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的造物能升级 > 第123章 唬人的……军用重型动力外骨骼装甲

第123章 唬人的……军用重型动力外骨骼装甲

    第124章 唬人的……军用重型动力外骨骼装甲


    “让我试试,让我试试!”


    “着装起来真方便哎,之前测试过的都是要自己固定魔术贴绑带,有点麻烦。”


    “确实,这个自动闭合的好。”


    “框架看起来真结实,动力系统非常强劲,感觉举起一两百斤应该没问题。”


    “能举起这么重的东西,那说明能挂载更多的东西,要是挂上厚度可观的防护装甲,那岂不是人形坦克?”


    “对对对,就是这样!”


    “哎,正面战场的军事用途近些年是别想了,不解决能源问题它永远没办法进入正面战场。”


    “嗯,连上电线做做后勤不错。”


    “这样也行,至少后勤能力可以提升好几倍,也算间接的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毕竟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看来还是民用领域更适合它,对那些身体不好的老人或病人来说非常合适,怪不得叫康复型。”


    今天来捧场的不仅仅有部队的人,还有各种警察,有负责攻坚反恐的,也有救火救灾的。


    “对于我们武警来说还可以,时间稍微短一些问题不大,因为我们都是先接到任务再出击的,等到了现场运行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也差不多,足够完成任务了。”


    “是的,哪怕到了现场还要等待,只要开启等待模式就可以了,甚至等待的时候一直连着电线,等真正出击的时候断开电源。”


    “没错没错,有了动力外骨骼我们攻坚的时候就可以持重盾了,甚至让盾手的前半身都披挂上防弹板,那样更安全。”


    火警的人也说道:“在复杂环境下的救援工程也能用上,以前怎么往复杂环境里输送设备是一个大问题,单纯的人力用不了大设备,光一个液压剪就几十斤,但用上动力外骨骼就相当于拿了一把小剪刀!”


    “是的,救援一线的压力很大,我们不可能在某地方工作很长时间,干一会就要撤回去休息一下,甚至重新制定救援方案,那时候就可以更换电池。”


    “其实一些人能进去的地方,直接拽一根电线进去也没问题。”


    “我们救火的时候一身装备是非常重的,水枪喷水的时候动能非常大,如果有动力外骨骼的协助,那我们就能轻松很多,就是不知道动力外骨骼的防火防热性能怎么样……”


    当那些年轻的测试人员在兴奋的做测试的时候,吴用在跟那些不得不表现的稳重的领导问谈论具体问题。


    他现在制造的是康复型外骨骼,专用型比较强,可能不太对应他们的需求。


    但技术是相同的,核心技术没问题的话,出适合他们的改型非常方便。


    不对后勤方面的就不用说了,那里的续航肯定不是问题,哪怕不连着麻烦的线缆也可以。


    毕竟那里不是前线,不仅电池储备数量充足,并且停下来用几秒钟换一块电池也不会被打一枪或干一炮。


    而且后勤的动力外骨骼也不用搞商业版的自动锁紧机构,拆了换成传统的魔术贴绑带固定方式就可以了。


    后勤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着装,而且各个身手矫健,不用协助。


    最主要的是拆了这些不必要的东西还能便宜点。


    不过……陆军这边对于正面战场上使用的动力外骨骼依然很上心。


    虽说可以用智能机械狗、智能无人机和智能无人车之类的代替士兵上最前线,但前线到底还是要让士兵去的,因为很多突发的意外情况就是需要真人现场处理。


    所以别管说起来有用没有吧,具体肯定得试一试。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并且陆军那边还不要基础型的,也就是只有动力骨架的那种,而是要吴用曾经在视频里制造的那种重型动力外骨骼装甲!


    现在的联盟军队也已经不是以前的部队了,可以说是“战忽已死,战恐当立”。


    既然动力外骨骼上前线的可能性不是那么大,至少现在是在是这样,那干脆整一个看起来特别猛的东西,然后让别人猜去吧!


    而吴用对这个委托疯狂心动,说道:“其实我早就想这么干了!”


    “我之前那个视频里的重型动力外骨骼就是按照类似的方案制造的,只不过没有武器,还删减了设计方案,如果你们给我开放武器装备,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来!”


