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杨主任的虚拟太空训练
去年12月吴用终于开完了价值100万的奖品,而抽奖回馈活动依然在继续。
不过达到100万之后就不再10万、10万的增长了,而是100万、100万的增长。
毕竟10万一涨太慢了,抽到猴年马月都抽不完。
所以今年1月份开200万的抽奖,等到年底估计就能开到1000万的奖励了。
那时候应该就能追平粉丝,再之后增涨1000万才抽一次奖,抽奖频率肯定会减慢很多。
随着抽奖数额越来越大,奖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还是要中不了……那可能真是欠缺一点运气。
可是当粉丝们等待5月份的600万抽奖,想着这次数量肯定更多,怎么也该轮到自己的时候,吴用的奖品竟然换了。
换成了一张成本都超过1000万的天鹰1号船票!(前边2张改成1张了)
这合理吗?
哪怕有人表示吴老板从来都是说话算数的,但还是有不少人不相信。
【好家伙,吴老板真的下本啊!】
【吴老板大方是肯定的,毕竟都抽了那么多奖了,可一张天鹰1号船票的成本都超过1000万了,这最多600万也不够啊,赔本抽奖?】
【大方和赔本应该不是一回事吧?】
【可能一张船票算赔本,但照顾全局可能就不赔本了。】
【也是,反正吴老板不骗人,转发抽奖就完事了。】
【抽抽抽,抽我!】
【好家伙,你是够变态的】
5月,就在许多人讨论抽不抽的问题时,吴用已经在陪着航天中心的领导视察航天公司里新建成的航站楼了。
之前的时候都是测试,而且还是无人的,天鹰1号从机库里推出来就直接上了跑道准备起飞,哪用得着什么航站楼。
不过当天鹰1号开始载人运营的时候,航站楼就必不可少了。
而航天用途的航展楼肯定跟普通机场的航站楼不一样,它不仅要担任售票检票的功能,还要具备给乘客做体检和作太空训练的功能。
体检什么的好说,常规的东西就行,可是想让乘客们短时间内完成太空训练,哪怕不需要航天员那个级别的也够呛。
总不能让乘客们提前一个月过来训练,然后才进入天空吧?
这种流程可不像是旅游。
好在吴用可以用高科技解决这个问题。
别看太空旅游是商业公司主导的,但肯定离不开联盟航天中心的支持,所以在升级科技航天航站楼投入使用的前夕,航天中心的一波专家就过来视察了。
当他们看到一排像是小号核磁共振的设备问道:“哎,刚才的体检中心不是有核磁共振吗?怎么这又放了一排?还这么小?”
而吴用闻言笑道:“李主任,这可不是核磁共振设备,而是学习机,用来让太空游客们快速学习太空知识的。”
“哦,怎么学?”
“怎么学?”吴用一指那些设备,“各位躺上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躺上去试一试?
试试就试试。
李主任带头,五个航天中心的人都躺了上去。
而吴用跟工作人员示意了一下,自己也躺了上去。
所有人都躺好之后,立刻听到了一个好听的女声。
“准备完毕,精神开始下潜……”
然后“唰”的一下,无数彩色光线从他们旁边飞过。
这哪还有房顶、设备和其他人,他们直接飞起来了!
又是没等他们细想,他们突然发现五彩光晕飞到头了,眼前只剩一片“白光”。
这“白光”,差点闪瞎他们的眼睛。
事实上那并不是白光,只是纯粹的白色,但也因为白色太纯粹了,而且四面八方全是,所以在他们眨眼的时候只感觉眼前发黑。
可还没眨几次眼,他们就出现在了另一个大厅。
这个大厅的氛围比升级科技航天航站楼还科幻,有好几块大小不一的屏幕,而且金属色比较重。
尤其是脚下的地板,踩上去邦邦响。
“这是什么地方?”
“我们怎么到这了?”
“哎,小吴同志,这是哪?”
