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鼎的灯笼,到目前为止已经六百七十三年了。
在它被做出来的时候,其最原始或者最想要的目的,是为了悼念几千年年前英勇战斗的部族勇士,同时还为了享受当下的生活,憧憬以后的将来。
这时一个完整的故事线,有牺牲、有创造也有希望。
同样的巨大灯笼,同样的梦境故事,但是与现下的这个悲壮的、凄惨的,没有希望的故事完全不一样。
甚至故事中,九个勇士所运用的抵抗策略以及自己部族们后续的支援,与现下大灯笼讲的那个故事想比,有更加细致的描述,展现了九个勇士的智慧与部族的勇敢。
但时候做这个大灯笼的人,是一个年轻人,他花了二十年了解九黎族的部族历史,然后又花了五年去寻找材料,最后花了三十年做成了这个巨大的灯笼。
这个年轻人也由二十多岁的年级的样子,变成了耆耆老者,整整五十五年,他不婚不养,孤独一生,不婚不养,就只为这一件事儿,就只为这一个大灯笼。
做成之时,老人抚摸着灯笼,缓缓喊出了灯笼的名字:“九黎鼎”,这是他们九黎族传说中的宝物,用这样的传奇宝物命名他的心血再合适不过。
然而,就在他喊出‘九黎鼎’三个字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抚摸九黎鼎大灯笼枯瘦手臂,缓缓变成了年轻有力的臂膀,头上的白发渐渐恢复乌黑,佝偻的身躯渐渐挺直。
几息工夫,一个耆耆老者变回了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岁月的痕迹似乎在他身上打了一个回旋镖,旋转到最大的时候,又飞了回来,一切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这就是九黎鼎的由来。
陆钊听完之后,唏嘘之余,便又问道:“老三,听起来,这位年轻人到现在还活着?”
张三神神秘秘地上前,低声说道:“是的,陆老大,您猜这位师父,住在哪里?”
陆钊心中一动:“难道就在附近?”
张三指了指脚下:“原先就住在这个院子,但是十几年前,人莫名其妙地就不见了,所以这里也就空了下来。”
陆钊四下望了一眼,发现院儿中还有些残破的工具,比如凿子、刨子等。
他刚搬进来的时候,丝毫没有注意这些不起眼的东西,这么一看,他倒是与这个九黎鼎有点缘分了。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那个黎桧故意为之,要是黎桧是故意为之的话,那他这个就是孽缘了。
“老三,现在人去了哪里知道么?”
张三摇了摇头:“这个没有打听到,不过这位师父的生平您大概想要听一下。”
陆钊斜瞅着他:“老毛病又犯了?卖什么关子,快说。”
张三脑袋一缩,开始慢慢讲述起了这位先生的生平。
这位师父叫邹齐,他的出现也颇为惊奇,是被人从雪堆里捡到的,捡到的时候,他就安安静静地躺在雪堆里,身上没有一件避寒的衣服。
等他的养父母发现他的时候,他正睁着一双淡金色的眼眸看着他的养父母,但也就只有一瞬,旋即他的眼睛就变回来普通人的黑色。
并开始嚎啕大哭,身上挨着雪的地方冻得瑟瑟发抖,跟常人完全一样的反应。
他的养父母赶紧把他带回了家,到家就发起了高烧,一直烧了三天才缓缓退来,来医治的大夫说他能活下来就很了不起了,但是命应该不会痕迹,大概也就十八年。
果然,这个邹齐越长越瘦弱,身子和精神都差到了极点,一直到十八岁的时候,他终于站都站不起来了,就一直躺在家里等死。
他的养父母家境殷实,请来各种大夫,用了不少的药材,但是始终没有好转,甚至还越来越虚弱了,眼看着快到十八年前养父母捡到他们的那个日子了。
他的养父母决定去祖地祭奠一下,祷告祖先,让祖先保佑这个多灾多难的孩子。
不知真的是先祖显灵还是,邹齐命不该绝,在他的养父母去祭祖之后,他的身子忽然开始变得好起来了。
先是能开始吃东西,到后来能下床走路,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
而在这一个的时间内,他的养父母却日渐衰老,同样是短短的一个多月内,两个人由五十多岁变成了八十多岁的老人。
养父母没有儿女,也没有其他近属的亲人,有且只有他一个养子。
几乎所有人都在指责邹齐是天煞孤星,害死了他的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甚至还有人告到了九黎族族长那里。
但是没有证据也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来证明邹齐害死了他的养父母。
邹齐从九黎族的牢狱中放出来后,并没有向任何人解释什么,只是尽心尽力照料两位老人,并且遣散了家中所有仆人。
从此关门谢客,独自一人照料着两个老人,一直到了邹齐二十一岁的时候,两位老人安然去世。
邹齐也没有通知任何人,就独自一人操持完了丧礼。
自那之后,邹齐更是闭门不出,甚至有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曾出过门一步。
在这之后的第三年,九黎族的大族长说要做一只巨大的灯笼,来讲述几千年前的九黎族先祖们的勇士故事。
此事一经传出,便有无数的匠人师傅从各地赶来,都为了能拿下这块肥肉。
但是所有人的匠人师傅都无法满足九黎族族长关于声、形、色三者俱全的要求,他们做出的所有灯笼都只是灯笼,就算惟妙惟肖,也无法让九黎族族长满意。
就在众人都感叹此次任务的艰难的时候,邹齐提着一个木盒来到九黎族族长这里,言说他能制作满足大族长要求的灯笼。
不说别人,就是九黎族大族长对此也深表怀疑。
邹齐灭有辩解什么,而是将手里的木盒在众人眼前晃了一晃,之后便走了。
就在当晚,当时看到木盒的所有人都在梦境中看到了一对夫妇辛苦养育体弱养子的故事,惟妙惟肖,好似身临其境一般。
第二天,九黎族大族长就宣布,要邹齐来制作这个史无前例的大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