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145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57

第145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57

    汉朝五言诗


    五言诗简介:乐府民歌以外的汉代诗歌菁华全在五言诗中。在西汉以前,民间已经有了全用五言句组成的歌谣,东汉时期五言民歌有了巨大发展。


    班固的《咏史诗》是汉代文人最早的一首五言诗,之后有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蔡邑的《翠鸟》等,这些诗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


    《十五从军征》


    原诗: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释义:


    本篇见于《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名《紫骝马歌辞》,前面还有四句是“高高山头树,风吹落叶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现在一般都把它作为古诗来看。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损害的诗。


    诗中通过主人公的灾难性遭遇的描写,控诉了这种封建奴役造成的祸害:不事生产、田园荒芜、断垣残壁、家破人亡。


    境遇是极其悲惨的,艺术上是感人的。唐杜甫的《无家别》实受他的影响。


    译文(参考):


    15岁开始被征从军,80岁才得以回家。路上问遇到的乡里人:“我家里还有谁在?”


    乡人回答:“远处那就是你家,松柏树一堆一堆的。”


    兔子进到狗洞里,野鸡飞到梁上去;庭院里长着野生的谷子,水井上长着野生的葵花;打野谷来煮饭,采摘野葵来做羹(菜汤)。


    羹饭一会儿就熟了,却不知道和谁一起吃;出门向东看,泪流沾衣湿。


    注释:


    1、阿:助词。


    2、累累:一堆堆的。


    3、狗窦:狗洞。


    4、雉(zhi智音):野鸡。


    5、绿:野生的。


    6、饣卞:同“饭”。


    古诗十九首


    汉朝《古诗》绝大多数是文人模仿乐府民歌而作,其中有许多是入乐的歌辞,有些可能是根据民歌加工改写的。


    《古诗》的艺术成就是不能低估的,它代表汉代五言抒情诗艺术的最高峰,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意思技巧,又吸取了《诗经》、《楚辞》的营养。所以刘勰的《文心雕龙》将其评为“五言之冠冕”。


    1)《西北有高楼》


    原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吾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释义:


    这是一首感慨知己难遇的诗。从听歌起兴,由于高楼上的哀歌,引起了听歌人的同情和悲伤。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就是说能听出音乐中所表达出来的,演奏者思想感情的人,是很稀少的。


    这种缺少知音的悲哀,乃是楼中歌者,和楼外听者所共有的,所以由闻歌而引起情绪的共鸣,是很自然的事。


    前四句写歌者所在的高楼,中间写歌声,末四句写听者所感。


    译文(参考):


    在西北边有高楼,楼上与浮云齐平。


    高楼的窗上有交错镂刻的花格子,四周出檐的楼阁有阶梯三重。


    楼上传出弹奏和歌唱之声,调子是那样的悲伤。


    谁能唱出这样悲伤的曲子呢?莫非唱者像“杞梁妻”那样?


    楼上人所奏的是清商曲,声音随风散发,正奏到中间部分反复叹咏。


    乐曲一弹三叹,满是失意哀伤之声。


    体谅不到歌者的苦痛,但是能有“知音”稀少的感伤。


    愿我们如一双鸿鹄展翅高飞,一起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了一首现代散文诗。)


    注释:


    1、“上与浮云齐”句:此句具体写楼高,是夸张手法。


    2、疏:镂刻。 交疏:交错镂刻。绮:原是有花纹的丝织品。引申作“花纹”解。


    3、阿阁:四周有檐的楼阁。 阶:阶梯。 三重阶:阶有三重。这句意思言其高。


    4、杞梁妻:相传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殖,字梁,战死,妻痛哭十日后自杀。


    5、清商:乐曲名。


    6、叹:就是和声。


    7、知音:相传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子期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子期便悟到洋洋若河。子期死后伯牙就不弹琴,因再没有知音了,后世才称彼此知心叫知音,引申作知己。


    8、鸿鹄:善飞的大鸟。 鸿鹄高飞:含有追求理想的意思。


    2)《迢迢牵牛星》


    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释义:


    这是一首思妇词。作者借对双星故事的刻画,抒发夫妇离别相思的悲愁。


    但在揭露悲剧故事意义中,蕴藏着反抗的意识,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富有战斗气息。


    全诗浑然一体,前后辉映,优美动人,语润如珠。


    译文(参考):


    明亮的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遥遥相对,夫妇远离不能团聚。


    她(妻子)摆动着纤长雪白的双手,札札不停地穿梭把布织。


    却因离别相思而无心织布,泣涕泪如雨。


    银河既清且浅,相隔往返多远有谁知?


    远隔着盈盈的清浅水,脉脉不语含情相视。


    (又是一首现代散文诗)。


    注释:


    1、迢迢:远貌。 河汉女:指织女星。


    2、擢(zhuo茁音):摆动。 杼(zhu驻音):梭。


    3、不成章:言织不成经纬纹理。


    4、零:落。这句和上句相连,意喻离别之哀。


    5、去:隔离。


    6、盈盈:河水清浅的样子。


    7、脉脉:含情相视的样子。


    汉朝民谣:


    1)《汉桓灵时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释义:


    汉朝除乐府民歌外,尚有不少未经采集的徒歌和谣谚。这些流传在民间的作品,是当时社会现实最尖锐、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


    它们大多是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作品中,有的抨击当时政治的腐败,有的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奢侈,有的反映了汉朝外戚的骄横等等。


    而这一首是讽刺当时选举之滥,徒有美名,实际上,这些当选的人,不管是才能还是品德,都是不足称道的。言下表达了对汉末政治强烈的讽刺和深深的慨叹。


    译文(参考):


    当选秀才的人,实际上是毫无知识的哦。


    当选孝廉的人,实际上连自己父亲都不肯奉养噢。


    所谓出身贫寒号称清白的人,其实象烂泥一样污浊。


    所谓高门贵族中的将官,其实象鸡一样怯弱。


    2)《刺巴郡守歌》


    原文: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迎,府记欲得钱。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思往从邻贷,邻人已言匮。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释义:


    这是一首控诉官吏贪污勒索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人民经济上的极度贫困——不仅家徒四壁,而且告贷无门,而贪官犹苛歛,诈索不已,从而产生了“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的哀怨和愤慨!


    民谣虽形式较简单,语言也朴素,但短小精悍,一针见血,具有匕首投枪的作用。


    本诗出自《华阳国志?巴志》,原书载:“孝桓帝时,河南李盛仲和为巴郡守,贪财重赋。国人刺之。” 可为本诗序。


    译文(参考):


    狗叫得好吵闹,有官吏来到门外。


    我披上衣服出门相迎,官府里的老爷拿着簿册让交钱。


    我讲了多少好话,请求延期,官吏发怒非常怨恨。


    官吏进家里看看,家徒四壁,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向街坊邻居借贷,都说没钱借。


    钱啊,钱啊!怎么这样难弄了到,实在使我感到困苦不堪!


    注释:


    1、吠:狗叫。 喧喧:声音杂乱。


    2、府记:官府里的老爷拿着簿册。


    3、尤:怨恨。


    4、贷:借债。


    5、匮(kui愧音):缺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