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第一公 > 第180章 我想多了?(2)

第180章 我想多了?(2)

    他的口吻很轻,像是在说一件轻描淡写的事,半点紧张都没有。


    似乎他要做的,不是救人,而就是简单的切肉。


    “这儿!”


    戴先生指着徐达的右肩下面一点,一个鼓起来的脓包。


    “从这下面切开,别切脓包的头,不然脓血引不出来.....”


    “您轻点...”


    唰!


    朱棣已是手起刀落。


    他的手很快,李景隆就觉得眼前一花之后,一股粘稠的夹杂着黄白芝麻粒大小污垢的脓血,就从伤口处冒了出来。


    “嘶...”


    与此同时,徐达再次抓紧了他的手,紧紧的闭眼。


    “这....”


    戴先生继续道,“这块肉已经烂了,索性直接切了去...”


    “嗯!”


    朱棣手中的刀锋,贴着徐达的后背,唰!


    “呃....”


    殷红的血,瞬间喷在朱棣的脸上,但他连眉头都没动一下。


    攥着李景隆手的徐达,额头上汗珠滚滚。


    “遭娘瘟的,要了血命了!酒...酒来!”


    朱标再一次举着银杯送酒,徐达再次一饮而尽。


    “古有关云长刮骨疗毒!”


    “今有魏国公割肉去疮!”


    ~~~


    李景隆安抚着徐达笑道,“师父,您老就是咱大明朝的关二爷呀!!”


    “呵呵呵!”


    徐达咧嘴笑笑,“哪敢跟二爷比呀!嘶....正月初五那天....喔..毛头家里...有出戏唱的挺好!”


    “这块肉也切掉...”


    唰!


    朱棣又是一刀,面色不改。


    李景隆的手,几乎快被徐达给攥断了。


    但他依旧纹丝不动,任凭对方攥着。


    “师父,您说的是哪一出呀?”


    徐达嘴唇哆嗦着张口,“战长沙!”


    李景隆心中一酸,不假思索的开口唱道,“黄忠老将听端详....”


    “啊!”


    徐达痛苦低吼一声,而后跟着附和,“某大哥堂堂帝王...相!”


    陡然间,边上面对窗外,不忍观看的老朱身子一震。


    慢慢回身,看着趴在椅子上的徐达,虎目泛红。


    他快步走到徐达身前,掰开他攥着李景隆的手,然后用力的攥着。


    “兄弟,撑住喽,大哥在这呢!”


    往事一幕幕,不由得在老朱心中浮现。


    征战岁月之中,多少次危在旦夕之时,都是这位老伙计力挽狂澜!


    基业初成的时候,也正是这位老伙计私下长谈之中,一次次的说,皇帝轮流做,大哥做有何不可?


    多少年...


    没听过有人喊他大哥了!


    ~~


    “老公爷的病,治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养...”


    雨停了之后,黄昏暮色昏沉。


    像是一张巨大的灰布,笼罩着人间。


    哗啦啦...


    朱棣用水冲了手,然后满不在乎的在身上擦擦。


    回身挨着李景隆坐下,且翘起了二郎腿,一只手还搭在了李景隆的肩膀上。


    殿内的人都坐着,只有戴先生佝偻着身子站着。


    “马上就开春了,一开春这天就热了...”


    “老公爷的病,怕天热...”


    “而且年岁大了,伤口不容易愈合,要是热着了....”


    “你说这个咱懂!”


    老朱打断他,沉思道,“天一热,伤口就不好,伤口长不上,里面化脓...就离死不远了!”


    戴先生点头,但随即又惊恐的摇头,不敢再说。


    “这好办!”


    朱棣开口道,“大哥大婚之后,二丫头不是要去北平练兵吗?到时候儿子把岳父带上.....去承德,那边凉快!”


    李景隆闻言,心中暗道,“那倒是个好地方!历史上满清皇帝避暑会见蒙古诸王都是在承德!”


    但随即,他心中突然一动。


    承德,按照地域划分就是后来的大宁部指挥司所在之地。


    那就是现在还只有七岁的,未来的宁王封地所在。


    当然朱权现在还没封王。


    但朝廷已有意,这两年之内要在锦州承德一带设置大宁部指挥使司。


    按照老朱心中的构想,大明九边塞王拱卫京师的策略。朱权虽没封宁王,但宁王这个王号,已经给他定下了,只是时间的问题。


    现在朱棣要把徐达送去承德去疗养,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数?


