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人在八仙,从画皮鬼开局 > 第255章 潮州鼍龙为患,只管报东海三公主名头即可!

第255章 潮州鼍龙为患,只管报东海三公主名头即可!

    韩愈可是天下文宗,清流领袖,若客死在此,他们定然难逃干系。


    想到这里,良安等几位小厮,赶紧不停摇晃韩愈的身躯,想把他唤醒。


    几位侍卫也把自己身上衣物脱了,披在韩愈身上,为他御寒。


    可渐渐地,众人发现韩愈脸色越来越差,体温也几乎没了,一瞬间大家全部慌了神,不知该如何是好?


    能做的已经做了,只盼韩愈福大命大,能躲过这一劫。


    除此之外,这一行人也是冻得瑟瑟发抖。


    毕竟,这般天寒地冻,他们又能坚持多长时间?


    无奈之下,众人只得围在韩愈身边,聚拢到一处,就这么昏昏沉沉睡下。


    至于明天能否醒来,就是听天由命了。


    也不知过去多久,朦朦之中,大家似乎被一道悠扬的箫音给吵醒。


    良安有些艰难抬起眼来,只见大雪纷飞之际,一道挺拔昳丽的人影,却不疾不徐从雪地之中走来。


    这一刻,韩愈也不知为何,慢慢睁开了眼,听着耳畔响起的箫音,浑浊的目光之中,闪过一丝精茫。


    旋即,整个人跟着激动万分,颤抖着身子,言道:


    “是湘子来了吗?”


    “湘子,是你吗?”


    韩愈死死望着雪地上那个人影,问道。


    不多时,他身旁那些小厮、侍卫忽觉一阵热风涌入马车之中,眨眼间遍体生暖,犹如身处于火炉之中。


    “这…这是怎么回事?”


    “马车里是生火了不成,怎如此暖和?”


    “老爷!”


    “老爷,你可算醒了,刚才可吓死我们了!”


    “……”


    众人幽幽醒来,发觉车内异样之后,无不面色一喜。


    “是老夫侄孙湘子来了!”


    韩愈回过神来,喃喃自语。


    紧接着,望向众人问道:“你们先前可听到箫声?”


    话音落下。


    那良安率先回道:


    “听到了,老爷!”


    “小的还见到,雪地上有位仪容不凡公子,手持玉箫,踏雪而来,难道他就是洞箫广济天师?”


    同一时间。


    马车里,其他侍卫、小厮相顾骇然,大惊失色道:


    “什么,是我大唐国师来了!”


    “不是说,他早已销声匿迹多年吗?”


    “……”


    听到大家的一致肯定是听到了箫音不假,这韩愈便心知是湘子来了。


    只是,看这架势,他似乎不愿意见自己。


    情急之下,韩愈便一人慌急走下马车,站在雪地里,举目四望,大喊道:


    “湘子,叔祖知道是你来了,你又救了叔祖一命!”


    “如今,叔祖已明白当年你在花团之上所赋之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含义所在……”


    “茫茫天地间,鬼神有之,仙佛亦有之问道长生去,闲坐赴黄庭。”


    良安等人哪里料到韩愈会突然下车,等反应过来之后,立马也跟着下来,劝道:


    “老爷,外面风大雪厚,若感染了风寒,可怎生是好,咱们赶紧进来才是!”


    “不急,老夫不冷。”


    对此,韩愈却摆了摆手,非常固执。


    良安见状,也是无奈。


    只得跟韩愈一道站在雪地之中,帮忙寻找那洞箫广济天师的踪迹。


    ……


    “看来,贫道这叔祖已决心向道了,也不枉费我这三番两次度他。”


    殊不知。


    在韩愈等人深陷雪山中时,那韩湘子与敖皎正巧也来到了人间。


    之所以相救之后,未及时现身相见,是因为就想看一看,他历经此番生死,有何感悟。


    不过,适才听其言语,韩湘子已然明白了韩愈的心思。


    当下,他也不再躲着,而是把手中玉箫一挥,遣散云雾,于云端之上露出真容来。


    “老爷,您快看!”


    “那天上有仙人!”


    不多时,良安忽觉头顶之上,似有霞光乍现。


    他猛地抬头,就见那天空之中,正有两道人影,一男一女,披着霞光宝彩,脚踩祥云,含笑望着此处。


    望到这一幕,良安吓得身子一颤,赶紧对韩愈言道。


    听到此话,韩愈抬头向天上望去,果真见着有对金童玉女身处云端。


    他费力定眼细瞧过去,发现那站在祥云之上的人影,正是韩湘子!


