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开始认祖归宗仪式
只见——
方世楠的血液虽然没有跟方天震的融合在一起,却跟江玉书之前滴入瓷碗内的血液成功融合!
按照之前的说辞,这方世楠与江玉书,岂不存在血缘关系?
这下,众人一时间都不知到底该如何反应,难道要自己打脸自己吗?
“哎呀,真没想到我竟然还有一个儿子……不过有够神奇的,毕竟这儿子与老子长得一点也不像,而且我也不知道你母亲是谁,甚至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的记忆。不过能有个比自己还大的孩子,不管在哪儿说出去都是一桩奇谈啊!”
江玉书表面笑呵呵说着,实则话里话外都是在嘲讽有人暗中动了手脚。
这样的事要是果真传出去了,让他们方家把脸往哪里搁?
别说了方家了,就是方世楠自己也难以接受。
他顿觉恼羞成怒,指着江玉书鼻头痛骂——
“是你!一定是你动了什么手脚!”
“我?动手脚?真是冤枉啊,我的好大儿……”
“滚!别这么叫我!”
“生父虽然没有尽任何抚养的责任,但好歹也给了你生命,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你怎么可以如此无情呢?不过别担心,往后我会好好补偿你,也会给你无尽的父爱,让你知道世上只有父亲好……”
“滚开!你才不是我父亲!一定你做了什么手脚,否则不可能——”
方世楠恼羞成怒说着。
但这次,还不等他说完江玉书的脸色就瞬间阴沉了下去。
连笑都懒得笑了,一脸森然地开口:
“要是我果真做了什么手脚,那么与方天震的血液应该相融才对,但事实如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你确定这是我做了手脚?”
言外之意是何,大家都再清楚不过。
要是承认的确是往清水里做了手脚,那么之前他们兴师问罪的态度就变得理不直气倒壮,明白了是要栽赃陷害,传出去同时有损他们方家的名望。
眼下若是想过顾全大局,必须要让一个人作为替罪羊,揽下全部的罪责。
方天震好歹也是当了这么久苏南城城主的人,若是没有一点手腕,也不至于将苏南城治理得如此,没有任何暴乱发生。
自然,方天震心中很快就有了主意。
满脸厉色地看向一旁的男人开口——
“你到底是何人?为什么要故意阻挠玉书进行认祖归宗的仪式?竟然为了陷害他,不惜想出这样的办法,差点就上你当了!”
“来人,先把他给关起来!等我儿认祖归宗的仪式结束后,再严加审问,势必要捉出那幕后指使之人!”
方天震根本没给男人任何开口说话的机会,当机立断便派人拿下了他。
所谓的严加审问……
只怕还没等到审问的时候,男人就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而是死了。
毕竟,活人哪怕再怎么守口如瓶,哪有死人能保守秘密?
江玉书本是这么猜测。
却不料,对方在快要被城主府的侍卫抓住时,立马就从腰间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药丸一口吞了下去。
在吞下药丸后的瞬间,男人一脸得意地开口:
“想要知道我的幕后主使是谁……还是下到地府去问吧!”
话音刚落,便有鲜血从男人嘴角流出,紧接着便“咚”一声倒地不起。
双目睁开一副死不瞑目的表情。
看来……
方天震是设想到了这个可能,因此提前做好了准备。
思考周全,才能让他所谓的计划能够顺利继续……江玉书当即便了然了这点。
男人死了,那么线索便就此中断,再加上大家也不好再去找一个死人的麻烦,自然这事儿也就算作罢。
江玉书倒是可以召唤出男人亡魂,趁着黑白无常还未到来之际。
不过,没有那个必要。
说不定还会以为自己是耍了什么花招。
谁让这里,其实就是方天震的一言堂呢?
必须要有十足的证据。
如此一来,自己的计划也能启动,让他知道什么叫“自作孽不可活”——
江玉书眸光微闪了一下。
这时,方天震望着不远处的那群人,拱手抱拳道:“诸位,如今一看是有人特意在阻挠我儿认祖归宗!玉书定然是我方天震的儿子,这点不会有错,我向诸位作出担保,还请诸位相信我一言!”
方天震铿锵有力说着,一脸笃定。
若非是刚才的发展,说不定连江玉书也信了他的鬼话。
况且,如今发展的种种都是方天震一手安排的,不过是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出入,其余人也不是什么白痴,还真相信他相信江玉书?
不过,这种事实旁人就算心知肚明,也只能放在心里不能说出。
甚至还得配合着方天震演戏。
谁让这苏南城,是他方天震说了算呢?
“既然苏城主都这么说了,那么我等就暂且相信苏城主的话,只是之后若发现的确不是我们方家的血脉,那么这名字自然是不能继续留在我们方家的族谱上。”
“方家的族谱,绝不容许一个来路不明之人进入族谱!也不允许其他外人进入族谱,玷污了我们方家血脉!”
老人一副妥协的口吻说着。
可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就是对江玉书的身份有所怀疑,认为他并非是方家的血脉。
这也难怪。
虽说并非是不可以理解,但江玉书仍旧觉得心中有些不快。
他本就对将自己名字进入方家族谱这件事没有什么向往,乖乖跟随方天震前来,也不过是想看看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若是什么冲动之人,那么在此刻就已经翻脸了。
但江玉书前来是要看看方天震的所作所为,毕竟之前的时候听见了那样的对话。
若是想要谋害自己的事都没弄清楚,就这么轻易摊牌了,日后要是有人再用什么激将法,岂不是很容易上当?