这种诡异的情况让他们有些惊慌,但情绪还算稳定,看到吴用之后赶紧问他。
“哪?自然是训练太空游客的地方。”
说着吴用伸手向前一划,他的面前就出现了一个半透明的操作框,在他们惊愕的表情中点了几下伴随着轻微的机械振动响声,他们就见到了震撼的一幕。
大厅两侧的墙壁竟然打开了,露出了一个巨大的透明窗。
可能有三四米,一面墙那么大。
最重要的是窗外的风景!
是一颗星球!
大片的蓝色和白色,那是大海和云彩的颜色,还有灰绿色的陆地。
蓝色的海洋和灰绿色的陆地恒定不变,但是白色的云彩可是每时每刻都在缓缓的变化。
往外看是这颗星球的完美弧形,再外就是漆黑无垠的太空。
熟悉又陌生的星球。
“那是……地球?”
有人不自觉的问道。
“是的。”
吴用点头道。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那岂不是说我们在太空里?”
“这里是空间站!”
“不是,我们这就到太空了?”
李主任还下意识的拧了一下旁边人的胳膊,那人“嗷”一声:“老李,你干嘛。”
“疼吗?”
“当然疼啊。”
“疼,那就是真的了。”
“假的。”吴用说道。
“呃……”
众人齐愣愣的看着他。
“这就是我们的新技术,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脑电交互和脑机交互什么的,这就是类似的东西。”
虽然这个东西跟航天没有联系,但他们多少还是听说过一些的,知道是一种非常非常厉害的技术。
所以他们马上兴奋了起来。
“太好了,这里真是身临其境啊,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训练太空游客,还可以训练专业航天员吧?”
“当然,”吴用点点头:“都是通用的,只要使用准确的数据模拟各种场景,它的用处多了去了。”
不过他们看了看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外边的太空景色很逼真,就是这里的重力系统太像地球了,让他们缺少代入感。
说是能训练航天员,但就这么“脚踏实地”的训练?
当然不是,只是因为吴用还没有展开所有功能呢。
他又在面板上点了几下之后,所有人就都飘了。
重力消失。
“哎,哎,飘起来了?”
“谁拉我一把,我不仅飘了,我还转圈停不下来了!”
“有意思,真有意思!”
“太好玩了。”
其他人在惊呼,而上过一次太空的杨主任却是一脸惊奇:“这竟然是失重的感觉,我又体验到失重感了。”
吴用就在他旁边,问道:“杨主任,感觉怎么样?”
杨主任高兴的说道:“非常好,感觉跟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一样。”
“哈哈哈~”
吴用笑着说道:“还有更好的呢,杨主任你不是还一直在做训练吗,我知道伱非常想体验一下咱们自己的空间站,我现在就先让你体验一下。”
他说着就又转换了场景,从科幻的空间站大厅变成了狭小却熟悉的天和核心舱环境。
杨主任看到这个场景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还真是的天和核心舱,这技术真的太好了!”
