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那几名端坐在太极八卦上的僧人全都紧闭着双眼,口中喃喃有词地念着什么,说不定是在背诵经文。
在觉察到有人到来之后,他们全都不约而同地睁开双眼,起身看向江玉书——
“施主,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
什么玩意?
江玉书难得像是现在这样感受到错愕,更多的是一脸懵逼。
不解之下,江玉书转头看向随后珊珊而至的方天震以及那群与之有关联的人,想要看看他们到底如何开口,又要编造出什么理由或是借口。
“大师,您刚才说什么啊?我请你们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师想要请你们做个见证,二也是为了超度玉书的生母,不管如何她也曾是我的女人……怎么听您方才那话,好像我儿误入歧途了一样?”
方天震一脸不敢置信地开口,脸上还浮现出些许茫然之色,如此演技比方才表现更好,堪称入木三分,就连江玉书这个向来要求严苛性子的人也忍不住想要为他拍手叫好。
“施主所猜测的不错,老衲正是从贵公子身上发现了极为浑浊的气息,而身为修士气息都应当清澈纯净才对,拥有如此浑浊情况不外乎是两种情况,一是妖族二是堕入了魔道。”
“我等早就在这祠堂之内布下了阵法,若是妖族入内必然会被激怒暴露原型,可贵公子却没有任何变化,那么就只剩下了最后一种可能。”
其中一名看着最为年长的僧人说着,话音落地后不忘补充上一句“阿弥陀佛”,像是在强调自己佛门之人的身份一般。
这些僧人看着都年长,无非是年长程度不同,但即便如此江玉书也不清楚他们叫什么名字。
如果用“大师”这个称呼……
这里这么多大师,他们又怎么知道自己称呼的是哪一个?
为了避免群战舌儒的局面给增添麻烦,江玉书并未直面方才那僧人的话,而是双手合十之后故作恭敬地问了一句:
“敢问师傅法号是何?以及其他师傅的法号为何?若是不知道如何称呼,倒有些显得是我不太尊敬诸位了。”
江玉书到底是江玉书。
是面对众人时的江玉书,不单单只是在面对宋雨安时的江玉书。
自然,为自己谋得一个良好的印象是当下最为主要的事,若是第一落下的印象就不好就会影响这八名僧人对自己的内心评价。
江玉书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灵力波动,而且境界不低。
虽然不是自己被碾压的存在,但自己也同样不是碾压他们的存在,况且佛修的招式最是让人觉得头疼,就像是唐僧的紧箍咒一样。
他可不想跟孙悟空似的疼得地上打滚。
“老衲法号‘了忘’。”最先开口,也是僧人之中最为年长的男人开口,回答了江玉书方才的提问。
有了他的起头,剩下那七名僧人也都按照太极八卦的顺序报上了自己的法号。
了忘是乾,那么第二名开口回答的,便是站在坤卦上的男人。
“老衲法号‘了却’。”
“老衲法号‘了凡’。”
“老衲法号‘了尘’。”
“老衲法号‘了俗’。”
“老衲法号‘了世’。”
“老衲法号‘了乱’。”
“老衲法号‘了念’。”
紧接着,按照震、巽、坎、离、艮、兑的顺序,几人都一一报上了自己的法号。
从这整齐划一的法号来推测,几人说不定是同门师兄弟的关系。
“敢问了忘大师,你与其他几位可是同出一处的同门关系?”江玉书再度恭敬地发问,光是这副姿态压根看不出他是一个身附魔气的人。
可魔族也好,妖族也罢……包括世人,都是擅长伪装自我的存在。
绝对不能单单因为对方一时的表现,而轻易做出评价,认为他不会造成什么威胁,或是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解释,便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正是。”了忘点头应声,“施主看着谦谦有礼、也颇有风度,不似什么天生恶人,可是受了奸人误导堕入歧途?”
“敢问了忘大师,何为歧途?”