    当下,韩愈面容一喜,忙呼道:


    “湘子!”


    “湘子,果真是你!”


    话音落下。


    韩湘子微微一笑,紧接着就与敖皎一道落下云头,飞了下来。


    “叔祖,十几载不见,没想到再见你,却是这番光景了……”


    来到跟前,韩湘子凝视着韩愈那满是风尘仆仆之气,不禁感慨出声。


    “十余年未见,湘子你容貌依旧,叔祖却老了。”


    韩愈叹了口气,也是唏嘘万千。


    “拜…拜见天师!”


    这边,良安等人望到这韩湘子居然从天上落了下来,与韩愈叙旧,知晓他便是昔日先皇所赐封的洞箫广济天师。


    不由得,他们也极为惶恐的上前,小心翼翼拜道。


    韩湘子见状,微微一笑。


    他适才也望到良安等人的忠主之举。


    很快,他衣袖一挥,这满山风雪便戛然而止,不再落下。


    望到这一幕,良安等人无不悚然而惊。


    暗道洞箫广济天师神通广大。


    “湘子,这位仙子是?”


    韩愈注意到韩湘子身旁,那位眉目如画,身姿绰约的敖皎,好奇问道。


    “昌黎公,我乃东海之人。”


    不待韩湘子回话,这敖皎螓首微低,主动回道。


    “东海?”


    闻言,韩愈面色微怔。


    见她浑身隐隐约约裹挟水雾海潮之气象,便明白了她的身份。


    怕是眼前这女子,就是传说之中的真龙了。


    “叔祖,接下来你可要去潮州?”


    和韩愈叙旧了番,韩湘子直言问道。


    “湘子,你有所不知,你走之后,大唐之中佛法日渐兴盛,先皇驾崩过后,新皇登基,念我年事已高,就……”


    “……”


    “想不到,老夫顶撞龙颜之后,会被圣上贬去潮州。”


    “不过,老夫依旧不后悔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


    “只是,如今叔祖年老体弱,上任潮州之后,怕难立建树,解决不了那鼍龙之祸……”


    当下,韩愈把他为何遭贬的来龙去脉,一一与韩湘子道来。


    其实。


    这些事,哪怕韩愈不说,韩湘子也明白。


    “无妨,贫道会跟叔祖一道去往潮州,这鼍龙之祸,不足为虑。”


    听到叔祖的难处,韩湘子想也没想,便答应下来。


    “哦,湘子,你真的愿意随叔祖去潮州?”


    闻言,韩愈一愣,有些难以置信。


    韩湘子点了点头,道:


    “愿意。”


    他话锋一转:


    “不过,待此事解决之后,侄孙还是希望叔祖可以一心学道,不再过问世俗之事。”


    对此,韩愈豁然一笑:


    “湘子,你放心吧,经此一事,叔祖早已看开了。”


    几人谈了片刻之后,韩愈忽提议道:


    “这夜已深了,咱们还是找户人家落脚为好。”


    言罢,他就邀请韩湘子、敖皎二人上车。


    命良安驱车前行。


    大约行了十余里地,众人终于是寻到了一处烟火之地。


    良安上前敲门,与主人家说明了来意,就付了一些碎银,不多时就讨来几间屋子落脚。


    等一行人进屋之后,主人家便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食来款待。


    山里人家的菜肴,自然不是什么大鱼大肉。


    不过野蔌山肴,倒也让众人吃的尽兴。


    趁此间隙,主人家又端来火盆,供众人取暖。


    韩愈用完饭后,打开了窗户,见外面依旧风雪呼啸,便默然站在窗前,半响不曾言语。


    好在屋里有炉火,即便外面再冷,也冻不坏人。


    韩愈就这般站着,望着屋外雪景,内心多了一丝凄凉。


    先前又历经了生死一次,眼下他回想这一生,不由得是感慨万千。


    没想到这临到头,还要去潮州……


    前路如何,他也不知道。


    思虑间,韩愈顿时百感交集,心绪纷飞。


    种种复杂心情汇聚于心,让他多了些愁苦。


    愁苦一起,就有了诗意。


    于是乎,他唤来良安,让其研磨,不多时,韩愈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一首七言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写完了这首诗,韩愈就放下了笔。


    这时,良安把目光投去,低头望了一会儿,看到最后一句时,忽地心头一紧,明白自家老爷去了潮州,是抱有死志,忙宽慰道:


    “老爷,您多想了,有天师在此,怎会有事?”


