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巨星从2000开始 > 第十一章 老王很恼火

第十一章 老王很恼火

    林耀文醒来时,已经快中午了。


    昨晚班里所有同学一起去聚餐唱歌,一直搞到凌晨一点多才结束回学校,酒是一点没少喝。


    虽说从大二结束后,班里很多同学就开始在外面跑剧组接戏,大家见面的机会就很少。


    但毕业完全不一样。


    意味着从此以后,大家都要为各自的演艺事业忙碌奔波,很难再有机会见面。


    离别的气氛笼罩着所有人。


    有人大声高谈阔论,畅想着美好未来。


    有人感情脆弱,舍不得的抱着别人嚎啕大哭。


    不知道是不是喝多有点上头,作为团支书的祖锋,最后还拽文玩了一把煽情。


    “相聚就是一种缘分,能成为大学同学共处四年,更是缘分。以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混得好的同学一定要带一带其他同学。”


    就这句说辞,让所有人当场叫好点赞。


    年轻人嘛,心中总有热血。


    等被现实教做人后,才会磨平棱角,才会明白以前的自己究竟多么单纯多么沙雕。


    什么混的好带一带同学,纯属想多了。


    除非达到明叔和葛大爷那种层次,或者晋升为资本,否则想往剧组带人可不容易。


    投资方、制片人、导演、编剧,都有自己想捧的人,人凭什么把角色让给你?


    除非是没几场戏没几句台词的小角色。


    想着昨晚聚餐时的情形,林耀文甩甩头坐起来,就看到郭浩伦在收拾行李。


    “耗子,要出去拍戏吗?”


    郭浩伦转过头看向林耀文:“你小子都不看通知吗?咱们毕业了,7月10号之前得离校,给新生腾宿舍。”


    “忙昏头了,没注意。”


    林耀文哈哈一笑,丝毫不觉得尴尬。


    郭浩伦随即叹息道:“你小子就爽了,家就在京城,直接搬回家住就行,可怜我们这些外地的,还得租房。”


    “谁说我……”


    林耀文下意识就想反驳,刚一开口,忽然反应过来,他不是京城人,但原主确实是京城本地人。


    急忙改口:“谁说我搬回家住就行?跟家人住一起多不方便,没有一点隐私,还是自己租房住好。”


    “你小子又是演戏又是发专辑,赚到钱了,当然想怎么安排怎么安排,我现在就怕接不到戏,到时候吃不起饭交不起房租。”


    “不至于,只要不挑剔,赚钱不难。”


    郭浩伦点点头笑着附和:“没错,多跑几个剧组,小角色也不放过,确实不难。”


    “是这个理儿。”


    就像很多新人导演找投资非常困难,投资方理所当然会怀疑新导演的执导能力。


    要说能力,只有电影拍出来才能验证。


    但问题是,没投资怎么拍?


    而演员也是一样。


    除了极个别运气逆天的,出道第一部戏就能上主角,大部分人都是从配角甚至小角色开始的。


    就算是正规科班毕业的学生,入行也得慢慢熬。


    作为新人,没有挑戏挑剔角色的资格。


    除非导演或者编剧本身名气就够大,可以扛起收视,根本不需要在乎主演是不是新人。


    林耀文穿好衣服,翻身下了床,正准备去洗脸刷牙,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一看,是王晓帅打来的。


    林耀文笑着接通:“王师兄,你最近不应该在忙电影后期工作吗,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前几天就做完后期了。”


    “那挺快的啊。”


    电话那头老王声音听起来有些郁闷:“快有什么用?前天送审,审核被卡了。”


    “被卡了?为什么?”林耀文明知故问。


    “电话里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你这会儿有空没?出来聊聊,顺便给你结算歌曲使用费。”


    “行,时间地点给我发短信,我先去洗脸刷牙。”


    等林耀文挂断电话,郭浩伦好奇地问道:“哪个王师兄?找你拍戏吗?”