    陆军大佬:“?”


    你还别说,当他们对吴用开放了武器装备之后……嘿,你还真别说。


    他们就见识到了什么叫升级科技速度!


    仅仅五天的时间吴用就把他们想要的军用重型动力外骨骼装甲造好了。


    而且既然要唬人,那肯定就不能用之前说的魔术贴绑带了,还得士兵自己进行固定,太掉价了。


    必须自动的!


    测试的时候吴用是想自己来的,结果部队这边不让,找了一名专门的测试战士过来。


    同时为了之后唬人用,还找来了专业的《军武近距离》制作组来拍摄视频,有“军迷天花板”之称的杰哥就在现场。


    当按下启动装置,外骨骼的胸甲从腹部向上翘起打开,腿甲和臂甲从内侧中线向外分开,穿着作战服的测试人员直接往后一靠就进入了外骨骼护甲里。


    脑袋从脖子处伸出,手掌套进外骨骼手套里,脚固定在机械足上,然后各部位的护甲合拢,正好夹紧他,起到固定作用。


    头盔开始是两半的,等驾驶员就位之后才合拢。


    其实说是头盔,其实更像是“观察舱”,它的位置是固定的,里边有显示设备,像是坦克和战车的显示视窗,战士的脑袋可以在里边转,但它不能转。


    这样可以确保它的防御性能远超一般头盔。


    等所有的设备就绪,一名威风的动力外骨骼装甲战士就出现了。


    这台军用重型动力外骨骼的装甲覆盖率达到了80%,除了要保证运动能力而留出来的缝隙使用了一般的防弹布料填充,其他地方都覆盖了硬质聚乙烯pe防弹装甲。


    虽然这东西也算“塑料”,但跟吴用之前视频里做道具用的一般塑料装甲可不一样,它是真防弹的。


    聚乙烯pe防弹插板是通过在高密度聚乙烯板上粘合单向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纤维制造的。


    将片材切割成型,置于模具中,并在高温和高压下压缩,得到粘性硬质装甲板。


    聚乙烯利用子弹旋转引起的摩擦使聚乙烯熔化,从而“粘住”子弹。


    而旋转停止之后,热量不再产生,聚乙烯就会冷却并重新硬化。


    一般规格的聚乙烯pe插板质量在1~1.5kg左右,同规格的比钢铁插板和陶瓷防弹插板都要轻很多。


    因为之前的材料工艺有局限性,纯pe插板能够达到的最高防护等级比不了复合陶瓷防弹插板,无法防御步枪穿甲弹及更大威力的子弹,而且聚乙烯pe的成本高,其价格往往比陶瓷插板贵200%到300%,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


    但吴用有新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所以就把这种轻量级的防弹护甲用到了军用重型动力外骨骼装甲上了。


    看着着装完毕的“超级战士”,一群技术员羡慕的围上来问道:“感觉怎么样,固定作用是强是弱?”


    “报告,我感觉非常好!”


    “超级战士”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感。


    然后更让其他人羡慕了,恨不得取而代之!


    而吴用拿着一个平板电脑看着数据说道:“伱先活动一下再说吧,毕竟动起来和站立不动的时候对束缚感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是!”


    听到吴用说这话,测试战士就开始原地活动,抬腿、伸胳膊、扭腰、下蹲、匍匐等动作做了一个遍。


    除了因为自重有些大,匍匐的时候不好匍匐,其他都还好。


    “舒服感适中,固定效果良好,重心稳定,活动时不容易出现严重前倾和后仰的情况……”


    测试员认真回答着。


    吴用又问:“那就走两步,再试试能不能跑起来?”


    “好,跑到那边的楼梯上试试?”


    “做一下翻越障碍……”


    “明白!”


