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第一公 > 第41章 两件事(1)

第41章 两件事(1)

    “咳..嗯嗯!”


    兵部后堂,南厢房门前。


    身着戎装的李老歪轻蔑的瞄了一眼,兵部大堂之中的那些芝麻大的官儿们,然后清了下嗓子。


    “咳....”


    “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同知军国事...”


    “五军都督府前军佥事,金吾卫都指挥使,掌皇城禁卫军事,光禄寺卿,火器铸造局总督办...”


    “世袭罔替曹国公....到!”


    唰.....


    兵部衙门堂内,瞬间鸦雀无声的同时,又是齐齐一片扭头观望之声。


    而后,就听吱的一声,后堂的门被推开,一群官员依次从里面走出,分列左右两侧。


    而后长揖开口,“下官等恭迎曹国公!”


    “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笑声之后,曹国公李景隆龙行虎步,由外而内。


    因天已渐凉,李景隆头戴红宝石笠帽,身披类似于披风一样的氅衣。


    氅衣青灰色,一般人看不出是什么料子所做。但明眼人却一眼就能辨别出,是云锦夹杂了孔雀翎,这种工艺只有皇家织造才能织出来,且只供奉内廷,专属于东宫和皇子亲王的珍品。


    所以这氅虽略微宽大,但穿在李景隆的身上却使得他的身形格外的挺拔。


    “哈哈哈!”


    李景隆走到兵部后堂门前,笑道,“诸位免礼!”


    “卑职等谢过公爷....”


    众位官员刚刚直腰起身,就见李景隆双肩微微一抖。


    马上有两名穿着蓝色棉甲,甲钉光可照人的亲卫上前,一左一右同时伸手,把李景隆身上的氅衣脱去。


    也就在同时,兵部大堂内外又是齐刷刷一片惊呼。


    “嘶.....”


    看似平凡无奇的氅衣之下,赫然是一身光彩夺目,不可一世的蟒袍。


    而且,这不是一般的蟒袍,乃是缂丝蟒袍。


    缂丝乃是皇室专属,一寸缂丝一寸金。


    李景隆所穿的缂丝蟒袍,又与一般的缂丝袍服不同。


    其袍服上的蟒,还有裙摆的金边,全部是由纯金拉制成线的捻金线绣制。


    大明朝御赐蟒袍不知凡几,但如此华贵而又尊贵的,恐怕为数不多!


    外氅衣看似平平无奇,实乃宫廷御用。


    内蟒流光溢彩华贵非凡,亦是皇家专供。


    与李景隆一比,兵部后堂门外站着的官员们,寒酸得几乎等同于蝼蚁一般。


    “诸位久等了!”


    李景隆走到近前来,又是和煦的笑道,“本公早该到了,奈何太子爷一定要拉着本公说话!”


    李景隆说话之间,看向面前的官员们。


    领头的是兵部侍郎何礼,工部侍郎暂兼尚书麦至德两人。其余人等,也都是五品以上的...小官!


    闻言,何礼跟麦至德对视一眼,心中无声苦笑。


    眼前这位国公,可谓是国朝圣眷最隆第一人,出入皇宫大内犹如自家后宅,宛若皇明朱家子嗣一般。


    李景隆迈步进屋,众人紧随其后。


    “下官斗胆,请问公爷,太子爷拉着您说话,说的是火器铸造局的事吗?”工部侍郎麦至德开口道。


    其实李景隆虽官职勋号众多,跟文官们又是文武殊途。


    但其实在官位上,并没有达到可以让一部侍郎自称下官的地步。


    但是.....但他脑袋上那顶世袭罔替曹国公的帽子,足以超过一切官位。


    “本公今天请诸位来!说的正是火器铸造局交接的事!”


    李景隆大喇喇在主位上坐了,继续笑道,“但太子爷刚才拉着本公说的却不是火器铸造局的事,而是....”


    说到此处,李景隆低头一笑,“本公还有四天大婚,太子爷说的是本公的亲事!”


    “下官等恭贺曹国公,新婚大喜,百年好合....”众官员又齐齐起身,齐齐拱手行礼。


    “哈哈哈!”


    李景隆起身还礼,笑道,“本公大婚那天,诸位都要赏光到场....礼金,本公是分文不要,但是酒...一定要喝到位!”


    “呵呵!”


    诸位官员矜持的笑笑。


    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心里清楚,曹国公的婚宴他们是没有资格到场的,但人家客气话说的漂亮,让他们心中听了舒畅面上有光。


    “公爷...”


    麦至德继续开口,边上一名五品的工部郎中带着几名书办,捧着几摞厚厚的账本名册上前。


    “这是火器铸造局,自洪武十年以来的账册,库册,细料册,匠册等.....下官现在交接给您!”


    “呵,好!”


    李景隆微微点头,身后又是两名亲卫跨步上前,接了过去。


    “这账册的事,本公大婚之后再一一查勘,到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还要侍郎大人您,指点迷津呀!”


    “应当的应当的!”


    闻言,麦至德心中长出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这火器铸造局乃是个肥差中的肥差,账目能清明吗?


    天底下凡是花钱花大钱的衙门都是如此,莫说当官的从中渔利,就是下面那些管事的,也要浑水摸鱼。


    哪怕是工匠等,偷偷摸摸带点东西回家变卖,那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事!


    人家李景隆说,我大婚之后再查勘。


    言外之意,我有功夫就看,没功夫就不看。


    “怪不得人家圣眷最隆,是有道理的呀!”


    麦至德心中暗道,“年岁不大,忒会做人了!”


    接着就听李景隆继续道,“账册不急,但是...”


    “我丢累老某....”


    刚听到但是二字,麦至德心中直接冒出一句多年不曾说过的,大雅粤音。


    同时心中骂道,“我这边刚松了一口气,你就跟我要人情了?”


    “但是,还有一件事,是当务之急!”


    李景隆开口道,“本公听闻,火器铸造局所属的近乎上万工匠,都散落的住在京城内外?”


    麦至德一愣,他不明白李景隆为什么提起这个。


    下意识的说到了,“正是如此,工匠等散居,每天按时来衙门出役!”


    “怪不得造不出好火器来!这种效率能造出好东西才怪了!”


    李景隆心中嘲讽的笑笑,面上却依旧和煦,“本公跟太子爷讨了个情!”


    说着,看向众人,“钟山南麓,挨着本公掌管的金吾卫边上要了一块地....”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又道,“要建一座城!一座..工城!”


    “啊?”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建城?


    好端端的建什么城?


    “麦侍郎!”


    “下官在!”


    “这件事,还要劳烦工部!”


    李景隆正色道,“您尽快让人绘制图纸出来,这工城不但要容纳安置上万匠户及其家属,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工坊三十套....”


    “料库,油库,煤库,金库.....”


    “更要有疏通的水道水渠....”


    “还要保障这工城之中的民生....”


    李景隆所要建的,就是属于这时代的,开天辟地的大国企....


    大明重工!


    以火器铸造局为核心,边上是一系列冶炼锻造,加工配套等产业链。


    在这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旁边,就是他即将组建的火器营驻地。


    老一辈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业要发展,就要放手大干。


    这种方案不是完美的,甚至是被后世淘汰的。


    但历史已经证明,它是最适合当下的!


    “嘶....”


    李景隆的豪言壮语,麦至德听得头皮发麻。


    按对方这么说,所建的工城起码要容纳十多万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