    “导演系的王晓帅师兄,我前段时间刚拍了他的戏,他心情不好,找我吃饭诉苦。”


    ……


    半个小时后。


    林耀文马不停蹄地赶到约定的小馆子。


    一进去,就看到老王和老唐围着张小方桌,桌上摆着四五个下酒菜,两瓶白酒。


    “王师兄,借酒浇愁愁更愁。”


    林耀文嘴上开着玩笑,自顾自坐了下来。


    老王滋溜一口干掉一小杯,哼哼道:“怎么地,我心里不爽,还不能喝几杯?”


    “来,我陪师兄一起喝。”


    林耀文给老王满上,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这才像样。”


    老王点点头,取过放在旁边座位上的包,从里面拿出合同和签字笔。


    伸手推到林耀文面前:“电影结尾会用你那首歌,版权费我跟焦姐争取了2000块,你签下合同。”


    “行。”


    林耀文也没讨价还价,拿起合同粗略浏览了一遍,就签了名。


    老王收起合同塞进包里,然后又从包里拿出一叠现金递给林耀文:“呶,2000块。”


    “说说电影的事吧。”


    林耀文接过钱,数都没数,直接塞进兜里。


    老王摇摇头叹息一声,一脸丧气:“说是上面有人觉得咱这部戏拍了太多胡同,没把京城现代化的一面拍出来,不利于咱们国家申奥。”


    “没有别的了?”


    林耀文记忆中,老王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是这么说的,至于是真是假,可就不好说了。


    反正片子确实被禁了,不过三年后又解禁了,还是国内首部被解禁的地下电影。


    老王呵呵冷笑:“我就搞不懂了,我又没专门拍社会阴暗面的脏乱差,却非说什么胡同代表落后影响申奥,一部电影能有那么大影响力?”


    “行了,抱怨几句就得了,别那么大气性,又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伤身。”老唐劝说。


    “唐师兄说的对,还是想想怎么办吧。”


    关于国内的电影审查制度,林耀文还是大概了解的,怎么说呢,就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虽说有具体的条条框框规定,但是弹性非常大。


    类似的擦边情节、大尺度画面、过火的台词,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投资方,送审的结果就可能截然相反。


    比如李鞍导演的《色戒》,删减后正常上映;而范小胖的《苹果》删减后也上映,却又被紧急强行下档。


    以至于国内影视行业从业者常说一句话:“合拍片进口片什么都能拍,我们自己人却要带着镣铐跳舞。”


    “还能怎么办,我已经找韩总去问了,韩总也说暂时没办法,只能等等再说。”


    王晓帅很恼火,说着又自个儿灌了一杯。


    “那师兄打算怎么办?”


    林耀文很能理解老王的心情。


    对大多数导演而言,影片就是他们的孩子,辛辛苦苦拍出来,却拿不到龙标发行,杀人的心都有。


    老王叹了口气,幽幽道:“我那部《扁担姑娘》硬生生拖了三年才通过审查,《十七岁的单车》不想等了,我打算参加明年初的柏林电影节。”


    好吧,还是走上了原时空的老路。


    林耀文附和道:“早知道审核会被卡,师兄你后期就应该做快点,直接去参加戛纳电影节。”


    “唉,你不懂这里面的事。”老王摇摇头。


    “那师兄说说呗,就当是给师弟科普。”


    老王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解释道:“我们这些拍地下电影的,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从立项开始,就已经决定了送去哪个电影节。”


    “那老谋子怎么能横推三大电影节?”


    林耀文很好奇,毕竟老谋子可是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各有斩获,而且还都是重量级大奖。


    老王摆摆手:“不一样的,张师兄本身就很厉害,而且跟三家都有合作关系。”


    “哦,也就是说,有熟人有合作关系去了才有可能获奖,没合作关系没熟人去了基本就是白跑?”林耀文秒懂。


    “你非要这么说的话,也差不多。”


    “那这跟内定有啥区别?”


    林耀文不屑地撇撇嘴,枉他还以为欧洲三大很公正,闹了半天还是玩小圈子那一套。


    老王笑了笑:“还是不一样的,至少评委投票的结果相对公正,不会闹出贻笑大方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