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 第27章 朕还得给这逆子处理尾事!

第27章 朕还得给这逆子处理尾事!

    此时的御书房外,魏征,房玄龄,以及众多的言官朕低声的交谈。


    房玄龄一脸哭笑不得的问着众人道:“莫非你们也收到了薛长史的信?”


    众人对视一眼,没有开口。


    显然,来这里的不少人都收到了薛大鼎的信。


    有言官嘴里嘀咕道:“这薛长史当真是好大的面子,竟能使动这么多官员!”


    另一人附和道:“可不是么?听闻太子甚至皇后娘娘都收到了!”


    抛开别的不说,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和薛大鼎没有半点交情,但他居然舔着脸写信?


    说句不好听的你跟我很熟么?我为啥要帮你?这人真是厚脸皮!


    厚脸皮就算了,信上的内容更离谱,居然是李佑把人砍了,请求他们在李世民面前说两句好话?


    一群人收到信的时候差点气笑了,拜托我们可是言官,专门谏言喷人的。


    你这不是送上门来挨骂么?


    还说好话?这不是把骗我当怨种么?


    一群人想了又想,帮忙是不可能帮忙的,最多写个回信,表示我会尽力的,至于能不能成功,全看陛下的意思。


    相比之下,魏征,房玄龄对视一眼,脸色更加的难看。


    他们也同样收到了信,来这里自然不是为了帮李佑。


    毕竟他们身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已经封无可封。


    而且就算是要站队,那也是站在太子身边,没理由会站在你一个母族很弱的皇子身边。


    他们想的是,那天李世民说什么也要让李佑去赈灾,甚至亲自拟定计划,还请自己这些人喝酒。


    所以,薛大鼎的信让他们怀疑,这是不是李世民的意思?


    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是,李世民这么做的用意——是不是也想杀功臣?


    为了求证,他们这才早早的来到了御书房,找李世民要一个解释。


    不曾想,郑仁泰面色不安的走了过来,向着众人行礼:“参见魏相,房相···,请问陛下可在?”


    众人打量着他,纷纷站远了些,眼神各异。


    郑家算是丢人丢到家了,虽然不知道李世民将会怎么处理,但此刻郑家在风口浪尖,跟他搅合在一起准没好事!


    魏征随口回了一句:“陛下正在处理公务,让我等稍候。”


    “谢魏相告知!”郑仁泰扫过众人一眼,脸色更难看了。


    所谓人走茶凉,这人还没走,这群人就离自己远远地,这让郑仁泰感觉很不安。


    正在这时。


    宦官打开了门,朝着众人行礼:“陛下准见,还请诸位移步偏殿,共商朝事!请。”


    “臣遵旨!”


    李世民走出了御书房,看着一群言官,心里很是无语,这薛大鼎到底给多少人写了信?


    “传朕旨意,速速传唤文武百官前来商议旱灾之事。”


    眼见着人这么多,索性李世民特例召开了朝会,将事情说个明白,也好打消众人的疑虑。


    不多时,文武百官被传唤,纷纷商议起了山东曹州的事。


    “昨天刺史被杀这事,是不是陛下的意思?”


    “那八岁齐王,哪有这种本事,我看郑家要倒霉喽!”


    “嘘,小声些,正所谓唇亡齿寒,陛下如此做,岂不是让我等做臣子的寒了心?”


    “肃静!”李世民一声,让众臣皆安静了下来。


    “今日召众爱卿前来,是商议山东曹州刺史郑德本被杀一案,及贪腐一案,还有曹州赈灾相关事宜!”


    “曹州之事,朕已经知晓。”


    “郑德本身为一方刺史,深受朕的信任,享朝廷的恩禄。”


    “多年来,朕以为他,忠君爱民,治理有方,恩施百姓。”


    “天降大旱,身为父母官,他本该扶危济困,安抚百姓,救灾民于水火。”


    “却不料,他不想着扶危济困,却想着如何敛财。”


    “先是在常平仓内偷天换日,以次充好,又将粮食高价卖给百姓,手段高明。敛财足足三万贯,真乃国之蛀虫,朕的私库都没这么多!”