    “我是不是心里想的太多了!”


    李景隆心中又暗暗想道,“朱棣的目光此时已盯着大宁那边,想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正好借机扩展到那边?”


    要知道历史上的大宁,在最鼎盛的时期,甲兵八万呀!


    那可不是纸面上的甲兵,此时的大明边军之中并不全是汉兵。


    契丹女真蒙古各族勇士,皆为大明效命!


    最着名的就是英勇善战的朵颜三卫!


    同时他心中又想起一件事,历史上永乐元年,朱棣把承德这个地方奖赏给了蒙古的乌梁海部。同时把承德卫所有军户百姓南迁,使得这块地方变成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隔带。


    当然,也留下了祸端!


    “不是我想的多!而是朱棣这样的天之骄子,本就不能以常人度之!”


    李景隆继续心中暗道,“别人能想十步,他就能想到一百步......”


    “那边盛夏的时候,就跟这边四五月时似的!”


    朱棣又对老朱和朱标道,“而且那边的部族对朝廷一向恭顺!爹和大哥你们要是不放心,儿子先把那边的胡人招募了 ,然后再派几千兵过去,结个卫所......”


    “不是我想的多,而是我猜对了!”


    闻言,李景隆忍不住看了朱标一眼。


    收回目光之时,下意识的看向朱标。


    而朱标也正在看着他,且对他微微的点了一下头,心中之意用眼神传达出两个字,不行!


    “朝廷这边,正有意在那边建大宁卫...”


    老朱沉吟片刻,“嗯,按你这么说的话.....嗯.....”


    “爹,那不正好吗?”


    朱棣笑道,“我岳父在塞外威名赫赫,他老人家去那边疗养,朝廷设置军卫,那还不是手到擒来顺理成章!”


    忽的,李景隆注意到朱标对他眨了下眼睛。


    “四爷!”


    李景隆出声,朱棣诧异的转头。


    “有件事您.....那个,臣不是驳您,臣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李景隆笑笑,“戴先生说了,老公爷的病还得继续动刀,而且起码要七天半个月的,对吧?”


    “老公爷也年岁大了,这么一折腾...他现在什么样您也看出来了!”


    “从京城到北平再到承德,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他的身子能受得住吗?”


    “当然您的心是好的,可是臣想.....臣是怕万一折腾出好歹来,反而不美呀!”


    “再说,承德毕竟太远,有什么事,一旦有事鞭长莫及!”


    “二丫头这话,老成持重!”


    朱标开口,对老朱道,“莫说老公爷了,就儿子如今正值壮年!腋下割了个小口子,都疼得不行,诸多禁忌呢!老国公跟着出京,还是那么远的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嗯!咱心里也有这个顾虑!”老朱点头。


    “大哥多心了!”


    朱棣又是大笑,“又不让他骑马,弄个马车,安安稳稳的......那个戴先生随军带着,哈哈!一路上走走停停就当是溜达了!”


    “那更不行!”


    李景隆出声道,“鞍马劳累.....”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咋行?”


    朱棣忽然变脸,看着李景隆面色不善,“来来来,你说!我说一个你不行,我说两个你说两个不行!哦,你长本事了?”


    “啧!”朱标皱眉道,“你跟他发什么火?好好说话你怎么说酸脸就算脸?”


    “大哥,呵呵!臣弟就这个狗脾气,哈哈!!”


    朱棣又忙笑道,“臣弟就是容不得磨磨唧唧瞻前顾后.....”


    “四爷是爽直,心直口快!”


    李景隆不以为意,继续道,“其实在臣看来,这事呀...最好还是听老国公自己的意思!”


    他知道徐达是想去北平的,戎马一生的英雄,谁愿意老死温柔乡之中呢?


    但他更知道,他能看穿的徐达也能看穿......


    燕王已有北平,若再把触角伸到锦州承德,乃至朝廷要建的大宁卫一带。


    继而控制连接河北辽东乃至蒙古的枢纽...


    那将是多么庞大的一股势力?


    京师之中,谁能安睡?


    “而且...”


    李景隆顿了顿又道,“现在才刚开始治,还是治病要紧,以后的事到时候再说,只要能把先病稳住,其他的都是次要!”


    “爹,这话对!”


    朱标在旁附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