    “生死一事,谁又说的准了……”


    韩愈摇了摇头,笑道。


    ……


    ……


    翌日一早,众人醒来,发现屋外居然雨雪化了。


    为了不耽误行程,韩愈、良安等人在此喝了几碗热粥之后,就急匆匆赶路了。


    ……


    “公主,能否帮贫道一个忙?”


    另一边。


    虚空之上,韩湘子脚踩仙云,俯瞰下方韩愈那辆马车渐行渐远,不多时扭头对敖皎说道。


    “怎么,小道士也发现了昨日那场大雪下的不同寻常?”


    敖皎俏脸微凝,问道。


    “这是自然,蓝田县虽然地势颇高,又在秦岭之中,偶有雪下也是正常,可昨日那场大雪却来的蹊跷,恐是有人存心于此。”


    韩湘子点了点头,语气有些凝重。


    “难道是佛门?”


    此话一出,敖皎瞬间明白过来了,她疑声道。


    要知道。


    这韩愈在金銮殿上,几乎是以死谏的方式,来让唐皇拒迎佛骨。


    此举,自然是得罪了佛门。


    但韩愈在大唐之中地位非凡,且又是一代文宗,想要对付他谈何容易。


    唯有弄得悄无声息,合情合理才能掩人耳目。


    故而,昨日那场大雪就是最后的选择……


    “放心吧,小道士。”


    知晓这其中利害关系,敖皎当即拍了拍手,答应下来。


    刚欲转身去长安,敖皎似想到了什么,玉容上又多了一丝郑重,与韩湘子认真交待道:


    “对了,小道士,潮州距离我东海也不远了,这鼍龙吃人一事,我之前没有听过,想来是东海疏于管束所致。”


    “你若是弄清状况后,大可报上我东海三公主的名头,那鼍龙一族,应该不会与你为难。”


    “等长安的事调查清楚,我会尽快赶去潮州与你汇合。”


    韩湘子笑了声:


    “贫道明白,公主放心便是。”


    话落,韩湘子不再迟疑,身形一动,就化作一抹虹光,跟了过去。


    而敖皎亦是化作一团水雾,直奔长安。


    ……


    ……


    潮州,在大唐以南边陲之地。


    此地靠近东海。


    百姓大多以捕鱼为业。


    由于南疆之地一直未曾得以教化,加之此处湿重瘴多,经济也发展不起来。


    久而久之,此处百姓大多愚昧不堪,信众纷杂。


    也不知从何时起,这潮州之中,有鼍龙为患。


    但凡渔民出海,必遭鼍龙所伤。


    运气好的,或许能捡回一条性命。


    但即便如此,也会落个缺胳膊少腿的下场。


    运气不佳的,甚至会葬身鼍龙腹中。


    面对这困局,当地衙门是没少出力,甚至请来了不少道士和尚来做法事,可依旧没什么用处,反倒是让鼍龙闹的更凶。


    无奈之下,这潮州衙门也只能三令五申禁止渔民出海捕捞,来减少伤亡。


    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不让捕捞,潮州百姓还怎么生活。


    好在经过长时间与鼍龙的斗争,这些百姓也渐渐掌握了一些办法。


    譬如每次出海之前,都要带些牛羊,前去喂祭。


    等鼍龙们吃好了,再下网捕捞。


    有的村子则每逢一载,则拿活人来拜祭鼍龙神,献些童男童女,以报平安。


    但这种办法,不为官府所容。


    大多是百姓们私自拜祭。


    由于民不举官不究,即便衙门知道此事,想要管治,也是难上加难。


    日子一长,官府也就不理睬了。


    除非是有人告了衙门。


    但这种情况,大多百姓是不会告的。


    毕竟,这动辄事关一村一县的生死,若惹恼了鼍龙神,降下大祸,无人能活命。


    往往是牺牲一小家,来保全大家。


    当然,被选择拜祭给鼍龙神的童男童女,不仅家中能得到一大笔赏钱,同时也会受到大家的敬仰。


    ……


    ……


    潮州。


    潮安县,平沙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