镇现在这种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


    具体怎么做?


    成林仔细研究了东镇南部临近省份,化工产业的环保要求。


    的确,他们的环保指标比东镇略低一些,因为他们已经超出京城环保护城河的范围。


    跟历程秘书长打过招呼,成林带着刘冰、李闯两人,沿着两省交界走了一趟 。重点考察了临省在两省交界附近的三个化工产业园。


    他们的园区建设时间不长,入驻企业不多,但是环保设施齐全。


    两省存在合作的巨大潜力。


    回来后成林跟历程秘书长和刘叔谈了一次,把自己的初步思路说了一遍。


    成林思路不复杂:


    第一、全省召开各地市一把手进行动员,到污染严重的地方现场办公,让这些地方父母官现场感受空气和废水污染的危害。


    明确化工产业园压缩三分之一的政治任务不可动摇,这个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鼓励撤销的化工产业园内企业,有序向省内保留的产业园和共建产业园转移。


    第二、保留的化工产业园内企业,鼓励企业技术升级。


    第三、省委省政府出面,跟临省协商,在省界处东镇跟临省共建化工产业园,由此产生的经营税费归属地方的部分,两省共同分享 。


    第四、积极争取京城财政和发改委,提供贴息贷款指标的政策支持,额度不低于三千亿。主要应用于保留的一百二十家化工产业园内,企业的设备升级和工艺改造,以及共建化工产业园的建设。


    刘叔听了成林的意见问:


    “这样下来,关停的企业是不是还有许多?”


    成林点点头;


    “那是肯定的。


    这次受到影响的三千九百家企业,争取把年产值过五百万的都能留在东镇,这部分大概七百一十家。剩下的三千多家,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让他们有序进入共建产业园里面。


    年产值低于百万的,大概有一千八百多家,这些小化工企业是潜在关门的业户。他们工艺落后,是主要的污染源,关停也没有办法。”


    历程秘书长指着共建产业园问成林:


    “这个操作让省国投来做?”


    “省里最好联合地市,共同组建一个新的投资平台来做。这次化工产业园压缩,省内地市税收都有影响,按照进入共享产业园企业的属地,来进行税收分配,可能能让地市政府心安一些。”


    刘叔看看成林:


    “三千亿贴息贷款的额度不好要啊。”


    成林给两人点上烟说:


    “刘叔,张嘴三分利,这是给您或者廖省长过去跟京城有关部门讨价还价时候用的,三千亿不行能给两千亿也行。


    另外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在传言,发改委有意在沿海地区增加四个石油储备基地。这种事无风不起浪,刘叔有必要给蒲湾市争取一下,这算是给东镇化工产业园压缩的一个补偿。”


    刘叔摁灭烟头:


    “你的思路总体来说可行,具体方案你再细化一下,我拿到常委会上听听大家的意见。


    最近我跟廖增仁省长分工,他去临省协商共建产业园,我去京城争取政策支持。”


    成林点点头。从刘叔办公室出来,历程秘书长特意拉成林到自己办公室里坐了一会:


    “廖增仁省长调整分工,把信访工作分给荣雨,这块骨头不好啃 ,荣雨最近忙的手忙脚乱的,你在悦南时候是不是分管过信访工作?”


    “嗯,我分管过一段时间。比起悦南,东镇的信访工作更复杂。”


    历程秘书长点点头:


    “刘书记的意思,你往信访那边靠靠,帮着荣雨把底清一清,疑难杂症帮着处理一下,毕竟荣雨的主要工作,还是要守住省厅那一块阵地。”


    荣雨手里的权限,来分管信访工作,是个吃力的活。信访背后往往是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荣雨手里主要的力量就是省厅,法院、检察院方面借不上力,地方政府根本指挥不动。


    成林看看历程:


    “好的,秘书长。我先协助荣雨把信访积案摸摸底,情况明朗以后再寻找解决方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