    测试员按照指示对外骨骼进行测试,周围的技术人员在分析数据。


    其实从整体测试来说,测试员的个人感觉只是一部分,各个传感器的反馈信息也是很大一部分。


    “看来常规运动没什么问题,对于它的体型和重量来说已经很灵活了,就是过障碍的时候有些问题。”


    “这要看什么障碍了,如果是在城市里,那就基本不存在什么障碍,甚至要是一般的房门或薄一些的墙壁,它能直接撞进去。”


    “嗯,缓冲装置也没问题,各部件受到了冲击力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电池消耗的速度也正常,就是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确实低了,吴用同志说之后可以无缝换装硫硒固态电池,续航时间大概能增长一倍……”


    测试非常顺利,因为技术够完善,所以所有测试都是一条过,测试进度非常快。


    而测试完运动,就该测试火力了。


    为了凸显改型动力战甲的火力之猛,战斗力之强,吴用把装甲车上的遥控武器站装了上去。


    而且是一个肩膀上一个!


    有重型狙击枪、重型机枪和榴弹发射器等,可以模块化换装的。


    同时手臂上也有武器挂载,手里还能拿武器。


    智能战斗辅助系统可以做到快速锁定,然后以稳定的动力外骨骼为支架,准确射击目标要害。


    吴用提供的智能系统非常厉害,识别率非常高。


    军队的测试区最不缺的就是打靶场。


    先是静态靶,但很快就没意思了,因为智能瞄准和动力骨架支撑太精准了。


    狙击手还需要观察员汇报各种数据,而智能系统可以直接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得数据,然后调试角度。


    一枪一个!


    那就上动态靶!


    印有各种目标的标靶不断闪现,战斗辅助系统控制的支援武器也不断射击。


    重型狙击枪的击杀率为100%,两厘米的钢板都给你打穿了。


    重型机枪和榴弹的火力覆盖能力也很给力。


    因为模块化的设计,所以武器的更换速度还算快,但再快也没有抛弃的时候快。


    当“遥控武器站”上的武器用完弹药,可折叠机械臂和发射器就会变成累赘,在战士不得不考虑近战或撤退的时候,可以快速抛掉笨重的枪械减轻重量。


    就跟一些战斗机要机动战斗的时候扔掉副油箱一样。


    等测试完攻击能力之后,就该测试防御能力了。


    初期测试的时候不用战士真人在里边,而是放上假人和传感器就行了。


    机体最开始会接受一些大型物体的撞击,还有小型利器的切割和刺击。


    虽然有时候会被撞倒,但高强度合金骨架的支撑作用非常好,框架只要不变形,里边的假人就没大事。


    护甲先吸收一些冲击力,里边的柔性材料也吸收一些冲击力,真正作用在假人身上的冲击力其实不多。


    而刺击和切割对硬质装甲几乎没有作用,关节处的柔性防弹布料防御切割刺击的能力就差一点了。


    毕竟防弹和防割在柔性材料上不可兼得。


    不过……那一把小刀就像靠近“超级战士”,除非驾驶员已经昏迷了,要不然一个大逼兜就扇晕袭击者了。


    防弹性能的测试就更加简单了,直接拿着枪射击就行了。


    虽说这台是重型外骨骼,但本质上还是人型大小的设备,装不了太重的装甲板,所以哪怕是使用吴用改良的聚乙烯pe防弹插板,它的规格还是防弹插板级别的。


    顶多就是从一般士兵的只有胸口和背后那两块装甲板,直接扩充到了全身,只有活动缝隙的地方才是简单的防弹布料。


    而硬质装甲板的防御等级都达到了国标6级,也就是可以防御7.62毫米常规步枪弹。


    别说口径更大的子弹了,就是同型号的穿甲弹都挡不了。


    毕竟这只是人型大小的动力外骨骼装甲板,而不是什么装甲车上的防护板。


    至于活动缝隙处的简单防弹布料,只能防御一些小威力的手枪子弹,威力稍微大一些的手枪子弹都防御不了,更别说步枪子弹了。


    好在那些地方都很小,多击中在背部或四肢内侧,被打中的几率并不大。


    哪怕是狙击手,打那些地方也费劲。


    毕竟狙击手也是首要打大目标,刁钻的位置……很少打。


    当然,这里边还有运气的成分呢,如果运气不到,可能第一枪就是打的薄弱地点。


    这一番功夫测试下来,得到的测试数据是非常惊人的,也拍摄到了很多劲爆的画面。


    于是在经过剪辑制作之后,加急了一期的《军武近距离》就播出了。


    视频里全程没有提到电池续航的问题。


    所以当联邦军方看到这个视频之后,精神内耗立刻加剧了!


    然后……看向国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