吴用说要让他们体验一遍虚拟空间的特殊航天员训练,肯定会说到做到,而且因为虚拟空间的特殊性,某些方面的训练效果绝对顶呱呱,比如大脑记忆与感觉记忆方面。
航天员是一种在空间从事航天活动的特殊职业的人,他们要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在航天器的舱内外完成飞行监视、操作、控制、通信、维修以及科学研究等特殊的工作任务,并能正常的生活。
这就要求必需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使他们具备优良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对航天特殊环境因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熟练掌握航天器和完成飞行任务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航天员的培训内容有很多,包括体质锻炼、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和航天器技术训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训练、空间科学及应用知识和技术训练、生存训练以及综合训练等。
针对航天员的类别和职业不同,其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同。
职业航天员方面,比如驾驶员和任务专家,他们的训练内容就非常多,要求也严,训练时间也较长,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
非职业性航天员方面,比如载荷专家或科学家航天员,他们的训练内容就比较少,时间也短。
显然虚拟空间是纯数字空间,诞生于计算机的数据里,干涉不了人类的身体,所以只能在记忆和感觉方面影响人类。
就拿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的状态来说吧。
宇航员要记住大量的技术细节,也要对大量的按钮进行操作,在地上训练的时候,他们会有一比一的模型进行辅助操作和记忆,但是这里边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太空中进行相同操作的时候是飘着的,有一种怪异的无力感,那种感觉跟适应了几十年的地面环境完全不一样。
而地面要想训练那种漂浮状态只能使用水池的浮力模拟,使用抛物线飞行产生的失重状态时间太短,只有几十秒,只能训练其他方面,对于长时间的操作来说根本就没办法。
可关键是水池练习的效果也不怎么好,毕竟水池和太空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只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才使用的。
虽然水池可以产生类似失重的浮力,但是它与分子极其稀薄的太空不同,它属于分子极其稠密的环境。
训练中的宇航员不仅可以在水中感受到漂浮的力量,做动作的时候还会感觉到明显的阻力。
甚至你向后摆一下手,你的身子会向前滑动,而无论你在太空中怎么摆手,你最大的可能就是原地乱转。
现在不一样了,在虚拟空间中,它使用物理引擎模拟太空环境,那么对于数据来说,它就是真正的太空。
所以对于众人的意识来说,他们现在就是在太空进行各种训练,他们操纵各种仪器的状态也是太空里该有的状态。
哪怕等他们去了真正的太空,他们身体的感受和触摸各种设备得到的反馈也是一样的。
有了这样的效果,他们剩下的科目就是身体方面的了。
比如在现实世界里上大型离心机,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对超重状态产生耐受能力,在乘坐或驾驶航天飞行器的时候,可以适应超重状态。
因为是虚拟的,所以吴用直接把天宫空间站的一期工程完成了,也就是三大主要舱室的“t”字形基本结构。
一伙人在里边玩的不亦乐乎,其中杨主任感受最深,因为这一伙人里边只有他在地球轨道上待过,完成过在失重状态下操作设备的任务。
那还是联盟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
期间吴用询问他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的区别,他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虚拟现实空间的模拟状态已经非常逼真了,我在之前的练习中有一项比较悬的指标叫做‘手感’,只要把它练出来了,哪怕闭着眼睛也不会操作出错。”
“不过因为地面和太空重力的差异性,哪怕地面载人飞船模拟舱和真实载人飞船的内部结构一模一样,这个项目也非常不好练习。”
“今天的虚拟空间练习给了我一个大惊喜,不管是重力指数、按钮材质、交互状态,还是触感反馈等等,都让我感觉到了在真正太空进行操作的感觉。”
“作为训练装置,它非常的完美,不过要说有什么不一样和不足的地方,大概就是触感反馈不足了。”
“所有的感觉都很像,只不过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就像一堵墙看起来是水泥墙,但摸上去没有那么冰凉坚硬,有种贴了隔热材料的感觉,差点意思。”
“而且仔细看的话,还是可以发现这座空间站不是那么真实,精度不太够,就像玩游戏,训练游客让他们注意基本的太空知识可以,但对于专业航天员的训练还有些不足。”
听了杨主任的话,吴用点点头,“杨主任,你的感觉没错,等你们走完这个流程之后,我们详细跟你们说一下。”
杨主任点点头,继续领着一群“门外汉”体验奇妙的虚拟太空之旅。
当他们看到太空跑步机和太空自行车的时候,杨主任自己都忍不住试了试。
他当初进入太空是全程固定在座位上的,载人飞船的舱内空间非常狭小,别说全身锻炼了,胳膊都伸不直。
当初没有条件,现在有非常真实的虚拟条件了,那肯定得试一试啊。
“我跟你们说,在太空锻炼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人类在太空轨道上跟在地球可不一样,失重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