何况,宋雨安还在附近盯着,自己不能乱了阵脚,以免被抓住了把柄——向来冷静自持稳重的江玉书,也有如此慌乱的时候。
若是添油加醋的传出去,必然有损自己形象。
虽说宋雨安在宗门内的名声以及风评并不好,但是人皆是有着八卦之心。
对于宋雨安的话,虽然不至于全信,可他们也相信一句话,那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然后再这样一传十,十传百。
那样的局面……
真是有些不敢想象。
心中思索着,面对对老人的说辞,江玉书拱手抱拳说了一句:
“若您仍旧认为我不是方家的血脉,不如再滴血认亲一次可好?只不过这一次一定要盯牢了,千万别再让人玩什么花招。”
“何况刚才的一幕大家都看见了,众目睽睽之下,这方世楠的血液可是跟我的血液融合在了一起。我既然不是方家血脉,却与方世楠有所联系……可这样一来,岂不是说明方世楠并非是方城主的亲生儿子?”
“那么这方世楠的名字,是否也要从方家族谱上剔除呢?做人不能太双标,您说是吧?
不直接动手,不代表江玉书没有任何脾气。
表面温和回应,可话中却是在嘲讽老者,也是在讽刺他们的双重标准。
——人往往都是双标的。
只要被双标的人不是自己,那么他们就可以肆意对他人双标。
能够对于所有人,都执行着同一套标准做事……那样的人应该称之为圣人。
可古往今来,到底出过多圣人呢?
圣人若是双标被提醒会自省,可普通人双标往往并不会承认自己的双标,而是会竭力否认这件事,摆出一副我就是不承认你能拿我遭的架势。
江玉书当然不能拿他们怎么着。
自己又没有到别人稍微惹自己不快,就要将人杀害的地步。
不过看着他们无法回应自己,一副有话说不出,如鲠在喉的样子,江玉书光是看见就觉得开心。
“好了诸位,何必为了这么一点小事情争执?况且,这也并非是彼此的错。认祖归宗的仪式都已准备好,良辰吉日容不得耽搁,我等还是先进祠堂吧?对方家而言遗落在外的血脉回来,也是件开心的事。”
“如此一来,我将这苏南城的城主之位交给玉书,诸位想必也没有任何意见。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苏南城的位置,自然应当由能力更大的人来担任。世楠虽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可心思到底而言不够玲珑,所接触到的人和事也着实太少,须得好生在外磨练磨练。”
“五年之后,若世楠有所成长,那么这苏南城的城主之位可以再另行定夺,若不然这苏南城的城主之位依旧是由玉书来担任。”
“不管是玉书也好还是世楠也罢,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无论是谁担任苏南城城主之位,我都是举双手赞成的。”
方天震的话简单翻译一下即是:关于这在苏南城城主的位置,无论是方世楠还是江玉书单人,他方天震都是能捞着好处的。
不过,这城主之位本来就是世袭制,若是没人造反的话,不出意外这方天震的子子孙孙都能坐上这苏南城的城主之位。
不同之处无非就是能力如何。
以及,是否能把苏南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样看来的话……
表面上方天震的确是履行之前的承诺,把城主之位交给自己,可实则却是在给自个儿的好大儿方世楠铺路。
毕竟方世楠的实力如何,性情如何,身为当爹的方天震怎么可能不知道?
用成语来形容,最准确的莫过于“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试问这样的方世楠如何治理苏南城,如何让苏南城内的百姓做到心悦诚服?
百姓们虽不在意坐上城主之位的人长相如何,可却在意坐上城主之位的人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还是会有损自己的利益?
百姓若是发掘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失,那么不管是谁坐上在苏南城的位置,百姓们都不会选择顺从。
再严重一些,或许会发生暴乱。
到那时……方世楠虽然有着能力可以打败他们,也可以逃出苏南城,但这名声可就彻底臭了,也会传到其他地方去。
如此一来,其余周边城池就会对苏南城发起进攻。
有了“救苏南城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个理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将苏南城吞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力量。
到那时,在九州大陆或许会出现一场乱世。
大概方天震也是清楚这一点的,因此才会在之前做出那样的提议。
表面看着是在补偿自己,实则是打着这样的算盘,还有心思。
看来方天震是想要利用自己……
可自己,又怎么会如他所愿呢?
明白过来这点的江玉书并没有任何表情,但对于方天震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说没有任何心思,只是没有那么的冲动易怒,能够以大局为重。
眼下的大局——
便是进入祠堂后所发生的一切。
现在的一切,不过只是开胃小菜罢了,并非是方天震真正的目的。
而他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看来,要等进入祠堂后才能知晓。
如今,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方天震身上。
自然也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走神。
……
听完方天震刚才话的意思,老人点头道:
“既然方城主都这么说了,那我等也不好再问什么。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那么就该继续认祖归宗的仪式,还请玉书公子前往祠堂吧,这认祖归宗的仪式须得玉书公子你最先走进祠堂才是,我等则跟随在后。”
老人一脸平静地说着。
不知为何,江玉书总感觉这样的安排怪怪的。
头一次听说认祖归宗的仪式,需要认祖归宗者本人最先进入祠堂。
不过,这说不定是宗族特有的规矩也说不定。
按压下心里的疑惑,江玉书缓缓颔首,随即便径直朝着祠堂大门的方向前去。
大门敞开着,没有任何的阻碍。
当江玉书跨过门槛进入大门内的那一刻,最先进入眼帘的便是一方空地——是太极八卦的图案。
太极八卦的每一卦上,都端坐着一名身穿僧袍的僧人。
那些僧人一看便是上了年纪,想来是某个寺庙中的得道高僧也说不定。
这认祖归宗还是要僧人来干什么?
江玉书不由感到了好奇,这还是他头一次参加认祖归宗的仪式,倒是不免觉得有几分新鲜。
当然,前提是这认主归宗,只是认祖归宗。
没有掺杂其他东西,或是别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