“不正之道,不顺应天下之道、世人之道,非是光明大道,便是歧途。杀人是歧途、施暴是歧途、作恶是歧途……一切损人之事皆是歧途。”
“那,敢问了忘大师,在下杀了何人?那人是鬼魂从地底下爬出来喊冤了,还是托梦给你了?”
“这……并未。”
了忘不由迟疑了一下。
可事实也的确如此,并没有什么鬼魂从地底下爬出来喊冤,更没有什么鬼魂托梦给自己。
出家人不打妄语,他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撒谎。
“那敢问在下身上所谓的魔气,当真是魔气?”见其否认,江玉书唇角微微上扬,反问道,“若果真是魔气,为何方城主安然无恙,方世楠也同样安然无恙……既然是魔气,那么在几日前的时候,这苏南城早已变成了人间炼狱,又如何能得到诸位大师前来于此?了忘大师莫不是上了年纪,所以看错了不成?”
言语之中,的确是有几分冷嘲。
可江玉书却用着一副极为平淡的口吻诉说,让人当真以为他只是在陈述某个事实,并不深想要借着这件事嘲弄什么。
但有人这么想,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竖子!你怎敢如此跟了忘大师说话!懂不懂什么叫尊敬长辈!快给了忘大师道歉!”
出声之人是方天震。
一会儿像是慈爱的父亲,一会儿又表现极为严苛,简直跟患上了精神分裂似的。
江玉书心中暗自吐槽,但面对方天震的话他并未给予任何回应,完全是充耳不闻的状态……都已经将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自己也不用再陪着方天震演戏,玩什么“父慈子孝”了。
况且,不等自己回应就有人代替自己出声,也正好省了些麻烦。
“无碍,贵公子所言也的确有理,是老衲着相了。”
了忘伸手阻止了方天震再继续说下去。
言罢,他摆出一副和蔼的模样,看向江玉书开口,缓缓道。
“玉书公子所言的确颇有道理,只是这魔气源来并非无根无据,况且还是如此浓烈的魔气。倘若不是从自身散发出的,便是与身怀魔气之人长久接触,如此才能染上如此浓烈的魔气。”
“但玉书公子如今完好无损的站在这儿,若可能是后者,说明玉书公子与对方关系匪浅。即便对方没有伤害你的心思,或是从未伤害你,但也难保以后,甚至也不敢保证对方不会对其他人下手……对方已是入了歧途,若是玉书公子再执意跟对方一块儿,迟早也会堕入魔道,人人得而诛之。”
“阿弥陀佛……”了忘悠长地叹了口气,劝说道,“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啊。”
不厌其烦的念叨以及大道理,说实话着实让江玉书觉得有些头疼。
还好这并非是在学堂之上,不然自己还真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江玉书轻轻摇晃了一下脑袋,面对了忘的话镇定自若地反问:
“按照了忘大师假设,既然觉得对方误入歧途,那对方没有伤我害我之心,又怎么算是误入了歧途?”
“现在不伤你害你,不代表永远都不会伤害你。或许是明日,也或许是很久之后……人心向来难测,更何况魔心?”
了忘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明显的情绪,语气听着仍旧淡淡。
“对方高兴的时候待你自然极好,可若是等到对方不高兴,那么第一个下手的对象便是与自己最为亲密之人,魔族便是这样的性格,堕入魔道之人也会沾染上魔族的习性,同样会变得如此。”
“还是说施主想要赌一赌,赌对方不会伤害自己?亦或者,是赌自己可以感化对方,而不是自己被对方同化?”
