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82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50

第82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50

    诸子百家散文、诗、赋(42)


    12、《楚辞》


    屈原的主要着作:


    3)《国殇》(九歌)


    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释义:


    国殇,泛指为国而死的人。本篇是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的诗歌,赞颂了战士们英勇奋战至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诗歌颂了爱国英雄们的壮烈的牺牲精神,给人以巨大的鼓舞。作者从英雄们的外貌(服饰)、行动、精神、意志以及死后的形象,来刻画战士们的英勇杀敌、至死不屈的伟大气概。


    最后以歌颂的口吻进一步赞扬了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精神。从诗的风格上看,情调慷慨激昂,这是由它的内容决定的。


    译文(参考):


    盾牌手里拿,身披犀牛甲。敌我车轮交错,刀剑相砍杀。战旗一片遮了天,敌兵仿佛云连绵。


    你箭来,我箭往,恐后争先,谁也不相让。阵势冲破乱了行,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缰,擂得战鼓冬冬响。天昏地暗,鬼哭神嚎,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


    有出无入,有去无回,战场渺渺路遥远。身首虽异地,敌忾永不变:依然拿着弯弓和宝剑。


    真有力量又有勇,刚强绝顶谁能动?身子虽死,精神永不磨,永远是鬼中的英雄!


    注释:


    1、操:操持,拿着。 戈:古代的兵器。 吴戈:吴国造的戈。吴戈以锋利着名,指好戈。 郭沫若说,吴戈当作“吴科”,吴科是盾名,也有理。 被:同“披”。 犀甲:犀牛皮制成的甲。


    2、错:相交错。 毂(gu谷音):车轮贯轴处。 车错毂:指敌我战车的车轮相交错。古代战争用车。 短兵:指刀剑。


    3、旌(jing京音):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蔽日”、“若云”:都是形容众多的样子。


    4、交坠:交相坠落,指作战时流矢在双方的阵地上纷纷坠落。 士争先:战士抢着向前冲。


    第一段:写出战士的形象,表现战士们无比的英雄气概,争先杀敌的勇敢精神。


    5、凌:侵犯。 阵:阵地。 躐(lie列音):践踏。 行:行伍。 这句写敌人冲锋的情况。


    6、骖(can参音):周时驾车用马四匹。在中央夹车辕的两匹叫做服,两旁的两匹叫做骖。 殪:倒地而死。右:右骖的略文。 刃伤:为兵刃所伤。


    7、霾:同“埋”。 絷(zhi执音):用绳子系住,是绊的意思。这句说:把车的两轮埋住,把车上四匹马系住。表示虽然失败,也绝不后退,坚决战斗到底。


    8、援:拿起。 玉枹(fu孚音):嵌玉为饰的鼓槌。 鸣鼓:响鼓,大鼓。 古代作战时,击鼓是进兵的信号。这句写下车和敌人作最后的搏斗。


    9、天时:天象。 怼(dui对音):怨恨。 威灵:神灵。这句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的意思。


    10、严杀:犹言“鏖战痛杀”。 严:威。 弃原野:战死者尸体丢在原野里。


    第二段:写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越战越勇。


    11、出不入:一去不回。与“往不反”为互文。 反:同“返”。这句写战士们出战时抱着一去不返的必死决心。


    12、忽:辽阔渺茫的样子。 超远:遥远。


    13、秦弓:秦地所产的弓,是有名的硬弓。


    14、首身离:指被杀。 惩:改悔,一说是恐惧,又一说作“止”解。 心不惩:言报国之心终不止息。


    15、勇:指战斗的精神,即勇敢。 武:指战斗的能力,即武艺。


    16、终:毕竟,自始至终。 不可凌:志不可夺。意思是说宁死不屈。


    17、神以灵:死后精神有灵。意思是指精神不死。


    18、魂魄毅兮:一作“子魂魄兮”。 鬼雄:鬼中的英雄。


    第三段:赞扬战士们英勇无畏、誓死卫国的爱国精神,表现作者对阵亡将士的崇敬和悼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