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陈二姑送走后,天已经亮的差不多了。
众人都知道府里添了位小少爷。
添丁进口是大喜事,听着下人的恭贺,张平安也没小气,府里每人奖励两个月月钱。
又吩咐厨房煮了不少红鸡蛋,好去各家相熟的人家报喜。
包括衙门上下的小吏都有,一人六个红鸡蛋。
厨房备的不够,张老二又连忙吩咐下人出去采买了不少回来,煮了几大锅。
虽然徐氏让他歇一会儿,但他心里高兴,眯了一会儿,后面又睡不着了,干脆爬起来忙活报喜的事儿。
府里一时热闹的紧。
张平安还没去衙门上值,住的近的几家人便上门道喜了。
每人手里都提了一些适合产妇和小婴儿用的东西。
陈剪秋羡慕道:“真好,一举得男,往后不用怕家里人催生了!”
“你都有媳妇了,着什么急,努努力也就是明年的事儿,不像我,光棍一条,老婆孩子都没影呢”,绿豆眼坐一边吊儿郎当道。
天气太热,他穿的最薄最薄的纱衣都不行,只能一个劲儿扇扇子。
该说不说,他也羡慕了。
想着是不是降低标准,让家里给自己说个媳妇儿算了。
华万里马上也是要当爹的人了,他羡慕归羡慕,但也不是那么羡慕。
孩子嘛,还是自己的好。
对张平安恭喜一番后,便转头对陈剪秋道:“等抽空我去你家拜访一下二姑,跟二姑打个招呼,下个月我家媳妇生孩子让她也去帮帮忙,会医术又会接生的女大夫少之又少,有二姑在,我这心里才踏实。”
“行,没问题”,陈剪秋二话不说,干脆地应道。
“对了,后天孩子洗三,你们都要来啊,”张平安打招呼道。
“我记得你不是说你们鄂州那边没有洗三的风俗吗”,陈剪秋道。
“这不是临安有嘛,入乡随俗,也不大办,就自己人热闹热闹,我已经给家里亲戚都送信了,到时候满月酒好好办一场”,张平安笑道。
有了孩子后,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不希望哪里比别人差了。
洗三该办还是得办,反正也不费事。
几人聊了一会儿后,到了上值的时辰,绿豆眼便回了客栈。
其他几人去上值。
到了衙门,众人刚才都已经领到了红鸡蛋,知道县太爷添了儿子,恭喜的话一箩筐连着一箩筐。
听的张平安这种内敛的人都忍不住眉开眼笑。
还没到中午,徐氏便差人来将他叫回去了。
原来是县里的大户和各个乡绅们知道后,都派人送了厚礼过来。
徐氏和张老二也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收,好些人都是派下人过来,将东西放下后就走。
喊都喊不住。
张老二怕给儿子惹麻烦,便赶紧将人叫回来了。
张平安翻了翻礼单,挑能收的收了,太过贵重的便差人送回去。
一会儿功夫便将东西都处理完了。
徐氏松了口气,笑着夸道:“还是我儿能干!”
张平安笑了笑:“娘,攸宜和孩子怎么样了,您去看过没?”
“就在里面瞄了几眼,那个蓉嬷嬷不让我多待,说是怕见了风”,徐氏回道。
“不过我看儿媳妇面色不太好,还是得补补,我让厨房炖了汤了,不会亏着她的,孩子有奶妈在喂,可会吃了,也不怎么哭,特别招人稀罕!”
“那就好,攸宜身体本来就弱,您多费点心”,张平安嘱咐道。
“知道,那可是我儿媳妇,我孙子他娘,不用总强调,老娘这点谱还是有的,你就放一万个心”,徐氏没好气道。
张平安讪讪的摸了摸鼻子,赶紧又去哄自家老娘。
转眼便到了洗三这天。
说是不大办,但来的人不少,都是特别熟悉的,最后还是在院子里面摆了六桌。
连五姐夫方子期都从隔壁县回来了,还给孩子打了一把贵重的金锁贺喜,不过没带五丫。
徐氏见后问了一嘴,方子期脸色有些不自然的解释说五丫受了暑气在休养。
人多嘴杂,徐氏招呼客人忙的分身乏术,便也没再多问。
洗三仪式主要是为婴儿洗去身上污秽,算是个祈福仪式。
这活儿只能由接生婆主持,其他人不能代劳。
仪式开始前,一家人还要先祭拜神灵,包括床公、床母、催生娘娘、送子娘娘等,焚香祭拜后,最后还要摆出观音像再进行祭拜。
有些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张平安跟着家里人很虔诚的拜完了全程。
接着就是添盆,亲戚朋友们按照尊卑长幼的顺序往盆中添一勺清水、铜板、银子、桂圆、红枣等物品。
接生婆会根据添加的东西说祝福语。
三天过去,孩子比刚出生的时候长开了一些,裹在红色襁褓里,看着有些小婴儿的可爱了,不像刚出生时那么丑。
添盆仪式不能少,但张平安知道钱上面的细菌是最多的。
便提前准备了不少清洗干净,又用沸水消毒过的金银裸子,分给自家几个添盆的亲友备用。
就为这事儿,还被老娘徐氏念了无数遍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