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39章 光谷蓝图的盗火者

第39章 光谷蓝图的盗火者

    1991年1月17日,美国纽约州康宁公司总部


    凌晨三点,康宁公司研发中心的警报系统短暂失灵了三分钟。


    监控画面里,一个戴着眼镜的亚裔研究员刷卡进入实验室,输入密码,随后在服务器终端插入了一块伪装成u盘的微型硬盘。三分钟后,他离开时,实验室的警报系统恢复正常,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没人注意到,他的工牌照片边缘有一道极细微的折痕——那是谢一扬手下的黑客用热敏打印机伪造的临时证件,有效期仅够他进出一次。


    同日,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


    “林教授,您这个‘自主研发’的光纤预制棒技术,确定没有知识产权纠纷?”管委会主任推了推眼镜,狐疑地翻看着厚厚的技术文档。


    林振华擦了擦额头的汗,余光瞥向坐在角落的谢一扬。


    谢一扬微微一笑,起身递上一份文件:“主任,这是美国康宁公司公开发表的专利摘要,我们的技术和他们的核心工艺有本质区别。”


    文件是昨晚刚伪造的,专利号、摘要、甚至引用文献都做得天衣无缝,唯独关键技术参数被刻意模糊——因为那部分数据,现在正安静地躺在林振华的保险柜里。


    主任将信将疑,但翻到最后一页时,眼睛突然一亮——那是一份捐赠协议,落款是“爱国华侨谢氏基金会”,承诺无偿捐赠500亩土地用于“国家光通信技术研发”。


    “好!好!”主任立刻换上一副笑脸,“林教授,谢先生,高新区一定全力支持!”


    三日后,武汉邮科院实验室


    “谢总,这技术……真是你‘搞’来的?”林振华压低声音,手指微微发抖。


    谢一扬靠在实验台边,指尖轻轻敲击着一台刚从美国“采购”回来的光谱分析仪。


    “林教授,您只需要知道,现在它是您的了。”他微微一笑,“专利署名是您,论文是您,荣誉也是您的,我只要一样东西——”


    他点了点桌上的技术图纸。


    “五年内,我要长飞光纤的市场份额超过康宁。”


    林振华咽了口唾沫,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知道,自己已经骑虎难下。


    一周后,东湖高新区奠基仪式


    彩旗招展,锣鼓喧天。


    谢一扬站在主席台最边缘的位置,面带微笑,看着各级领导为“爱国华侨捐赠的500亩科研用地”剪彩。


    台下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对准了林振华,闪光灯不断闪烁。


    “林教授,您是如何突破西方技术封锁,实现光纤预制棒国产化的?”


    林振华清了清嗓子,照着谢一扬提前准备的稿子念道:“这要归功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


    谢一扬轻轻鼓掌,目光却越过人群,落在远处几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身上——他们是康宁公司的法务团队,刚刚抵达武汉。


    他嘴角微扬,转身对张铁柱低声道:“让‘蝰蛇’的人准备好,今晚‘招待’一下我们的美国朋友。”


    当夜,武汉长江大酒店


    康宁公司的首席律师约翰·威尔逊刚回到房间,就发现床头放着一个信封。


    里面是一沓照片——他在香港包养的情妇,他在澳门赌场的欠条,以及他十年前在台湾参与商业间谍活动的证据。


    信封背面用英文写着一行字:


    “欢迎来到武汉,希望您旅途愉快。”


    约翰·威尔逊脸色惨白,立刻拨通了总部的电话。


    “老板,我想……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这个案子的风险。”


    次日清晨,东湖高新区


    谢一扬站在刚刚圈下的500亩荒地上,脚下是未来“中国光谷”的核心区。


    张铁柱叼着烟走过来:“老板,康宁的人撤了,连律师函都没发。”


    谢一扬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轻轻抛向空中。


    硬币落地,正面朝上——国徽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铁柱,你信不信,十年后,这里会变成亚洲最大的光纤产业基地?”


    张铁柱挠挠头:“您说了算。”


    谢一扬望向远处波光粼粼的东湖,轻声道:


    “不,是历史说了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