    “他自以为聪明,能瞒天过海,殊不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若不是薛大鼎临危不乱,这曹州的灾民恐怕要造反了!”


    “到如今这般地步,也算是罪有应得,这都怪朕,朕错信了他,朕还有何颜面见天下百姓。”


    这一番话,李世民直接将郑德本定性,将事情定性为自己识人不准,郑德本大发国难财,至于为什么杀他却一个字不提。


    众人脸色各异,目光看向了郑仁泰,想知道他会有什么反应。


    郑仁泰深吸了口气,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他面色凝重,走出队列,起身行礼道。


    “臣有罪,郑家出了这么个祸害,实乃臣管教无方。”


    “陛下仁德无双,郑德本一身罪恶,但还请陛下念在死者为大,饶了他家眷,留他一脉香火。”


    “臣愿意为此次干旱献出微薄之力,捐出三千石的粮食,恳求陛下原谅!”


    众人看向了李世民,郑仁泰已经服软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用三千石换取郑家人的家眷,这笔交易看似很亏,但其实不然。


    三千石换取来的可不止是郑家人的家眷,而是郑家人的人心,经此一闹,郑家说不定会更加团结。


    粮食秋收有的是,人心失了却难以聚拢,失粮三千,却团结人心,因此郑家根本不亏。


    文武百官皆是点了点头,要是换做自己也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眼下就看李世民的意思了,要是李世民借题发挥,可以借此除去郑家的军权,要是顺势而下那就会原谅他。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世民点了点头,开口道。


    “郑德本虽然贪婪,但朕也不是暴虐之人,他一时鬼迷心窍,虽无功劳但也有苦劳,因此朕从未想过要他性命。”


    听到这话,文武百官皆是松了口气,不管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暂时没有除去郑家军权的意思。


    只是不借题发挥,那为什么要杀刺史呢?


    文武百官很不解,一个个等着李世民的解释。


    在众臣怀疑的目光中,李世民黑着脸说道。


    “此事,薛长史已经禀告了朕。”


    “乃是那逆子见郑德本不敬,便怀恨在心,又见郑德本施虐于百姓,心生暴怒,这才将郑德本斩首。”


    “其中薛大鼎多次劝解,但这逆子冥顽不灵。待这此次旱灾之后,朕自惩罚这逆子!”


    话音刚落,众人皆是面面相觑,满眼的都是不相信,心里不住地吐槽。


    他一个八岁的孩子斩了一州的刺史,要是没有你李世民的在背后,打死我都不相信。


    你李世民也太不要脸了,把事情推到一个八岁的孩子身上,这算什么?


    还有那薛大鼎,我怀疑就是你李世民派的!


    再说了,要惩罚何必等到旱灾之后,一纸调令让他回来受罚不就行了??


    文武百官十分怀疑,但看李世民的样子,就知道他不打算解释了!


    文武百官中,最安心的莫过于郑仁泰,李世民接受了同意了自己的提议,那一切都好办。


    只是事情推到李佑身上,实在是太牵强了,但不管怎么说,人总算是回来了,郑家也安然无恙。


    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些不知天高低厚的郑家人,不然以后非得闯下大祸!!


    而李世民此刻脸都黑了,朕说真话都没人相信,还要给这逆子背锅。


    这逆子,朕还得给你处理尾事,等你回来了,朕非得将你打的屁股打烂!!


    为此,他不得不解释,否则人人都怀疑他李世民杀功臣,这以后还有谁敢为他办事?


    李世民黑着脸说道:“如今大唐看似安稳,其实不然。”


    “这外有强敌高句丽,突厥,吐谷浑,尚未平定。而内天灾不断,百姓历经人祸,又经天灾,过得困苦。”


    “如此这般内忧外患,朕才会修养生息,善待百姓,施恩天下。”


    这李世民话里的意思很简单。


    这天下看起来平定了,但其实内忧外患,朝廷很需要你们,因此你们安心给我打工,我保证仁慈对待你们。


    至于,为什么杀郑德本,朕已经说过了,你们不相信就算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看出了彼此的不解,但听着这话,心里是安定的许多。


    尤其是郑仁泰,提心吊胆一整天,总算是知道了结果,不由的暗自庆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