话落,不知是否是江玉书的错觉,似乎对方在说完最后一句话时眼睛陡然间睁大了一下,眼神也变得格外犀利。
那样的眼神,再结合整句话去看……
与其说是在询问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倒不如是在告诉自己,不要妄想自己能够感化堕入魔道的人,如果不想自己被反噬,最好赶快远离他们。
江玉书听着顿觉好笑不已。
佛门……
看来果真是一群道貌岸然的家伙。
虽然可以称之为“规则正确”,可人都是有私心的,站在自己的私心上来说他才不管什么大众不大众,也不想要随波逐流。
“什么是正,什么是邪,说到底这不都是上位者为了自己方便从而定下的规则?就如礼数这个东西一样,为了更好的约束大家,让大家学习礼数、整理着装,如此一来心思就会被分散,不至于想着那些离经叛道的事。”
“而所谓的离经叛道,是否真的离经叛道呢?”
“不过是不利于自己的,就被这样评价,就如好人与坏人一样。依在下来看,只要不伤害自己、对自己好的,就是好人,反之哪怕是千万人都评价为好人的人,若是对方伤害了自己,那么对自己而言算不得上什么好人,只能是‘恶人’。”
江玉书称那样的行为是离经叛道。
可他现在的表现,以及一言一语落在其他人眼中,又何尝不觉得是离经叛道?
观念冲突本就是存在的,且是无论如何都难统一的。
就如香菜,有人喜欢有人厌恶。
有人觉得吃香菜是异类,有人觉得不吃香菜是异类……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案例,简直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这样看似乎有些长远了,而光是看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便是如江玉书所说那样。
只是他所说的观念与大众认知的观念冲突,说难听点就是“利己主义”,但江玉书并不在乎自己被这样评价。
人活在这个世上,除了修真者外凡人的寿命是有着尽头的,至多不过百年。
因此,单纯用凡人来举例——
活在这个世上没有前世的记忆,来到这个世上也是头一遭。
为何要受到诸多的不公,受尽磨难遭受千疮百孔?
如此让人恨不得自刎而亡的经历,却是有人将它歌颂为“苦难是值得的”、“磨难是值得的”,然后告诉大家“风雨之后就能见彩虹”。
可风雨之后,真的能看见彩虹吗?
答案……
是不一定的。
有人为了这一句“风雨之后就能看见彩虹”,不知苦苦支撑了多少年,但最终仍旧是贫寒而亡,到死也没能住上一间像样的屋子。
难道是因果报应,作恶太多?
可他们大多老实本分、勤勤恳恳,反观那些压榨他人、持强凌弱之人反倒过得很好。
不止有豪宅还有良田,甚至家中还有美妾,吃的也都是山珍海味,日子可以说是好不快活——就如在姑苏城碰见的老板一样。
既然如此……
那么何必遵守所谓的规则。
为了图个心安?为了不受千夫所指?因为不知道目标是什么所以选择了随波逐流?
很多理由,很多答案,光是江玉书能够猜测出的就不下百种。
虽然不清楚他人的回答会是什么,但对江玉书而言自己一开始没有选择更为逍遥自在的道路,单独是因为觉得麻烦,而不是喜欢抱团取暖。
想想看,一旦堕入魔道或是成为大众定义的“邪道”,那么总是免不了迎来正义人士的追杀,就跟玩游戏一样。
就算有着再怎么强大的实力,老是有人接二连三的找上门,想要将自己除之后快,维护所谓的正道形象,岂会不觉得厌烦?
只怕是在小树林烤鸡时,吃个鸡都不能安静。
搞得像是什么被通缉的亡命之徒一样。
大部分正派都不会在意一个人为什么会堕入邪门歪道的,也不在意是否有什么不得已而为之理由,在他们眼中邪魔就是邪魔。
无论什么样的原因或是理由,只要不往正道上走,就需要接受制裁。
因此,即便是有人被屠了满门,那些所谓的正道人士也会劝说对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或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当真是……
站着说话不腰疼。
江玉书心中冷嘲,终于决定摊牌不再伪装。
不然,还真让自己皈依佛门从此吃斋念佛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成?
已经没有那个再继续的必要了。
“——试问,若是一名妖族从未伤害他人,反倒乐于助人,是否应该得而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